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慨
《孤獨傳:一種現代情感的歷史》
作者:[英]費伊·邦德·艾伯蒂
譯者:張暢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5月
定價:68元
2017年,美國公共衛(wèi)生局宣布孤獨是一種流行病。第二年,英國政府設立了部長級的孤獨大臣。據該國官方統(tǒng)計,孤獨者早死的可能性高出三成?!督洕鷮W人》雜志因此斷言,孤獨是21世紀的麻風病,也會傳染,令人恐懼——對孤獨的恐懼造成了更多的孤獨。
以此來看,出版一部關于孤獨的傳記,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今年50歲的艾伯蒂是文化史學者。在《孤獨傳》一書中,她回溯了歷史上的孤獨觀,并考察了孤獨與不同的思想、身體、性別和政治文化之間的關系?!肮陋毑⒉坏韧讵氉砸蝗说臓顟B(tài),盡管人們經常會這樣誤解?!卑僬f,“孤獨是一種意識和認知層面的疏離感,或是與有意義的他者相隔離的社會分離感。孤獨是一種情感上的匱乏,關乎一個人在世界當中的位置?!?/p>
照她的說法,孤獨是資本主義、工業(yè)化和世俗化的產物,是近代以后才有的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過去的人雖然經常獨處,卻總是有某種上帝相伴,并從中獲得身處世界之中的方位感和歸屬感。從詞源學上看,“孤獨”也足夠現代——現代意義上的“孤獨”到19世紀才出現——而且沒有反義詞。這印證了孤獨并非一種單一的情感,而是情感的集群,混雜著憤怒、怨恨、悲傷、嫉妒、羞恥或自憐。
《魯濱孫漂流記》的主人公落難荒島28年,從來沒有感到過“孤獨”。但隨著社會、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孤獨變得越來越消極了。丈夫的去世幾乎定義了維多利亞女王作為“溫莎寡婦”的一生,美國詩人西爾維婭·普拉思對靈魂伴侶的渴求最終完敗于強烈的孤獨感,導致她過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今天,面對社交媒體展現出的華麗生活,年輕人已經成了受孤獨影響最大的群體。
但中外有別,孤獨也不例外。維多利亞在日記里不斷哀訴自己的孤獨。在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里,“孤獨”一詞的缺席卻非常醒目。在漢語里,孤獨本指幼而無父和老而無子,并沒有現代的孤獨含意。孤和獨也往往是分開的。林語堂說過,“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間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孩童水果貓狗飛蠅當然熱鬧,可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所以在中國,孤獨的確是個新詞,可孤獨這種病一點也不新。從《詩經·黍離》的“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到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從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到陳寅恪的“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它已經流行了至少三千年了。
我們還要看到,偏偏有人不怕孤獨,有時不僅不怕,反而喜歡并追求孤獨。梭羅安心隱居于瓦爾登湖,弗吉尼婭·伍爾夫渴望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房間。“我感到相當孤獨和痛苦。但孤獨對寫新書有好處?!蔽闋柗蛟?929年的一則日記中寫道,“當然,我應該去交朋友。我應該更外向。我應該買好看的衣服,出門去新房子轉轉?!边@類人在今天仍然存在。他們不喜歡微信,從沒發(fā)過也不看朋友圈。他們不喜歡開會或學習,總是遠避登榜熱搜的流行話題。他們不屬于任何圈子,寧愿去做紐芬蘭的漁民或北艾伯塔的卡車司機。他們不是反社會人格,也并非受到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或新自由主義的毒害。他們只是寧愿把歸屬感和方位感留給自己,在他們眼里,只有在這個基礎上,社會才是可以容忍的。
艾伯蒂說,“一切情感都關乎政治”,孤獨在今天尤其如此。在她看來,消費主義對幸福的曲解,個人主義對獨立生活的強調,文學藝術對理想愛情的渲染,新自由主義對競爭而非合作的鼓勵,加上拋棄老人的現代規(guī)則,對難民和移民的排斥,加在一起,無疑大大助長了人民的孤獨。
我不知道孤獨在多大程度上是一種現代的盎格魯-撒克遜疾病。然而在中國,新中國成立后便消滅或基本消滅了孤獨。孤獨不再是一種合法的情感,而被視為資產階級個人主義和本位主義的暴露。改革開放以后,隨著西方現代思潮的涌入,加上狂人、莎菲女士、郁達夫和張愛玲的復歸,孤獨才又一次變得時髦起來了。但即便如此,有單位和工會,有居委會和廣場舞,有CCTV和朋友圈,有公園的相親角和巷尾的大澡堂,中國的孤獨部長仍然是一個頗為遙遠的職位吧。
《穿過針眼:財富、西羅馬帝國的衰亡和基督教會的形成,350~550年》
作者:[美]彼得·布朗
譯者:劉寅 等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7月
定價:198元(全2冊)
這是一部關于羅馬帝國衰落時期的基督教財富的知識史和社會史,作者在書中從財富的角度審視了教會的崛起,以及它給崇尚貧窮美德、稱貪婪為萬惡之源的制度所帶來的挑戰(zhàn),為認識古代晚期教會的歷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但丁與〈神曲〉》
作者:[意]拉法埃萊·坎巴內拉金
譯者:李丙奎 等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1年7月
定價:69元
全書以平易近人的語言,系統(tǒng)、全面、細致地介紹、解讀但丁其人及其《神曲》等其他作品。不同于以往晦澀難懂的專業(yè)評論書籍,這本書為全世界各個年齡段想要了解但丁和《神曲》的讀者而作。
《瘟疫周期:人口、經濟與傳染病的博弈循環(huán)》
作者:[美]查爾斯·肯尼
譯者:舍其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6月
定價:78元
本書橫跨歷史、經濟和公共衛(wèi)生領域,講述了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與傳染病的關系,以及瘟疫周期是如何影響經濟周期的,從而引發(fā)我們思考應該如何把握瘟疫周期的規(guī)律,如何贏得未來。
《古畫新品錄:一部眼睛的歷史》
作者:黃小峰
出版社:湖南美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6月
定價:128元
對名作作出全新的解讀并非易事,但也并非全無可能——《瑞鶴圖》中的天空為什么那么藍?《流民圖》中的有真流民嗎?《重屏會棋圖》畫的是政治博弈嗎?……畫中無數的細節(jié),成為作者揭開繪畫真相的突破口,由此提出獨出機杼的見解,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