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翔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敝袊伯a黨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滋養(yǎng),又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一部百年黨史,就是一部不斷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建設和發(fā)展紅色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光輝歷史。
我們黨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中汲取愛國主義的深厚基因?!疤煜轮驹趪?,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痹谥袊说木褡V系里,個人與社會、家庭與國家,都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家國情懷是愛國主義精神產生的深厚土壤。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近代以來無數(shù)仁人志士之所以堅持為救亡圖存而不懈奮斗,甚至犧牲生命,歸根結底,就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強大作用。中國共產黨人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最真實的體現(xiàn)者和最堅定的守護者。無數(shù)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勇于為民獻身、為國捐軀,是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偉大愛國主義精神最生動、最壯美的詮釋。
我們黨從“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人本思想中汲取以人民為中心的深厚基因。中國上古以來即有“民本”思想傳統(tǒng)。《尚書》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管子》說:“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薄耙悦駷楸尽钡膫鹘y(tǒng)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的人民觀遙相呼應。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把“人民”二字寫在自己的光輝旗幟上,在革命年代誕生了《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光輝篇章。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強調“與群眾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強調“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與“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理念相貫通,實現(xiàn)了對中華傳統(tǒng)民本理念的完美升華,蘊藏著感天動地的號召力量。
我們黨從“自強不息”“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變革精神中汲取改革創(chuàng)新的深厚基因。中華文化素來提倡剛健有為的奮斗精神,《周易》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內核,成為中華民族積極進取、剛健有為、勇往直前的民族性格。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不斷賦予奮斗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形成了偉大建黨精神和包括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在內的革命精神譜系?!对娊洝氛f:“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薄抖Y記·大學》言:“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备母锖蛣?chuàng)新是中華民族綿長而又深沉的精神稟賦。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華文明的傳承發(fā)展相結合,立足中國國情,創(chuàng)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制度體系,實現(xiàn)了理論、制度的全面變革,帶動了經濟、科技、文化和教育等各領域的偉大創(chuàng)新與不斷發(fā)展。
我們黨從“四海一家”的天下情懷中汲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厚基因。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文化基因中,有一種獨特的天下情懷,即荀子所言“四海之內若一家”?!八暮R患摇焙ㄌ煜麓笸⒑投煌?、協(xié)和萬邦、休戚與共等思想要義,這種情懷,可以超越地域、民族和身份等局限。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無論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少數(shù)民族還是國外的不同種族,無論是對待大國還是小國,都能平等相待。進入新時代,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國際社會應該共同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既是對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理論的科學運用,又是對獨具中華文化特色的“四海一家”“同舟共濟”等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生動詮釋。
在治國理政實踐中形成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充盈著濃郁的中國味、深厚的中華情、浩然的民族魂,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厚文化底蘊,實現(xiàn)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賡續(xù)傳承與弘揚光大,推動悠久的中華文明在新時代展現(xiàn)新貌、煥發(fā)青春。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始終站在時代潮頭最前列的中國共產黨,一定能夠繼續(xù)守正創(chuàng)新,使中華文化展現(xiàn)出新的魅力和時代風采,必將實現(xiàn)包括文化復興在內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者系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黨委書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