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波
布道臺和呂瑟峽灣。
5月有幾個周末長假,住在北極圈里的朋友琴受不了對著看了大半年的白雪,南下奧斯陸來看我,以及看春天。北國的春天就這么晚,且奇貨可居。我想干脆去挪威最南端看個徹底。
不用費腦筋選擇路線,反正要走環(huán)線:從奧斯陸到挪威最南點林德斯內(nèi)斯燈塔,然后去斯塔萬格,挪威著名的三塊石頭——布道石、山妖舌頭和奇跡石都在這里。有些打卡心旺盛的人三天爬三塊石頭,我們因時間有限,決定只去布道石。來挪威不爬布道石,類似不到長城非好漢。
南下路過阿倫達爾(Arendal),這是《冰雪奇緣》里阿倫德爾(Arendelle)的原型。阿倫德爾是全世界向往的北方,冰冷中包裹著溫情,阿倫達爾則是全挪威人向往的南方,至少是東部富人的后花園。有船階級在四五月的長假期里,約上家人朋友,備上食物、啤酒香檳,駕船出海。奧斯陸到阿倫達爾123海里,以5節(jié)——也就是每小時5海里的速度,破開這大塊碧藍。開船最美好的部分是可以同時享受速度和酒精。海上酒駕的定義比陸地寬松一些,車輛駕駛員體內(nèi)酒精含量不能超過千分之二,而開15米以下船只的駕駛員體內(nèi)酒精含量不能超過千分之八,對于70公斤的男人來說大概合四罐啤酒的酒精含量。當然船上喝酒容易過量,喝醉了落水導(dǎo)致著涼甚至更悲劇的結(jié)果都有可能。所以水上也不是法外之地,警察船只也會在水域抽查醉駕。駕船另一個優(yōu)點是可以一天開兩小時,也可以一天開12小時,派對不會停止。這種暢快對于某些挪威人來說是必需品。
我們拐進阿倫達爾,停車去看著名的波倫港口。峽灣拱衛(wèi)的港口對遠來的船只敞開懷抱,像老遠就展開手臂的姑娘。19世紀末,這里是挪威最大的港口,公路鐵路網(wǎng)絡(luò)發(fā)展完善后,這里物資集散中心的地位慢慢被取代。阿倫達爾留有不少典雅的18至19世紀的新古典主義建筑,而奧斯陸的這些美麗磚石結(jié)構(gòu)建筑在上世紀70年代紛紛被拆掉,替之以丑陋的功能主義水泥大廈或者框架結(jié)構(gòu)的現(xiàn)代主義玻璃大盒子。雖然我在意識形態(tài)上厭惡保守主義,但是站在這挪威保守黨大本營不得不感嘆它也不是沒有好處。
路上經(jīng)過克里斯蒂安?!餐畲罂赡芤彩俏ㄒ坏膭游飯@所在地。在挪威住的頭幾年,我不理解為什么首都奧斯陸沒有動物園,只有區(qū)區(qū)一個爬蟲館。小孩去動物園,要么需乘4小時火車或汽車來克里斯蒂安桑,要么得坐2小時飛機到赫爾辛基?,F(xiàn)在理解了挪威成年人認為再好的動物園也是個動物監(jiān)獄的看法,事實上要求所有動物園關(guān)門的聲音一直沒從媒體上消失過。
阿倫達爾的波倫港口。
布道石。
證明之前是海底的石坑。
布道石下的棧道。
通往林德斯內(nèi)斯燈塔的道路雖偏遠卻不荒涼,下了主干道還有半小時車程,沿路山坡上有小而精致的房屋和淡白淡粉的花樹。琴因看見路邊一叢叢的熊蔥,一再驚呼。熊蔥在挪威語里叫 ramsl?k, ram是熊掌的意思,l?k即蔥,不知道此名是形容它葉寬如熊掌,還是說熊愛吃。挪威的熊是美食家,吃三文魚、莓果和羊,跟著它們吃沒錯。奧斯陸愛摘熊蔥的人很多而熊蔥稀少,某些地段還設(shè)為熊蔥保護區(qū),禁止采摘,如果找到一塊寶地值得專門畫地圖和好友分享。商店里如有售也是珍稀野味,大概一歐元十來根。而在這里,熊蔥滿坑滿谷,我看了地圖,此地就叫Ramsland 。琴按捺不住,把一個巴掌大的裝點心的食品袋騰出來,去采了一袋子。我們上車時另一輛車也停下來,一個眉目深重的南亞女人走下車,和我們心照不宣微笑對視,然后開啟后備箱取出一個20升的大白塑料桶。
熊蔥生猛的辛香在車里彌漫,我們到林德斯內(nèi)斯燈塔時是下午6時。停車場里有不少露營車。售票處關(guān)閉,不知是因為到了下班時間還是因為疫情。這一片羊背石在挪威、瑞典南部海灘常見,沿著小徑走上去,就是白身紅頂有350年歷史的挪威最古老燈塔。在這片海上,來自挪威大陸的強大氣流經(jīng)常伴隨著暴風雨襲來,很容易沉船觸礁。我們在這“強大氣流”里“南”臨碣石,以觀滄海,窮盡目力也看不到丹麥。想來在這里看日出日落更是一種孤絕強烈的體驗。
因為繞了兩個地方,到酒店比預(yù)計晚了兩個小時。酒店是1915年建筑改的白色小樓,鎖住的入口處有電話,方便詢問如何開門。而我們的房卡,則在酒店內(nèi)門廳茶幾上放著。第二天早上,一位姑娘把每位客人的早餐紙口袋放在冰箱里,玻璃瓶裝本地蘋果汁,一個全麥餐包做的三明治,一個瑪芬,一個蘋果。這極簡又略帶溫情的流程,像本地蘋果汁一樣甘甜涼爽。
我們八點半就到了山腳下,有條路標清晰的步行道指示上山的路。白沙鋪出,簡直不像挪威,太慣著游客了,幸好十分鐘左右這條前言式道路消失,進入林間,要在石頭上跳來跳去。進入山體后就出現(xiàn)一條有人類勞動痕跡的道路,這是尼泊爾的夏爾巴人于2013年~2014年間修的,有個挪威人給他們做代理,在挪威已經(jīng)以純尼泊爾方法修了十幾條山間棧道了。
這條棧道以原地取材的石頭堆疊而成,看著凹凸參差,踩下去腳感堅實,沒有松脫之虞,很像初級跑酷場地??焖偻ㄟ^這些落腳點會比較容易保持平衡,走慢一點就要努力保持平衡,五歲左右小孩能玩得很開心,腿腳不利索的老人就可能齜牙咧嘴甚至得由人扛著、架著。穿登山鞋的人都步履輕盈,穿一般跑鞋的人則齜牙咧嘴。聽說有個朋友來此地開會時被忽悠來爬山,都說好爬,所以穿著正裝短裙皮鞋就來了。她咬著牙堅持完全程后,好長一段時間晚上都做噩夢在爬山。
棧道節(jié)奏很講究,一節(jié)急促的小跳躍以后就是一片舒展的羊背石,石頭縫隙間有些草,還長出了小松樹。迎面三三兩兩已經(jīng)有人下山了,兩位爸爸帶著兩個孩子,背著睡袋背包,昨晚應(yīng)該是在山上露營了。吃早餐時見到過的一個姑娘,這么會兒已經(jīng)登頂又下山了。我不由想到,以后有些地方我完全可以一個人去,不需要等家人有興致,也不需要組團。
琴一路給我們介紹植被,純在路上給孩子們講有關(guān)地貌的故事,他們的兒子墾給我們介紹石頭上這兩個圓坑為什么能證明此地曾經(jīng)是海底,冰河期時這里是滄海,是冰川。我兒子評論:山妖眼睛!
我平時痛恨爬山,可是這次4公里的山路并不盡興。天空不時飄點小雨,接近山頂時,云層厚重,遠處翡翠般的呂瑟峽灣卻沐浴在璀璨陽光中,對我的視網(wǎng)膜重重一擊,原來光憑視覺也能達到一種至樂境地。到了布道臺上,這種反差倒不明顯了。高高絕壁上向前伸出大塊敞開的平坦石頭,在中國大概會被叫做天臺。勇者們會坐在石頭邊沿,腳在空中晃蕩,來一張腳踏峽灣的自拍。我原本以為會恐高,但實際上景象的壯闊抵消了恐懼,心里暗暗計劃著下次去爬另外那兩塊據(jù)說要手腳并用才能登上的山妖舌頭和奇跡石,也許一個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