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鳴輝
糖尿病患者機體處于高糖狀態(tài),機體高糖以及糖基化產物不斷增多,致使系膜細胞增生,伴隨腎小球基底膜增厚,腎小球灌注壓力逐漸提升,跨毛細血管壁壓力增大,致使上皮細胞發(fā)生足突融合性改變,誘使腎小球上皮細胞脫落,腎功能降低,誘發(fā)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常采用血液透析治療[1]。左卡尼汀可影響脂質代謝,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血糖代謝異常的同時可影響血脂代謝,近些年部分醫(yī)學研究者提出在血液透析的基礎上聯(lián)合左卡尼汀以提升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治療效果[2]。本次研究為論證血液透析聯(lián)合左卡尼汀治療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效果,以本院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84 例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為對象開展對照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84 例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2 例。實驗組男22 例、女20 例;年齡64~80 歲、平均年齡(73.42±3.42)歲;病程3~8 年,平均病程(4.22±2.11)年;平均血液透析時間(1.22±0.12)年。對照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61~82 歲、平均年齡(73.48±4.41)歲;病程3~8 年,平均病程(4.21±2.12)年;平均血液透析時間(1.22±0.1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參考糖尿病腎病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指南相關內容[3],患者均使用胰島素血糖控制良好;患者獲悉本次研究目的后均表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本次研究獲得醫(yī)學倫理會批準。排除標準:近3 個月有外傷手術史者;伴凝血功能障礙或其他血液性疾病者;伴急慢性感染或嚴重營養(yǎng)不良者;伴肝、心、肺等臟器功能異常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經中心靜脈插管以建立靜脈通路,以碳酸氫鹽為透析液,血液透析速度為220~240 ml/min,血液透析時間為4 h/次,3 次/周。實驗組進行血液透析聯(lián)合左卡尼汀治療,服用劑量為1 g/次,3 次/d 口服,用餐時服用。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變化情況及血脂指標變化情況,治療前及治療6 個月后檢測患者血肌酐、β2-微球蛋白、尿素氮及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②治療期間不良事件,包括低血壓、肌肉痙攣及感染。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前,實驗組血肌酐、β2-微球蛋白、尿素氮水平分別為(1042.25±10.42)μmol/L、(18.55±2.31)ng/ml、(42.28±3.68)mmol/L,對照組分別為(1042.22±10.44)μmol/L、(18.51±2.34)ng/ml、(42.22±3.64)mmol/L;治療6 個月后,實驗組血肌酐、β2-微球蛋白、尿素氮水平分別為(782.25±10.52)μmol/L、(8.25±1.32)ng/ml、(30.25±3.62)mmol/L,對照組分別為(825.25±10.54)μmol/L、(12.62±1.34)ng/ml、(32.52±3.64)mmol/L;治療前,兩組血肌酐、β2-微球蛋白、尿素氮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013、0.079、0.075,P>0.05);治療6 個月后,兩組血肌酐、β2-微球蛋白、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8.713、15.057、2.866,P<0.05)。
2.2 兩組患者血脂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前,實驗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分別為(5.21±0.32)、(5.47±0.22)、(5.28±0.21)mmol/L,對 照組分別為(5.24±0.34)、(5.45±0.24)、(5.22±0.24)mmol/L;治療6 個月后,實驗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分別為(3.31±0.36)、(3.44±0.25)、(3.22±0.22)mmol/L,對照組分別為(4.81±0.32)、(3.22±0.24)、(3.62±0.24)mmol/L;治療前,兩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416、0.398、1.219,P>0.05);治療6 個月后,兩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0.182、4.114、7.962,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治療期間不良事件發(fā)生率7.14%低于對照組的23.8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n,%)
糖尿病腎病患者血糖代謝異常可影響機體其他物質代謝,降低尿素氮、肌酐、血脂微粒等大分子物質清除能力,上述物質在患者體內蓄積,使患者出現(xiàn)皮膚瘙癢、周圍神經病變或腎性骨?。?]。目前糖尿病腎病臨床主要采取血液透析治療,血液透析治療中利用血液透析器將患者血液引至體外,而后在彌散作用、對流作用的影響下清除其體內肌酐、尿素氮、血脂微粒,從而維持機體內水-電解質平衡[5-7]。
左卡尼汀又被成為左旋肉毒堿,該物質廣泛存在在自然界中,同時人體自身也可合成,人體內左旋肉毒堿主要分布于人體心肌、骨骼肌,人體內的脂質微粒在該物質的作用下開展氧化分解,同時在脂質顆粒分解的過程中該物質可促使線粒體輸出短鏈脂?;?從而為骨骼肌、心肌功能提供能量,改善脂質代謝[8,9]。本次研究中對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聯(lián)合左卡尼汀治療,研究結果顯示,治療6 個月后,兩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左卡尼汀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機體脂肪代謝。此外,本次研究顯示結果顯示,治療6 個月后,兩組血肌酐、β2-微球蛋白、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左卡尼汀治療在改善血脂代謝的同時可有效改善機體代謝,促進血肌酐、尿素氮等大分子代謝物質排出體外,從而提升血液透析治療效果。王小雪[10]臨床研究顯示,應用血液透析聯(lián)合左卡尼汀治療的觀察組治療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9.50%,顯著低于單純應用血液透析對照組的28.60%,其研究結果與本次研究結果一致。本次研究中應用血液透析聯(lián)合左卡尼汀治療的實驗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7.14%,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3.8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糖尿病腎病患者應用血液透析聯(lián)合左卡尼汀治療可提升患者的治療安全性。
綜上所述,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聯(lián)合左卡尼汀治療,其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血液透析治療,能顯著改善機體血脂代謝,提升機體腎功能,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