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賀
往日的早晨,我總愛踮著小腳,向窗外望去,盼著祖母的歸來。
祖母每天很早就會外出買菜,并為我?guī)Щ貝鄢缘脑绮?。因此,我總會在熹微的晨光里守望祖母的身影。一望見她,我便會興奮地在狹小的陽臺上躥上躥下,舉著兩只小小的拳頭,揮舞著稚嫩的手臂。而祖母,每每看見從窗前探出的小腦袋時,也會露出愉悅欣慰的笑容。她手中拖車的輪子與地面摩擦,發(fā)出清亮快樂的碰撞聲。
十年過去了,窗旁的小腦袋已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頭白發(fā)。
隨著年齡增長,我不能再在早晨的窗前守望著祖母,也不能在家中享受落日的余暉了。早晨當(dāng)我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jìn)教學(xué)樓時,天剛蒙蒙亮,四周飄散著水霧;在一番專心致志、奮筆疾書后,我抬頭望見的,常常是窗外藍(lán)色的天與昏黃的路燈。
背著沉沉的書包,我在小巷里穿梭,腦中仍不時地浮現(xiàn)出各種公式,快到家門口時,我抬起頭。
窗戶旁邊有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腦袋,在路燈的照射下映射出顯眼的光。那雙我熟悉的眼睛里充滿了期待,正如十年前在熹微晨光里等候祖母的我??匆娢业臍w來,祖母一顫一顫地離開了陽臺,似乎充滿了兒童般的喜悅心情。
我心頭一震,一幅和諧美好的畫面在我眼前展開:縷縷陽光透過層層霧靄,照進(jìn)千家萬戶。一個孩童在窗欞邊守望,仿佛看得很遠(yuǎn);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婦,拉著拖車,手里提著早餐,向一個窗戶望去。他們的目光相遇了,都展露沁人心脾的笑容。
十年過去了。十年前,我將我的童真與陽光揉在一起,在窗前守望著祖母,給她帶來欣慰與愉悅;十年后,祖母將飯香與慈愛摻在一起,在窗前守望漸漸成熟的我,給我送去陣陣溫暖與世間最平凡而又偉大的感動。
在這個社會處處充滿著險峻高山與激流時,當(dāng)我在努力攀登激流勇進(jìn)時,總有一種東西給我以無形的鼓舞和激勵,那就是窗前祖母日復(fù)一日的、不知疲憊的、最為平凡的守望。
點評
如果分別不可避免,那么我們當(dāng)如何應(yīng)對?本文給出了答案:守望。十年前,祖母“拉著拖車”外出,是“我”在窗口守望她。十年后,“我”去求學(xué),是祖母在窗邊守望“我”。兩段分別,一種守望。文章后三段頗為精彩,倒數(shù)第二、第三段將兩線合一,守望的兩個人似乎隔著時光遙遙對視,讓文章更圓融。最后一段升華全文,將“日復(fù)一日的、不知疲憊的、最為平凡的守望”放在“處處充滿著險峻高山與激流”的社會背景下,更凸顯出它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