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河
近日,一張“小學老師拿放大鏡批改作業(yè)”的照片引發(fā)網友關注:一位鄉(xiāng)村女老師,左手拿放大鏡,右手握筆,正聚精會神地批改著學生的作業(yè)。網友們紛紛點贊“致敬辛勤的園丁”“感謝您給予孩子穿行世界的光!”照片中這位令人肅然起敬的女教師,就是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qū)觀閣鎮(zhèn)小學老師黃仁英。
患上眼疾,依然堅守“三尺講臺”
現年48歲的黃仁英,是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qū)龍灘鎮(zhèn)龍珠村人。1991年7月,18歲的她從廣安師范學校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前鋒區(qū)觀閣鎮(zhèn)小學擔任語文老師。黃仁英課上講課生動活潑,課下與學生打成一片,深受學生們的喜歡和愛戴。
從2001年春季開學開始,黃仁英便感覺雙眼視力下降得厲害,看東西變得越來越模糊。她當時沒有多想,以為自己眼睛近視了,便趁“五一”節(jié)放假,坐上了開往重慶的列車,準備配一副近視眼鏡。
在重慶大坪醫(yī)院配眼鏡,任何度數的眼鏡對黃仁英都不適合。負責配鏡的醫(yī)生一臉凝重地對她說:“你的眼睛可能出了問題,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苯涍^檢查,醫(yī)生確診的最后結果是:雙眼視神經萎縮。醫(yī)生告訴黃仁英,這個病是一個醫(yī)學難題,以目前的醫(yī)療技術還無法治愈,只能靠服用藥物來緩解病情發(fā)展,但也改變不了患者失明的最終結局。
黃仁英在醫(yī)院住院治療了1個月,但治療效果并不是很明顯,由于她心里放心不下她的學生,于是便開了一些藥物出院了。出院前,黃仁英的主治醫(yī)生叮囑她:“回去一定要好好休息,不能讓眼睛過度疲勞,休息對于病情至關重要?!?/p>
可出院回到家后,黃仁英并沒有遵從醫(yī)囑,她沒有請假休息一天,第二天就去學校上班了。黃仁英說:“我離不開我的學生,我的學生也離不開我。與其終日擔心注定要到來的結局,不如在眼睛完全失明之前做點有意義的事。”
接下來的日子,黃仁英一邊堅持吃藥治療,一邊堅守在三尺講臺上。白天在課堂上講一天課,下了班她還要到學生家里做家訪,給家庭困難的學生送去學習用品、衣物等,給班上學習吃力的幾個學生義務補課,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晚上,黃仁英把在學校沒批改完的學生作業(yè)拿回家里,挑燈加班也要把它批改完。
看到妻子黃仁英如此勞累,丈夫蔣吉林勸她不要太拼,保護自己的眼睛要緊。黃仁英卻說:“只有批改完學生作業(yè),我睡覺才能睡得踏實?!币娹植贿^倔強的妻子,蔣吉林只好默默地去關心她,煲羊肝羹、熬枸杞桑葚粥給妻子吃,泡菊花茶、決明子茶給妻子喝?!斑@些都是保護眼睛的食物和茶飲,希望能讓她的視力下降得慢一點,再慢一點!”蔣吉林一臉關愛地說。
用放大鏡,寫教案和批改學生作業(yè)
了解到黃仁英老師患了嚴重眼疾后,學校領導決定將她調整到較為輕松的崗位,但黃仁英放心不下自己的學生,堅決堅持在教學第一線。她說:“只要我的眼睛不是徹底看不見,我就會一直堅守在教學第一線?!?/p>
最開始的時候,黃仁英的視神經萎縮得還不算嚴重,書本上的字基本上都能看清楚。可從2015年春季開學開始,她再看書本上的一些小字就變得有些吃力了,眼睛要挨近了書本才能看得清楚,這讓黃仁英心里感到很恐慌:“看不清書本上的字怎么寫教案?怎么給學生批改作業(yè)?”不過,她很快便找到了解決辦法。
2015年夏季的一天,黃仁英和丈夫蔣吉林一起逛街時,看見地攤兒上有賣放大鏡的,她眼前豁然一亮:何不借助放大鏡輔助,寫教案和批改學生作業(yè)呢?于是,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買了一個,沒想到放大鏡作用非常明顯,成了她日后教學離不開的好幫手。“一開始用還不太習慣,批改作業(yè)速度很慢,后來慢慢地就習慣了,一天也離不開它了?!秉S仁英笑著說。
剛開始,不明真相的同事和學生看見黃仁英使用放大鏡寫教案和批改作業(yè),都感到有些好奇,但知道事情的真相后,無不動容和欽佩。黃仁英的同事說:“每當黃老師在辦公室批改作業(yè)的時候,看她拿著放大鏡,在那里很吃力地看著,我們都非常心疼,她克服困難堅持工作的這種精神,也非常值得我們年輕教師學習?!睂W生們在知道黃老師視力不好后,在寫作業(yè)時都特意把字寫得很大,“我們把字寫得大一點,黃老師批改作業(yè)時就會省力一點?!?/p>
每天晚上,黃仁英左手拿放大鏡,右手握筆,坐在燈下批改學生作業(yè),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由于放大鏡邊框在作業(yè)本上的投影,使得黃仁英在看某些字時很費力,兒子蔣侃細心地捕捉到了,他悄無聲息地為媽媽買了一只帶小燈的“高級放大鏡”,放大鏡上的小燈把作業(yè)本照得一片光明,黃仁英拿著它可以一覽無余地批改作業(yè)和寫教案了。
在課堂上,為了方便教學,黃仁英將多媒體教學上的字體調得夠大,然后憑借對學生們的熟悉程度,來分辨坐在教室后方的每個學生。黃老師的行為和精神也鼓舞著學生們,班長陳思諺說:“我班的同學都知道黃老師眼睛不好,卻還在堅持著給我們講課,因此我們聽課都很用心,都想用優(yōu)異的成績報答黃老師。”
初心如磐,用知識點亮學生的人生
2019年3月,蔣吉林帶黃仁英到廣安市人民醫(yī)院進行視力復查,醫(yī)生的病情診斷書上這樣寫道:雙眼視神經嚴重萎縮,右眼視力0.15,左眼視力0.12……這一組數字對于黃仁英來說,意味著她的病情比4年前又嚴重了一些,離雙目失明又接近了一步。
除了視力下降外,黃仁英還時常感覺頭暈目眩。醫(yī)生告訴她,她的頭暈跟視神經萎縮有一定關系,并再次告誡她“要多多休息,否則眼睛會加速失明”。聽了醫(yī)生的話,丈夫蔣吉林和兒子蔣凱都勸黃仁英辦理“病退”,回家好好養(yǎng)護眼睛。然而,黃仁英卻對丈夫和兒子說:“比起看不清東西和最終失明,不能給學生上課才是最痛苦的!”
那一刻,同為教師的蔣吉林和蔣凱都打心底里理解了黃仁英。丈夫蔣吉林說:“我比誰都希望她能夠好好休息,但同為老師,我也特別理解和尊重她的選擇。”自那以后,蔣吉林不再勸黃仁英病退,而是默默地去關心她,當黃仁英趴在桌子上批改作業(yè)時,他就把燈開到最亮,或是給她加件外套。兒子蔣侃也以母親為榜樣,時刻鞭策自己——教書育人,敬業(yè)奉獻。
“只要還能看見一絲光明,就還沒到放棄的時候?!睅е@個樸素而堅定的信念,黃仁英即便眼前一片模糊,一陣陣的頭暈目眩,也依然堅守在學生們身邊,堅持在三尺講臺上。黃仁英的堅持沒有白費,她所教的語文學科幾乎每學期都是年級前列。
黃仁英從事教學工作30年來,多次獲得廣安市前鋒區(qū)“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黨員”等榮譽稱號,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xù)三年榮獲廣安市教科體系統(tǒng)“巾幗教學能手”榮譽稱號。2021年1月,黃仁英又被廣安市融媒體中心推介為“追光2020”天府人物。
隨著教齡的逐年增長,黃仁英的視力也在一天天下降,但她無怨無悔?,F年已48歲的黃仁英袒露心聲:“當初聽到我終將失明時,我也曾恐懼過,也曾想過離開。但我熱愛教育事業(yè),我愛我的學生,所以我決定堅持下去。這么多年,我借助放大鏡,真的堅持下來了。有人說我固執(zhí),我告訴他們,我不是固執(zhí),我只是初心如磐。一日為師,終生為師,只要眼睛還能看見一絲光明,我就會把這種光明帶來的希望傳遞給我的學生們?!?/p>
如今,黃仁英用放大鏡批改作業(yè)已經6年了,她也先后用壞了4個放大鏡。在每一個放大鏡下面,“大”起來的不只是一個個字體,更是一位鄉(xiāng)村女教師的崇高形象。黃仁英老師就算日后“雙目失明”了,她所散發(fā)出的光輝也足以照亮學生們的心靈,她高貴的品格也足以引領學生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