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的綠竟然都攀爬在架子上,兩排架子傾斜成三角形,在頂部交叉,會合在一起。兩面傾斜的綠墻,綠墻上時不時地點綴著小黃花,還有幾個頂花的大大小小的黃瓜,它們渾身是刺地在綠墻上晃悠。架子的中間部位有一個三角形空檔,形成一個背陰處,幾個小孩子把它當成了涼亭,抬頭,是綠色的棚,低頭,是大地母親。觸手可及的地方,還可以看到小黃瓜在躲貓貓。
藤蔓,你可以說它是菜園,又何嘗不是花園呢?
美,就在這些別出心裁的小細節(jié)處,惹人憐愛,又心生敬意。
黃瓜藤如此,南瓜藤也不示弱,它們沿著架子一路攀上去,它們懂得拐彎,拐彎處,有好風光。只要轉變方向,就是一個新的契機。
于是,南瓜藤向空中攀爬,向左,向右,無處不在,密密麻麻。
它們圍成一個半月,就像一個拱橋。它們把綠葉裝飾在半圓架子上,這還不算完,一個個南瓜,黃的、綠的、圓的、長的、從綠葉中探頭探腦的、半遮半掩的,有的大大方方地從綠葉中脫穎而出,就那么招搖著它們的招搖,不管不顧地。
有人說,藤蔓是沒有筋骨的,它們只是借勢匍匐前進,言語中微微透著不屑。
在我看來,它們是極其聰慧的,能知己也知彼。它們知道自己的弱點,也知道自己的長處,它們懂得揚長避短。它們多么像是能融會貫通的交際藤蔓。甭管是身處犄角旮旯的蹩腳之處,還是處在廣闊無邊的大雅之處,只要是有睦鄰,它們都能和睦相處,更能共謀發(fā)展,你好,我也不差,水乳交融里,春光搖曳,美麗掩飾不住。
不信?你看!一棵棵小藤蔓扎根在蛇皮袋里,成為可以運動的風景線。今天它依靠在這座墻頭,明天,它又趴在向日葵上,總之,它像一個頑皮的孩子,蛇皮袋子就好像它的雙腳,想到哪都成。這樣任性的藤蔓,沒有華麗的包裝,只有哪里需要去哪里的自在。天涯海角,任我行,在哪里都可以活得好好的,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才能!
藤蔓有股潑勁,隨遇而安,多好的性格。無論環(huán)境如何,它總能努力地生長,把生長融入到骨子里,誰說藤蔓只懂攀附,沒有骨骼?我說藤蔓柔軟,沒有筋骨,那只是表象,其實,藤蔓一直是有骨骼的,它的骨骼就在那蓬勃向上的心勁里。
只有你去了解,去觀察,它才會展現(xiàn)出那不一樣的美,剛柔相濟的大美。
宮佳,有作品發(fā)表于《短篇小說》《意林》《小小說月刊》《青春》《歲月》等。多篇作品被用于語文課外閱讀輔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