薛法根 顧丹鳳
武松景陽岡打虎的故事家喻戶曉。面對兇猛殘暴的老虎,武松毫不松懈,赤手空拳將老虎制服,讀來讓人驚心動魄又暗自叫好。為什么武松打虎能成為流傳千古的經(jīng)典,武松能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打虎英雄呢?那是因為,施耐庵對武松打虎運用了精妙絕倫的文學(xué)描寫。其中,最大的寫作秘訣就在于精彩的動作描寫?!伴W、掄、劈、跳、丟、揪、按、踢、打”一系列準確的動詞,把武松打虎的場面描寫得有聲有色、神采飛揚,一個勇武機敏的打虎英雄躍然紙上。
如果想讓我們筆下的人物和武松一樣“生動”起來,那就要把人物的動作寫精彩。那么,如何把人物動作寫精彩呢?下面這些小技巧你可要留心了。
技巧1 動作分解:分步寫。一個人的動作都是由一系列小動作構(gòu)成的。將大動作分解成幾個連續(xù)的小動作,抓住最有特征的動作,選用準確的動詞,分步描寫出來,就能把人物的動作寫具體了。例:
姐姐說:“讓他從窗口爬進來吧!”我把他抱了起來,他勇敢地抓住窗框,兩只腳有力地蹬著車廂,攀上了窗口。窗口邊的旅客不約而同地伸手去抱他。他推開那些妨礙他的手,抓住一雙最得力的,躥進了車廂,淹沒在濟濟的人群里了。
——《我們家的男子漢》
這段話寫的是我們家的小男子漢上火車時“爬車窗”的活動。作者將這一活動按照順序分解成一串連續(xù)的小動作,并選取了準確的動詞“抓、蹬、攀、推、抓、躥”,把 “爬車窗”的過程寫得十分詳細。
當然,動作分解并不是所有的小動作都要寫。“爬”這一動作主要用到的是人的手腳部位,因此,作者就只選擇了與手腳相關(guān)的動作進行描寫。你看,“抓、攀、推”是手部的動作,“蹬、躥”是腳部的動作。因此,動作分解后,我們還要進行篩選,選擇重要的動作來寫。
技巧2 動作靜止:定格寫。生活中的動作總是一閃而過,因此,我們會忽略許多細節(jié)。如果我們能像電影的定格鏡頭一樣,將動作定格,就可以將人物這一剎那的各種表現(xiàn)詳細描寫出來,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例:
計“瘦子”的手像是被釘子釘在空中,一動不動,任徐“胖子”怎么進攻,仍然紋絲不動。徐“胖子”還在做最后的掙扎,只見他額頭冒出了密密的汗珠,皺緊眉頭,咬緊牙關(guān),抿住嘴唇,他的腳像剪刀一樣叉開,用力支撐著整個身體。
——《扳手腕比賽》
你看,扳手腕比賽雙方僵持的定格鏡頭中,徐“胖子”額頭“冒出”汗珠,“皺緊眉頭,咬緊牙關(guān),抿住嘴唇”,兩腳“叉開”,“支撐”全身。這些動作描寫將 “胖子”面臨勁敵時的緊張、賣力寫得細致入微。
技巧3 動作關(guān)聯(lián):整體寫。現(xiàn)實世界中,動作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它一定會帶來一系列反應(yīng)和變化。比如刷子李刷墻的動作,作者就從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等多個側(cè)面進行描寫。例:
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著鼓點,和著琴音,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墻面啪地清脆一響,極是好聽。啪啪聲里,一道道漿,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去的墻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開一面雪白的屏障。
——《刷子李》
刷子李刷墻的動作只有一個“擺”字,但作者卻進行了多方面的描寫:刷墻時的節(jié)奏如同“伴著鼓點,和著琴音”,刷墻時的聲音“啪地清脆一響”,刷過的墻看上去的樣子好比“一面雪白的屏障”。作者把與“刷墻”相關(guān)聯(lián)的信息都描寫出來,我們就好像在現(xiàn)場欣賞到刷子李熟練自在的刷墻絕技。
技巧4 動作修飾:突出寫。如果動作描寫只是動詞的堆砌就會顯得單調(diào)呆板。如果想讓人物形象更具活力,我們就要對動作進行修飾,運用夸張、比喻、比擬等修辭手法,將動作的具體形態(tài)特點突出寫、夸張寫。例:
我東張西望一番,貼著墻壁,像個賊似的潛到了那個最有味兒的地方——衛(wèi)生間。我蹲在最陰暗的角落里開始游戲大戰(zhàn)。不一會兒走廊上響起了腳步聲,我側(cè)耳一聽,來人了!我剛想把手機藏起來,但是腳步?jīng)]有停留,徑直走向最里面的房間,我松了口氣,繼續(xù)!不經(jīng)意間,那個腳步又回來了。門鎖開始轉(zhuǎn)動——不好!我趕緊把手機往衛(wèi)衣帽子里一扔,褲子往下一扒,朝馬桶上一坐。剛坐定,門就被一把推開。
——《手機大作戰(zhàn)》
明明是在自己家里,作者把自己比作一個“賊”,“東張西望”后,再“潛”入衛(wèi)生間,生動地寫出了偷玩手機時的心虛與小心翼翼?!耙蝗印⒁话?、一坐”,偷玩手機被發(fā)現(xiàn)時又迅速偽裝,將一個淘氣又機智的孩子形象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
技巧5 動作個性:對比寫。人的年齡、身份、性格都會影響到他的動作。即使是相同的動作,在不同的人身上也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寫作時,把不同人物的相同動作對比著寫,更能凸顯人物特點。例:
經(jīng)過一個上午的嚴格訓(xùn)練,我們的肚子早已“放聲高歌”,“咕咕”的聲音此起彼伏。指揮員一聲令下,四周只有碗勺的碰撞聲。你看,體格魁梧的小高肯定是餓壞了!他用筷子叉起一塊紅燒肉,一下塞進了自己的嘴里。他先是嚼了兩口,發(fā)現(xiàn)紅燒肉的味道確實不錯,于是心滿意足地瞇了瞇眼,加快嚼的速度,三五下后就整個吞了下去。可是我們班的“女神”小許在如此情形下,依舊不忘保持淑女形象。瞧,她夾起一塊肉,小小地咬上一口,抿上嘴巴,嚼了七七四十九下才咽了下去。接著,再小小地咬一口。小許一塊肉還沒吃完呢,小高盤子里的紅燒肉就已經(jīng)見底了。
——《軍訓(xùn)午餐記》
不同性格的人,吃飯的樣子和動作也是不一樣的。小高是個身材魁梧的男孩,饑餓的時候狼吞虎咽;小許是個淑女,再餓也不忘自己的“女神”形象。
技巧6 動作反復(fù):刻意寫。有的時候,人物會重復(fù)同一個動作。如果能抓住人物的重復(fù)動作反復(fù)描寫,挖掘相同動作背后不一樣的含義,更能體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寫出特定的用意。例:
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xué)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适轮v完了,教室里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掌聲》
英子走上講臺以及走下講臺的步態(tài)都是“一搖一晃”的,但是重復(fù)的動作背后卻是不同的心情。 “一搖一晃”走上講臺時,英子的內(nèi)心是自卑的;但在掌聲中“一搖一晃”走下講臺時,英子變得開朗起來。
以上就是關(guān)于動作描寫的六個技巧,同學(xué)們可以在平時寫作文的時候嘗試運用起來,多次練習后,相信你筆下的人物也可以“生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