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飛
《唐:中國歷史的黃金時代》,榮新江等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21年3月
唐朝總讓人魂牽夢繞,歷代說唐,常說常新?!短疲褐袊鴼v史的黃金時代》一書就是以“說唐”開篇,編者萃取了多位20世紀史家唐史研究的精華,每一家都與本書的一個主題有所呼應——陳寅恪對唐的歷史定位,湯用彤談唐的佛教,梁思成談唐的建筑,向達談唐的胡漢交流……今人由此出發(fā),薪火相傳,推陳出新。本書的正文由當代的名師名家們從各個角度來介紹唐朝文明,內(nèi)容幾乎涵蓋了唐朝300年歷史的方方面面,大致勾勒出一幅唐朝文明地圖。各位作者的講述權威且有新意,帶出了唐史研究的新進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從“世界性”的角度來認識唐朝,如榮新江的“世界主義的唐帝國”就是一個高屋建瓴的總結。而書中所涉及的考古發(fā)現(xiàn)的重大成果,如何家村窖藏金銀器、李唐皇族墓葬壁畫、粟特墓葬石刻圍屏等,以及日本正倉院的文物,所有這些均提供了對唐朝物質(zhì)生活各個側面更為具象真切、細致入微的了解,也使重從當下回望黃金時代的中國與中國人,又有了許多豐富滋味。
萬物皆暗,唯你是光
王天孜
《情詩簡史》,酈波著,學林出版社,2021年3月
詩歌是美好的,但是比詩詞更美好的,是其背后的情感、精神氣質(zhì)和文化基因。繼《唐詩簡史》和《宋詞簡史》之后,酈波先生又推出了《情詩簡史》。作者用52首情詩和情詞,說詩人,論詩史,道詩心,串聯(lián)起一曲清新婉約、百轉(zhuǎn)千回的古典情歌。在書中,我們體會《詩經(jīng)》中一見鐘情的欣喜和求之不得的輾轉(zhuǎn);重讀“山無棱,天地合”的忠貞誓言;坐看“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的兒女心思;領悟“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惆悵與癡情;我們仿佛再入沈園,尋訪詩人與妻子相約的角落,品一杯聚散的淚與酒……情詩中不僅描述了作者的繁復心緒,也透視了各個朝代年輕人的心理面貌與時代精神,以及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首首詩詞,幻化出詩人深愛之人的模樣。無論是千帆過盡皆不是,還是笑眼淚光盼到那個人,都愿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
黨史著作也可寫得生動
管?飛
《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通覽》,李忠杰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21年3月
《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通覽》作為一本黨史著作,在寫法上有別于許多同類圖書,文筆生動,文風鮮活,極富人文氣息。本書在敘述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歷史的過程中,穿插講述了很多生動感人的黨史故事,如“蠟燭人生觀”的蕭楚女、躺在上海街道睡覺的人民解放軍等,這些生動的黨史故事,震動人心,帶給讀者持久的感動。作者在進行理論闡釋時,用了很多形象生動的比喻。如作者把多種所有制改革比喻為萬馬奔騰,把公有制比喻為領頭的紅馬,把其他各種經(jīng)濟成分比喻為各種不同顏色的駿馬。并強調(diào),紅馬的作用,關鍵是起控制和引導作用,領著隊伍向一個正確的方向奔馳。作者還在書中多處引用古詩詞和典籍,使表達更富有詩意。如引用趙匡胤的詩作《詠初日》“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fā)。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這些古詩詞和典籍運用得恰到好處,讓這部黨史著作散發(fā)出獨特的人文魅力。
通識到底“通”在哪兒
劉??英
《吳軍數(shù)學通識講義》,吳軍著,新星出版社,2021年4月
數(shù)學科普作品往往注重趣味性,會用一些形象具體的例子來降低抽象思維的難度。但即便如此,也并不意味著讀者能夠像閱讀通俗小說那樣輕松地掌握相關內(nèi)容。要把一些有深度的知識通俗易懂地講給讀者,其實更應該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提供不同的思路,讓讀者有更多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舍本逐末地讓讀者看了一堆笑話,卻無力觸及數(shù)學思想。在《吳軍數(shù)學通識講義》中,作者盡力地在抽象性與形象性之間、在邏輯思維與個人經(jīng)驗之間搭好橋梁,讓讀者積極調(diào)動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由易到難逐步探索復雜的數(shù)學推理過程。比如,通過“雞兔同籠”這個經(jīng)典趣題,不僅分析了三種不同解法各自對應的數(shù)學原理,還說明了這些原理在整個數(shù)學知識體系中各自的位置。更為難得的是,進一步延伸到相應的學習方法和數(shù)學教育的整體理念上。讀者不但能根據(jù)不同解法去理解相應的數(shù)學思想,而且能從整體上把握學習的策略,也就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