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卷風按它的破壞程度不同,分為0-5增強藤田級數(shù),簡單來說就稱為EF級,由1971年芝加哥大學的藤田哲也博士所提出。
EF0級:風速在65-85英里每小時,約合105-137公里每小時,雖然較弱,但還是足以把樹枝吹斷,把較輕的碎片卷起來擊碎玻璃,一些煙囪會被吹斷。(出現(xiàn)幾率極高,53.5%)
EF1級:風速在86-110英里每小時,約合138-177公里每小時,它們可以把屋頂吹走,把活動板房給吹翻,一些較輕的汽車會被吹翻或刮離路面。(出現(xiàn)幾率較高,31.6%)
EF2級:風速在111-135英里每小時,約合178-217公里每小時,它們可以把沉重的甘草包吹出去幾百米遠,把一棵大樹連根拔起,貨車可以刮離路面。(出現(xiàn)幾率中等偏低,10.7%)
EF3級:風速在136-165英里每小時,約合218-266公里每小時,它們可以把一輛較重汽車吹翻,樹木被吹離地面,房屋一大半被毀,火車脫離軌道。(出現(xiàn)幾率低,3.4%)
EF4級:風速在166-200英里每小時,約合267-322公里每小時,它們可以把一輛汽車刮飛,把一幢牢固的房屋夷為平地,樹木被刮到幾百米高空。(出現(xiàn)幾率很低,0.7%)
EF5級:EF5級風速超過每小時200英里每小時,也就是超過了322公里每小時,房屋完全吹毀,汽車完全刮飛,路面上的瀝青也會被刮走,貨車、火車、列車全部脫離地面。(出現(xiàn)幾率較低偏高,20%—45%)
根據(jù)物理和氣象學推算,龍卷風沒有EF6級。一些觀測記錄中的強龍卷風,例如1999年5月3日俄克拉荷馬城的龍卷風不是EF6級,而是EF5級。
按觀測經驗,龍卷風的形態(tài)可能與其EF分級有關。
煙囪龍卷風:輪廓直,比較粗壯,強度中等,一般在EF2—EF4級左右。
繩形龍卷風:纖細,輪廓較彎,強度弱,一般在EF0—EF2左右。
楔形龍卷風:長度較寬,可達1.5公里,寬度超過高度,強度強,一般在EF4—EF5左右。
雙胞胎龍卷風:兩個龍卷風,有的粗,有的細,強度不定。
1.龍卷風發(fā)生是和強烈發(fā)展的積雨云聯(lián)系在一起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雷雨云。龍卷風出現(xiàn)時天空往往烏天黑地(云層低而深厚、亮度差)、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以春未到秋初最常見,在一天中以下午至傍晚和凌晨至早晨出現(xiàn)最多。當看到天空有類似的癥兆就要引起注意。人群應立刻離開危險房屋、活動場所或其他簡易臨時住處,到附近比較堅固的房屋內躲避。在公共場所,要服從指揮,有秩序地向指定地點疏散。躲避龍卷風最為安全的地方是位于地下的空間或場所(如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地面上所有建筑物此時都不是安全躲避的場所。
2.在野外遇到龍卷風襲擊時,不必驚慌失措,應迅速朝龍卷風移動方向的垂直方向跑動,伏于低洼地面、溝渠等,但要遠離大樹、電線桿、廣告牌、圍墻等,以免被砸、被壓或發(fā)生觸電事故。如在汽車中,應及時離開,到低洼地躲避,因為汽車本身沒有防御龍卷風能力,一旦汽車和人同時被龍卷風卷起,危害更大。
3.在家遇到龍卷風時,遠離和龍卷風同方向的窗、門、房屋的外圍墻壁,盡可能在龍卷風相反方向角落或比較堅固的小房間抱頭蹲下,保護好自己的頭部。在樓上,特別是農村的樓房內,應立即暫避到一樓比較堅固的桌子底下或廁所、儲物間內。這是因為龍卷風中心的氣壓極低,容易被龍卷風外吸、房屋倒塌而殃及室內人員安全。
4.在遭遇龍卷風和發(fā)生房屋倒塌、電桿折斷的情況下,應及時切斷電源,以防觸電和引發(fā)火災事故。如果是化工生產企業(yè)遭受龍卷風襲擊,應及時關閉有毒化學物品閥門,控制化學物品泄漏,防止污染源向土壤和水面擴散,必要時組織附近市(村)民緊急轉移。
遼寧省開原市遭受突發(fā)龍卷風襲擊后的現(xiàn)場
5.龍卷風后自救互救。由于龍卷風的風力特別大,具有巨大的破壞作用,龍卷風經過的區(qū)域內,房屋等建筑物常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發(fā)生倒塌。因此,受龍卷影響地區(qū)的群眾,尤其是家庭、鄰里之間在災后第一時間的自救互救可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被埋壓人員要保持清醒頭腦,盡快想法脫離險境,如果不能自我脫險時,應盡量創(chuàng)造和擴大安全生存空間,減少對身體的擠壓,特別是對腹部以上身體部位的壓物要清除或移開,加強對頭部及口、鼻等器官的自我保護,等待救援。救援時要講究方法,首先應使被救者暴露頭部,保持呼吸暢通,如有窒息,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其次不可生拉硬扯或使用利器硬挖被埋者,以免造成進一步的損傷,同時對傷重者及時送醫(y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