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
便秘、痔瘡都是排便困難,以肛周腫痛、瘙癢、出血等為主要癥狀,二者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相互加重,所以,預防痔瘡應當改善便秘.預防便秘又必須治愈痔瘡。
1.膨松劑。如麥麩、車前等,適當使用有助于排便。但大劑量服用可致腹脹.尤其是可疑腸梗阻者,要禁用通便藥。
2.促胃腸動力藥。如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對某些便秘者可以用,但不宜久用。使用時應聽從醫(yī)生建議。
3.不要長期用刺激性瀉藥。如番瀉葉、大黃、果導等,長期用有副作用,產(chǎn)生藥物依賴、水電解質紊亂,甚至腎功能損害等。
4.開塞露和灌腸。開塞露在大便多日不解或排便費力時可選用,但長期用會加重便秘。如糞便嵌塞者可清潔灌腸。便秘合并痔瘡者,也可用乳果糖45毫升保留灌腸
1.中藥煎服。①火麻仁15克,郁李仁10克,柏子仁10克,枳實15克,甘草6克。煎服,1日2次。對多數(shù)便秘者有效。②炙黃芪30克,火麻仁15克,車前子30克,紫菀15克。煎服,1日2次。適用于老年氣虛便秘。③萊菔子(炒黃)30克,煎煮取液300毫升,分2次服,1日1劑。可治術后或久臥便秘、腹脹者。
2.食療方。①黑芝麻25克(研碎),粳米50克。同入鍋內(nèi)煮粥食,堅持服用可緩解便秘。②松子仁15克.微火炒香.加入梗米100克.煮沸后改用小火煨成稠粥,早晚各吃1次,連用15天。
3.穴位按壓。①人中穴:用食指按順、逆時針按揉各5分鐘,每天數(shù)次。②迎香穴:排便前按壓鼻翼兩側迎香穴,每次10分鐘。⑧孔最穴:每天指壓孔最穴5~8分鐘,可防治痔瘡。此外還可常按壓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處),或捏揉耳垂兩分鐘,每天3次。
4.腹部按揉。平躺雙腿微彎,腹肌放松,將一手掌放在肚臍正上方.從右到左沿結腸走向按摩:按至左下腹時適當加強壓力。按壓時呼氣,放松時吸氣,每次10分鐘.入睡前和晨起各做1遍、揉腹前當排空小便。
5.縮肛運動。平臥或臀墊高位,平靜呼吸,肛門緊縮、松弛交替運作,連續(xù)15次。休息3~5分鐘再重復一遍,1日1~2次,.能促進直腸肛管血液回流.減輕痔瘡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