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澄
在人的腸道中居住著大量細菌,數(shù)量上百萬億,它們與人類的腸道環(huán)境共同構成了腸道微生態(tài)。這些腸道細菌可以分為有益菌、中間菌和有害菌三大類,當腸道中的有益菌數(shù)量占據(jù)上風時,有害菌被壓制,腸道微生態(tài)就處在相對平衡狀態(tài),腸道就會健康。相反,當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腸道內的有益菌優(yōu)勢不再,有害菌大量繁殖,腸道微生態(tài)就會失衡,導致腸道疾病的發(fā)生。
有益菌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益生菌,攝入足夠量時可對人體健康發(fā)揮有益作用。除了調節(jié)腸道菌群外,還能促進營養(yǎng)物質吸收、調節(jié)免疫力等。益生菌包含很多菌株,大多數(shù)益生菌屬于乳酸菌中的雙歧桿菌和乳桿菌,如嗜酸乳桿菌、動物雙歧桿菌(乳雙歧桿菌)、鼠李糖乳桿菌等。
益生菌是腸道內的優(yōu)勢菌群,與腸黏膜緊密結合可構成腸道的生物屏障,阻止致病菌進入人體,并且抑制條件致病菌(某種特定條件下可致病的細菌)過度生長,維持腸道的微生態(tài)平衡。
腸道菌群在進行被動防御的同時可以刺激腸道內的淋巴器官,增加免疫球蛋白在血漿和腸黏膜中的水平,使免疫系統(tǒng)處于一種適度的活躍狀態(tài),以此對入侵體內的病原菌保持有效的免疫作用。
益生菌也需要營養(yǎng)物質來維持生命活動,它們通過分解腸道內的食物殘渣來獲取養(yǎng)分的支持,人體無法消化的復雜的碳水化合物是它們的主要能量來源,經過益生菌連續(xù)水解成為簡單的糖,最終生成多種發(fā)酵產物,如短鏈脂肪酸、其他有機酸和二氧化碳等。另外,食物殘渣還被益生菌們變廢為寶去合成B 族維生素及維生素K,滿足人體對這類維生素的需求。
酶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質,幾乎所有的細胞活動進程都需要酶的參與,以提高效率,所以酶對于人體的生命活動非常重要。不同的益生菌在不同的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酶,這些酶賦予益生菌更廣泛的功能。
有些益生菌能產生膽鹽水解酶或膽固醇還原酶,它們能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有降低血膽固醇的作用;有的益生菌能產生乳糖酶,幫助乳糖消化吸收,有利于改善乳糖不耐受的情況;有的益生菌能產生P450 解毒酶家族中的一些酶,清除體內的毒素;有的益生菌能產生分解亞硝胺的酶,因此具有解毒作用。
益生菌雖然對人體有好處,但想要它發(fā)揮作用,必須滿足兩個條件:活菌狀態(tài)和數(shù)量足夠多。如果不注意挑選或保存不當,即使買的是益生菌產品,攝入體內的也可能是益生菌的“尸體”,起不到預期的健康益處。
益生菌的菌株挑選、運輸方式、儲存條件都會對活性產生影響,消費者挑選產品要注意以下幾點:
市場上的益生菌食品有“活菌型”和“滅菌型”兩大類。為延長保質期,有些產品在出廠前需經過殺菌處理,活性益生菌也會被殺死,從而失去活性。購買時,大家可以查看產品包裝上的“產品類別”,看是“活菌型”還是“滅菌型”。
一般來說,活菌數(shù)只有達到107(每毫升樣品中含菌量),甚至是108 以上才能保證足夠活性,所以在選購時一定要挑選標注活菌數(shù)在107 以上的商品。需要注意的是,活菌型益生菌飲品有100 毫升、200 毫升、500 毫升等多種包裝,消費者選購時一定要看清活菌數(shù)量的單位含量。
液態(tài)的“活菌型”益生菌產品需冷藏保存,因此大家一定要挑放在冷柜出售的。特別要提醒的是,雖然殺菌型產品常溫保存即可,但有些超市會把它們放在冷柜中,大家挑選時一定要注意看產品類型。
產品一旦走下生產線,活性乳酸菌就會逐步衰減,低溫冷藏可有效延緩其死亡速度,但不能完全阻止,放置時間越長,活菌數(shù)量越少。因此,除選購冷柜內保存的產品外,還要看生產日期,時間越近的越好。如果看到常溫下促銷活性益生菌產品,就要謹慎選擇。
此外,要想獲得足夠的益生菌,買回家的益生菌飲料或酸奶要盡快喝完;短時間喝不完的,要放入冰箱冷藏,不能在常溫下久存,更不能加熱之后再喝。為了保持腸道平衡,可以考慮經常變換含不同益生菌的產品或品牌,但建議堅持至少1~2 周后再換。
不過即使足夠幸運,益生菌能夠活著進入口中,從口腔到腸道的距離,對益生菌來說也是一場歷劫,需要經過胃酸、膽堿的洗禮,許多不耐酸、不耐堿的菌可能在前進的道路上就“犧牲”了。定植的益生菌在腸道內經過一段時間的“戰(zhàn)斗”,發(fā)揮的作用才能被我們看到,最直觀的就是癥狀有了好轉。
總之,益生菌不是“神仙藥”,不能馬上見效,有益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與有害菌的“爭斗”,當有益菌處于優(yōu)勢時,癥狀的好轉才能逐漸顯現(xiàn)出來。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大多數(shù)品種需避免與抗生素同時使用。如必須同用,應加大益生菌的劑量或錯開服藥時間,至少間隔2~3 小時以上。但布拉酵母菌、酪酸梭菌和芽胞桿菌制劑對抗生素不敏感,可以同時使用。
蒙脫石散為腸黏膜保護劑,進入人體后會附著于腸道上形成保護膜,影響益生菌在腸道內發(fā)揮作用,因此需間隔2 小時以上服用。
當益生菌、抗生素、蒙脫石散三者相遇時,較理想的用藥順序為:抗生素→蒙脫石散→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