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戀依
感謝那陣清風(fēng),感謝那場秋雨,感謝那朵花開。石頭的縫隙中,就著那一點兒土壤,一顆種子在這兒安了家,生了根,發(fā)了芽,最終長成一株向陽的花。因為是在石頭縫中開出的,這朵普通的小花便不再普通,更韌,更強,更柔,更美,平凡成了不平凡。感謝這塊石頭,它讓一切變得與眾不同。
那個貧窮的女孩,她無疑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她寫道:“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被蛟S石頭讓種子更難發(fā)芽,但它也成就了那顆種子。感謝貧窮,感謝逆境,是女孩回顧成長歷程,領(lǐng)悟到的。
感謝逆境,逆境促使成長。逆境中的掙扎、沖破、蛻變,是不可多得的一筆人生財富。沖出逆境后,回頭時的云淡風(fēng)輕,則又是一番滋味。一帆風(fēng)順就真的好嗎?一帆風(fēng)顧的背后,是遇到困難的手足無措,是遇到打擊的灰心沉淪,是溫室嬌花暴露在風(fēng)霜荊棘中的萬念俱灰。再者,一帆風(fēng)順的人生本就不存在。逆境或大或小,或許是少年時家庭的貧團,但在自尊脆弱好強的少年眼里比天都大。經(jīng)歷了風(fēng)雨洗禮的幼苗往往長得更加茁壯。當(dāng)少年逐漸長大,視野逐漸變寬變闊時,他就會明白,狹縫中生長的經(jīng)歷已改變了他,這段經(jīng)歷是多么寶貴。
感謝逆境,逆境磨煉精神。真金還要火煉才能鋒芒畢露。吸收一滴甘露就拼命生根,抓住一線陽光就拼命成長。
感謝逆境,逆境成就人生。屈原放逐而賦《離騷》,太公受刑而成《史記》,孫子臏腳而有《孫子兵法》,還有許許多多詩人詞人,杜甫、蘇東坡、李清照,都是遭受人生巨變后才賦得那傳誦千古的佳句名篇。若無逆境,蘇軾也許寫不出《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后《赤壁賦》,達到文學(xué)、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若無逆境,李清照或許還在與趙明誠恩愛纏綿,寫那些兒女的喁喁私語,而不會有“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絕唱。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我們能做的只有努力改變,用好逆境這塊磨刀石,磨出我們最鋒利的劍芒。像那朵石中花,像那個女孩,在塵埃落定、燦爛綻放的那一刻,回頭對逆境說一聲:謝謝。
【作者系江西省貴溪市第一中學(xué)高二xsxt2202學(xué)生,指導(dǎo)老師:汪嵐】
點評
本文不乏亮點。其一,語言清麗自然。如文章開篇“感謝那陣清風(fēng),感謝那場秋雨,感謝那朵花開”,語言清新不落俗套。其二,象征手法的運用,技巧嫻熟。用“石頭上的花開”營造出新奇優(yōu)美的意境,讓人過目不忘。其三,層次清晰,脈絡(luò)分明。文章采用了三個分論點,說理充分透徹,讓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