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澳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多次強調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高校黨支部是保證監(jiān)督黨的教育方針貫徹落實,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筑牢學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基層組織。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黨支部以課堂建設、學科發(fā)展、隊伍培養(yǎng)為抓手,堅定不移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進立德樹人工作,使黨支部成為團結學生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堡壘。
經濟系黨支部始終注重教育引導全體師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通過課堂建設筑牢立德樹人主陣地。
完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課程體系。堅持開設“資本論”“政治經濟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經濟史”等體現(xiàn)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及其中國化時代化發(fā)展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引導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筑牢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師生頭腦。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推進“四史”教育進課堂,支部黨員教師主動承擔起面向全校學生開放的“改革開放史”課程建設任務。
打造川大特色的課程思政。建立本科生班主任制度,定期由支部聯(lián)系院領導及黨員教師為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論經濟學學科建設中,制定專業(yè)課程與課程思政融合方案。重點探索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的課程思政模式,從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課程設置、講授內容、師資配備等方面制定舉措。打造思政示范課程,支部黨員教師主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專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等入選省級、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創(chuàng)新第二課堂育人方式。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內外紅色資源,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理想信念,堅決做到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在慶祝建黨100周年之際,支部黨員帶領學生參加“經院英烈與先輩名師展”活動,深入學習了解早期川大經濟學人在革命年代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立黨團組織、甘于犧牲奉獻的英雄故事。此外,支部黨員還帶領學生助力脫貧攻堅、參與各類課外學術作品競賽、拍攝微黨課等,在廣泛參與社會實踐中收獲知識、增長見識、錘煉本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經濟系黨支部堅持“黨建帶學科建設、學科建設促黨建”的發(fā)展理念,堅定不移把加強學科建設作為實現(xiàn)高質量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
搭建研究平臺,加強教材體系建設。以支部黨員骨干教師為核心,成立四川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作為繼承和發(fā)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重要研究平臺,帶領學生參與學術研究。注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教材體系建設,支部黨員作為首席專家參加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概論》(第二版)編寫,出版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經濟學的數(shù)理分析》《馬克思宏觀經濟學模型》等特色教材或代表著作,用科學理論武裝學生頭腦。
立足科研報國,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黨的十八大以來,支部黨員圍繞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生態(tài)保護等國家重大戰(zhàn)略所需帶領研究生、本科生參與課題研究,形成一系列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10余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0余份獲中央及地方黨政部門批示采納的決策咨詢報告以及在《中國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研究》《經濟研究》等高水平學術期刊公開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等。支部黨員教師帶領學生參與科研,有效提高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中國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深化了對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的認識。
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推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發(fā)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支部黨員帶領學生圍繞學習研究習近平經濟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等主題承辦了10余場有影響力的全國性學術會議,廣大師生在參會辦會的過程中,深刻認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一步科學把握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
經濟系黨支部通過不斷強化教師隊伍理想信念教育、提升素質能力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來推動人才培養(yǎng),為立德樹人工作提供關鍵保障。
強化理想信念。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通過支部書記上黨課、邀請黨史專家講、舉行專題組織生活會、集體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砥礪育人初心,堅定理想信念。建立規(guī)范的“三會一課”制度,帶領黨員教師定期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充分發(fā)揮支部先進模范黨員的示范引領和傳幫帶作用,加強與海歸青年教師的互動交流,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入黨發(fā)展力度,統(tǒng)一育人理念、鞏固育人陣地。
提升素質能力。黨支部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教師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在調結構、重培養(yǎng)、促成長上下功夫、求實效。支部大力引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優(yōu)秀青年學者,建立青年教師學術導師制,不斷加大對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的穩(wěn)定支持力度,著力把中青年學術骨干推向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戰(zhàn)略前沿,承擔重大項目、參與重大任務。創(chuàng)新人才培育機制,通過實施“青苗人才”“雙百人才”等項目努力培育一批學科領軍人才、青年學術英才。放手使用優(yōu)秀青年人才,有計劃地把優(yōu)秀教師放到基層一線和吃勁崗位、重要崗位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挑大梁,青年教師已成為學生培養(yǎng)、學科發(fā)展、支部建設的主力軍。
把好師德師風。黨支部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師德師風建設全過程,嚴格制度規(guī)定,強化日常教育督導,激勵廣大教師努力成為“四有”好老師。通過主題黨日、專題組織生活會等定期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將師德考核擺在教師考核的首要位置,及時將考核發(fā)現(xiàn)的問題向教師反饋,并采取針對性舉措幫助教師提高認識、加強整改。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師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將評定為不合格,并取消在教師職稱評聘、推優(yōu)評先、表彰獎勵、科研和人才項目申請等方面的資格。●
(作者系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黨支部書記)(責任編輯: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