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晴雨,許靜怡,蔡沛蓉,鄒輝,顧建紅,袁燕,劉學忠,劉宗平,卞建春*
(1. 揚州大學獸醫(yī)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9;2. 江蘇省動物重要疫病與人獸共患病防控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江蘇 揚州 225009)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又名F-2毒素,是真菌的二級代謝產(chǎn)物,可通過被污染的谷類食物進入動物和人體內(nèi)。ZEA具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對生殖系統(tǒng)有明顯的危害,可導致家畜、家禽發(fā)生過量雌激素樣的代謝綜合征[1]。懷孕動物食用含有ZEA的食物會導致流產(chǎn)、死產(chǎn)和胎兒缺陷,雄性動物食用易發(fā)生睪丸萎縮、精子活性降低、精子發(fā)生障礙等現(xiàn)象。
雄性動物的睪丸主要分為生精小管與管間間質(zhì)兩個部分。睪丸管間間質(zhì)中的細胞即為睪丸間質(zhì)細胞,雄性激素主要由睪丸間質(zhì)細胞分泌[2]。研究表明,ZEA可通過引起睪丸間質(zhì)細胞發(fā)生氧化應激并產(chǎn)生凋亡,從而干擾雄性生殖系統(tǒng)功能。SIRT1為 NAD-依賴性去乙酰化酶,屬于Sirtuin-1家族,其主要功能是去除蛋白質(zhì)上的乙酰基團(去乙?;?,這一功能在一些生物學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如SIRTI能通過脫乙?;疐OXO3 (上調(diào)CAT和Mn-SOD)來間接減輕細胞的氧化應激[3],SIRT1的抑制會降低細胞的應激抵抗,進而促進細胞凋亡[4];SIRT1 還主要通過FOXO3來調(diào)節(jié)細胞周期阻滯,高活性的SIRT1有利于細胞生存。SIRT1活性受到細胞中NAD+水平的嚴格調(diào)控。白藜蘆醇(resveratrol,RSV)作為COX-1選擇性生物抑制殺菌劑,被廣泛發(fā)現(xiàn)于植物葡萄皮和果皮等植物中,它能夠抑制細胞中NADPH的合成。在哺乳動物體內(nèi),RSV能激活SIRT1基因組的表達,并且通過改變SIRT1的構象使其更易于與底物結合[5]。本試驗以小鼠睪丸間質(zhì)細胞系(TM3細胞)為研究對象,觀察了在RSV的激活下,SIRT1 對于ZEA致睪丸間質(zhì)細胞的氧化損傷及細胞凋亡的調(diào)控作用。本研究可以為制定ZEA雄性生殖毒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參考。
TM3細胞(小鼠細胞睪丸間質(zhì)細胞系)購自中國科學院細胞庫。
玉米赤霉烯酮(Sigma,USA);白藜蘆醇(索萊寶,中國北京);CCK-8細胞檢測試劑盒、過氧化氫酶(CAT)測定試劑盒、丙二醛(MDA)測定試劑盒(DOJINDO,Japan);活性氧熒光(DCFH-DA)探針、胎馬血清、胎牛血清(Gibco,USA);雙抗(青霉素,鏈霉素)、谷氨酰胺、胰蛋白酶及其他試劑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
96孔板(5×103個/孔)接種TM3細胞,待細胞生長至穩(wěn)定狀態(tài)的細胞,分別用0、2.5、5、10、15、20 μmol/L的ZEA對TM3處理24 h,用0、2.5、5、10、15、20、30 μmol/L的RSV對TM3處理24 h,每個濃度設3個重復。按CCK-8∶培養(yǎng)基=1∶10的比例配置預混液,棄去染毒的培養(yǎng)液,預混液以100 μL/孔加入,培養(yǎng)3 h后,用酶標儀在450 nm處測定細胞的吸光度值(OD值),并計算細胞活率。
計算公式:細胞活率=[(OD試驗-OD空白)/(OD對照-OD空白)]×100%。
將細胞接種在60 孔板中,分成4組,分別設置對照(CON)組、ZEA組(10 μmol/L)、RSV組(5 μmol/L)、RSV+ZEA組(先用5 μmol/L RSV處理30 min,再用10 μmol/L ZEA共處理24 h),每組設3個重復并處理24 h。隨后進行細胞處理,加入預冷PBS,進行1次洗滌,通過Trizol法提取細胞內(nèi)的總RNA,使用主混合物(Vazyme)試劑盒Hiscript ⅢRTSuperMix for qPCR進行反轉錄,隨后,將每個樣品重復3次進行分析,并使用ChamQ SYBR qPCR為Vazyme,制備體積為20 μL的反應混合物。以GAPDH為內(nèi)參基因,引物序列如表1和表2所示。以基因表達體現(xiàn)倍數(shù)變化;通過 2-ΔΔCt進行結果分析。
表1 qRT-PCR檢測SIRT1基因表達引物序列
表2 qRT-PCR檢測SOD和GSH-Px基因表達引物序列
將TM3細胞接種在16 孔E-plate檢測板中(1×104個/孔),待細胞生長至對數(shù)生長期,進行染毒和藥物處理。設置CON組、ZEA組(10 μmol/L)、RSV組(5 μmol/L)、RSV+ZEA組(先用5 μmol/L RSV處理30 min,再用10 μmol/L ZEA共處理24 h),每組重復3次,使用RTCA儀監(jiān)測細胞電阻抗值,每15 min記錄一次細胞指數(shù)。
將TM3接種于6 孔板(4×105個/孔),待細胞生長至穩(wěn)定的細胞狀態(tài)時,分別設置CON組、ZEA組(10 μmol/L)、RSV組(5 μmol/L)、RSV+ZEA組(先用5 μmol/L RSV處理30 min,再用10 μmol/L ZEA共處理24 h),細胞染毒24 h。在待處理的時間中,按DCFH-DA∶培養(yǎng)基=1∶1 000的比例加入探針,暗箱孵育30 min。收集細胞,用滅菌的PBS緩沖液洗滌。用500 μL PBS進行細胞重懸,細胞ROS水平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
將細胞接種在60 mm培養(yǎng)皿中,分別設置CON組、ZEA組(10 μmol/L)、RSV組(5 μmol/L)、RSV+ZEA組(先用5 μmol/L RSV處理30 min,再用10 μmol/L ZEA共處理24 h),每組進行3組重復并處理24 h。處理期間采用預冷PBS緩沖液進行2次洗滌,加入100 μL細胞裂解液并進行超聲破碎細胞。隨后,分別按照過氧化氫酶(CAT)測定試劑盒和丙二醛(MDA)測定試劑盒的說明書,檢測細胞內(nèi)的MDA及CAT水平。
采用24孔板(4×104個/孔)接種TM3,待細胞生長至細胞狀態(tài)穩(wěn)定時,分別設置CON組、ZEA組(10 μmol/L)、RSV組(5 μmol/L)、RSV+ZEA組(先用5 μmol/L RSV處理30 min,再用10 μmol/L ZEA共處理24 h),細胞染毒24 h。提前配置熒光染色液。將10倍的buffer稀釋為1倍,將5 μL的AO試劑及5 μL 的EB試劑加入90 μL 1× Buffer中,充分混勻。待細胞處理時間到,將含毒的培養(yǎng)基棄去,加入預冷的無菌PBS洗滌細胞2次,隨后加入熒光染色液避光孵育5 min,棄去熒光液并加入200 μL PBS,倒置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并拍照。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對試驗組間差異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結果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相關性檢驗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0.05表示結果差異顯著,P<0.01表示差異極顯著,P>0.05差異不顯著。
用CCK-8法檢測不同濃度ZEA(0、2.5、5、10、15、20 μmol/L)對TM3 的細胞毒性作用,結果如圖1A所示。隨著ZEA染毒濃度的增大,TM3細胞活性逐漸下降,與對照組相比,當ZEA濃度在10、15、20 μmol/L,細胞的活性呈現(xiàn)極顯著性下降。進一步檢測RSV(0、2.5、5、10、15、20、30 μmol/L)對TM3細胞活性的影響,結果如圖1B所示。2.5、5 μmol/L RSV對細胞活性不具備顯著影響。因此以下試驗選擇10 μmol/L ZEA及5 μmol/L RSV作為試驗濃度。
與對照組相比,*表示P<0.05,**表示P<0.01。下同
通過qRT-PCR檢測TM3細胞內(nèi)SIRT1基因表達,結果如圖2所示。與對照組相比,ZEA能極顯著抑制SIRT1基因表達;與ZEA處理組相比,加入RSV后可以有效激活SIRT1基因。
與ZEA處理組相比,#表示P<0.05,##表示P<0.01。下同
TM3細胞接種16E-plate后,約10 h后進入對數(shù)增長期,在細胞生長穩(wěn)定后24 h進行染毒處理。RTCA試驗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ZEA組細胞指數(shù)有明顯下降;與ZEA處理組相比,RSV+ZEA組的細胞指數(shù)升高,表明RSV激活SIRT1基因后可部分緩解ZEA所導致的TM3的細胞毒性(圖3)。
圖3 TM3細胞活性變化情況
細胞染毒處理24 h后,檢測TM3細胞的ROS水平(流式細胞術),試驗結果表明,與對照組比,ZEA組細胞內(nèi)的ROS水平顯著性上升(P<0.01)。與ZEA組相比,ZEA+RSV組細胞內(nèi)ROS水平出現(xiàn)下降趨勢但不呈現(xiàn)顯著性(P>0.05)。
圖4 TM3細胞內(nèi)ROS水平變化情況
TM3細胞內(nèi)脂質(zhì)過氧化物MDA水平的檢測結果如圖5A所示。ZEA可以顯著提高TM3細胞內(nèi)的MDA水平(P<0.01),RSV激活SIRT1基因后MDA水平上升。細胞內(nèi)過氧化氫酶活力CAT檢測結果如圖5B所示。與對照組相比,ZEA組的過氧化氫酶活力顯著性下降(P<0.05);與ZEA組相比,RSV+ZEA組可以有效緩解ZEA所導致的酶活力下降(P<0.05)。
圖5 TM3細胞的MDA水平(A)和CAT活性(B)情況
通過AO/EB染色檢測RSV激活SIRT1基因后對ZEA致TM3細胞凋亡的保護作用,其中正常細胞可被AO染色液染成綠色熒光,晚期凋亡的TM3細胞EB可被染色液染為桔紅色。由圖6可以看出,與對照組相比,ZEA組中桔紅色的細胞明顯增多;與ZEA組相比,RSV+ZEA組中桔紅色細胞明顯減少。
圖6 TM3細胞凋亡情況(40×)
通過qRT-PCR檢測TM3細胞內(nèi)GSH-Px和SOD基因表達,結果見圖7。與對照組相比,ZEA能極顯著抑制GSH-Px和SOD基因表達(圖7A);與ZEA處理組相比,加入RSV激活SIRT1基因后可以有效減緩GSH-Px和SOD基因表達的下降(圖7B)。
圖7 TM3細胞GSH-Px(A)和SOD(B)基因的表達情況
ZEA作為真菌型毒素,具有非甾體雌激素性作用,產(chǎn)生于鐮刀菌屬真菌,急性毒性相對較低,嚙齒動物的口服半數(shù)致死量(LD50)為2 000~20 000 mg/kg[6]。研究結果顯示,ZEA具有雌激素類似作用,能夠干擾動物機體的內(nèi)分泌,是一種可以干擾體內(nèi)環(huán)境的活性物質(zhì),具有顯著的生殖毒性[1]。精子和雄性激素都是雄性生殖系統(tǒng)產(chǎn)生的,且睪丸間質(zhì)細胞可以并分泌大量的雄激素,約占據(jù)雄性激素的95%[7]。目前,一些研究表明,ZEA對睪丸間質(zhì)細胞的睪酮分泌也有一定的干擾作用,通過誘導TM3細胞活性氧的產(chǎn)生,干擾抗氧化酶SOD、CAT等的活性,引發(fā)脂質(zhì)過氧化物MDA的累積等導致睪丸間質(zhì)細胞發(fā)生氧化應激及凋亡[8]。由此可見ZEA對于養(yǎng)殖業(yè)的經(jīng)濟損失不言而喻。
氧化應激是ZEA導致生殖損傷的主要毒性機制[9]。RSV是一種多酚植物素,存在于多種植物和紅酒中,是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10]。因此,本研究選用RSV增強SIRT1,探討SIRT1在ZEA對TM3的氧化毒性下的調(diào)控作用。試驗前期通過CCK-8法篩選了對TM3具有顯著毒性的ZEA濃度,以及對細胞不產(chǎn)生損害的RSV濃度。qRT-PCR法證明RSV可以有效增強SIRT1的基因表達。RTCA結果驗證了RSV與ZEA共同作用細胞的細胞活性作用。通過用RSV提前預處理細胞,檢測ZEA對TM3細胞的氧化應激相關指標。雖然RSV激活SIRT1基因后沒能顯著性地緩解ZEA導致的ROS上升,但可以顯著性提高CAT活性,有效抑制MDA的過度累積。進一步的試驗證明,RSV激活SIRT1基因后可以有效緩解ZEA導致的GSH-Px和SOD基因表達下降效應,說明在RSV激活SIRT1基因后可以有效對抗ZEA誘導的TM3細胞的氧化應激。
佘進進等[11]研究認為,RSV可以通過下調(diào) ROS 水平,來減少 ZEA 導致的凋亡關鍵蛋白 FasL 的過量表達,降低其與 FasL 的結合,并減少 FADD 與凋亡起始蛋白 Cleaved-caspase8 的表達量,從而減少 ZEA 對 TM4 細胞凋亡的影響。RSV又是SIRT1基因的激活劑[12-14],SIRT1基因能通過脫乙?;疐OXO3 (上調(diào)CAT和Mn-SOD)來間接減輕細胞的氧化應激,Mn-SOD可以有效降低ROS水平,SIRT1的抑制會降低細胞的應激抵抗,進而促進細胞凋亡。SIRT1 主要依靠調(diào)節(jié)FOXO3的作用來調(diào)節(jié)細胞周期阻滯。RSV預處理細胞之后,會引起SIRTI的表達增加,脫乙?;疐OXO3蛋白,發(fā)揮DNA轉錄調(diào)節(jié)功能,導致下游抗凋亡基因和抗氧化基因等表達增加,使細胞產(chǎn)生氧化應激抵抗、DNA 修復和抗凋亡現(xiàn)象。在本試驗中,通過用AO/EB染色來檢測TM3細胞的凋亡情況,結果表明,RSV激活SIRT1基因后也能抑制ZEA誘導的TM3細胞凋亡,而RSV激活SIRT1基因后,SIRT1具體的調(diào)控路徑還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