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月
古琴是古代文人雅士愛不釋手的樂器,被視為中國傳統(tǒng)樂器的代表。1977年,美國的太空船在太空中播放了古琴曲《流水》,這首琴曲是古琴曲的代表作之一,展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靈魂與精髓。
古琴的“太古之者”
“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惫徘僖卜Q瑤琴或者七弦琴,它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古琴的琴音安靜悠遠,既能表達人與人之間的情思,又能讓人聯(lián)想到天地間的高山流水。如果演奏者心中充滿思念,那么傾聽者也能感受到他的魂牽夢縈;如果演奏者心里想著層巒疊嶂(zhàng),那么傾聽者就可以感受到崇山峻嶺,所以古琴的琴音也被人們稱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
名琴與琴譜
古代有“四大名琴”,分別是周朝的“號鐘”、春秋時期的“繞梁”、漢朝的“綠綺”和“焦尾”。可惜的是,除了“繞梁”有明確記載被楚莊王所毀之外,其余三張早已不知所終。古琴琴譜現(xiàn)在存世的共有150多部。大型古琴譜集《神奇秘譜》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中國琴曲專集。
有關古琴的典故
古代有位琴師名叫俞伯牙,他的琴藝高超,但是能聽懂他曲子的人卻很少。后來他遇見了一位名叫鐘子期的樵夫。鐘子期善于傾聽琴聲,他能夠感受到俞伯牙演奏時想表達的心聲,兩人互相欣賞,成為知音。俞伯牙與鐘子期約定之后會去鐘子期家拜訪。當俞伯牙按約定時間去拜訪時,卻發(fā)現(xiàn)鐘子期已經(jīng)因病逝世。俞伯牙悲痛萬分,來到鐘子期的墓前彈奏了一首充滿悲傷與懷念的曲子,然后將自己的琴摔碎在鐘子期的墓前,從此與琴絕緣,再也沒有彈過琴。這就是《伯牙絕弦》的典故,人們也常用這個典故來形容知音難求。
古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要肩負起傳承和發(fā)展中華經(jīng)典文化的使命,將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更好地展現(xiàn)給世界各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