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曉彤
(廣西科技大學附屬婦產醫(yī)院、兒童醫(yī)院,柳州市婦幼保健院,廣西 柳州 545001)
瘢痕子宮產婦分娩時的主要風險在于子宮破裂,這主要是由于瘢痕組織的彈性較低,在持續(xù)宮縮的影響下可能出現(xiàn)瘢痕破裂的情況[1]。過去臨床醫(yī)學認為瘢痕子宮妊娠屬于剖宮產適用范圍,但是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發(fā)現(xiàn)部分瘢痕子宮產婦可以進行陰道分娩,能夠進一步降低剖宮產的近遠期并發(fā)癥[2]。在瘢痕子宮產婦陰道分娩過程中,除了常規(guī)的干預措施外,護理干預對產程的進行有著較大的影響,傳統(tǒng)護理模式不適用于現(xiàn)代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則能夠有效突破傳統(tǒng)護理的缺陷[3]。因此文章選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200例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不同護理方法的應用效果進行對照觀察,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200例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產婦的年齡為22~35歲,平均為(28.6±1.3)歲;孕周為37~40周,平均為(38.5±1.0)周。入選標準:過往下段橫切口剖宮產史且OCT試驗為陰性的瘢痕子宮妊娠產婦。排除標準:前次剖宮產為T型切口、過往子宮破裂史、剖宮產次數(shù)>3次、雙胎或多胎妊娠、OCT試驗陽性的產婦。根據(jù)患者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采取循證護理,共計100例)與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共計100例)。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具體措施為:
①分娩前開展健康教育,為產婦介紹陰道分娩的優(yōu)點,并指導家屬多陪伴和安慰產婦,告知產婦陰道分娩時應該如何配合并傳授各種技巧,提高產婦對陰道分娩的信心;
②分娩過程中持續(xù)引導產婦如何用力并選擇舒適的體位,根據(jù)宮縮情況及時給予縮宮素;
③分娩結束后需要及時進行母嬰接觸并指導產婦進行母乳喂養(yǎng),預防產后出血。
觀察組采取循證護理,具體措施為:
①心理護理:大多數(shù)產婦在臨產前會出現(xiàn)緊張、對分娩疼痛的恐懼等不良情緒,這種不良情緒會導致宮縮異常,極有可能造成難產,因此助產士需要加強產婦的心理干預,安慰和陪伴產婦,并讓家屬給予產婦心理上的支持,規(guī)律宮縮出現(xiàn)后需要幫產婦按摩腹部并指導產婦通過拉瑪澤呼吸法緩解疼痛[4]。
②陰道試產護理:由于產婦存在子宮破裂的風險,需要做好急救準備。當宮口張開1cm之后進入分娩室,并評估胎心、宮縮、子宮瘢痕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同時給予流質飲食、置留導尿管,必要時給予硬膜外鎮(zhèn)痛干預。若出現(xiàn)胎心異常、血尿、子宮瘢痕壓痛、羊水污染、產程停滯的產婦需要及時告知醫(yī)生[5]。
③第一產程護理:第一產程開始后必須要密切觀察產婦的血壓、脈搏、呼吸、宮縮、胎心等指標以及宮口擴張程度、胎先露下降位置,并注意觀察有無血尿、陰道流血、子宮形狀及有無壓痛等情況,第一產程一般較長,要鼓勵產婦適當在間歇時間可進食易消化、高熱量食物,確保體力與精力充沛,進食后休息并排空膀胱,加速胎頭下降,胎膜破裂后需要立即記錄羊水顏色、性狀以及流出量;若發(fā)現(xiàn)產婦出現(xiàn)宮縮乏力、宮縮過強、先露下降受阻、子宮病理性縮腹環(huán)、尿潴留等異常情況需要及時告知醫(yī)生,并協(xié)助醫(yī)生處理。
④第二產程護理:宮口全開之后指導產婦正確用力,宮縮間歇期可以叮囑產婦進食,補充體力,同時還可以讓配偶陪伴產婦,從而改善產婦的焦慮抑郁情緒。第二產程容易發(fā)生子宮破裂的問題,因此在發(fā)現(xiàn)先兆破裂癥狀,需要立即轉為剖宮產,避免子宮破裂的發(fā)生[6]。過度用力會增加子宮破裂風險,因此可以采取會陰切開以及產鉗助產加速分娩;
⑤第三產程護理:胎兒娩出之后及時子宮注射縮宮素,胎盤娩出后肌內注射益母草注射液,預防產后出血[7];密切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檢查胎盤、胎膜完整性以及有無宮頸及陰道裂傷。
比較兩組產婦陰道分娩率、剖宮產率、產程時間以及出血量的差異,同時比較兩組產婦護理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的差異。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標準差進行表述,兩組均數(shù)計量值采用t值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進行統(tǒng)計表述,兩組計數(shù)值采用χ2值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的陰道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剖宮產率、產程時間以及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產婦(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陰道分娩率、剖宮產率、產程時間以及出血量的差異
兩組產婦護理前焦慮抑郁情緒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產婦護理后焦慮抑郁情緒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護理前后焦慮抑郁情緒的變化
剖宮產是產科中終止妊娠的重要方法,主要應用于難產以及合并妊娠并發(fā)癥產婦,能夠有效降低母嬰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死亡率[8]。近些年來各種調查指出我國剖宮產率不斷升高,遠高于國際水平。剖宮產術雖然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較多近遠期并發(fā)癥。瘢痕子宮妊娠是剖宮產術后常見并發(fā)癥,隨著剖宮率的升高,瘢痕子宮妊娠的發(fā)生率也不斷升高,對產婦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較大的威脅[9]。過去臨床醫(yī)學認為瘢痕子宮妊娠符合剖宮產指征,但是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發(fā)現(xiàn)部分瘢痕子宮產婦可以進行陰道試產,能夠降低剖宮產率[10]。但是瘢痕子宮陰道分娩中存在較高的子宮破裂風險,傳統(tǒng)護理方法的應用效果不夠理想,無法降低剖宮產率,因此需要尋找更加有效的護理方法。
循證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主要是基于循證理念提出的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循證護理的應用有助于改善瘢痕子宮產婦的心理狀況,進一步加速產程的進展,降低出血量,從而提高陰道分娩率,有助于降低剖宮產率。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產婦的陰道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值為5.134,P值為0.041),剖宮產率、產程時間以及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產婦(χ2值為 5.213,P值為 0.042;t值為 5.415、5.231,P值為0.044、0.042);兩組產婦護理前焦慮抑郁情緒無明顯差異(t值為 1.174、1.217,P值為 0.108、0.112),觀察組產婦護理后焦慮抑郁情緒明顯低于對照組(t值為5.128、5.233,P值為0.041、0.042),由此可見循證護理在瘢痕子宮陰道分娩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能夠提高產婦對陰道分娩的信心,確保產程的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的應用有助于提高瘢痕子宮產婦的陰道分娩率,進一步降低剖宮產率,縮短產程時間,減少出血量,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