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人情緒易激動,在別人看來根本不算什么的事兒,稍不如意就會使他們發(fā)作,或怒發(fā)沖冠,或黯然悲涕。但有些人的“激動”卻表現在腸道上,生活或飲食上稍有丁點兒刺激就發(fā)作。除了發(fā)作時的短暫性腹痛,還有或者拉肚子,或者便秘,或者便秘腹瀉交替出現,等。雖然這些癥狀都不是很嚴重,不至于弄到臥床不起或難以忍受的地步,但經常如此,難免令人痛苦并帶來生活上的不便。更令人尷尬的是有些人“每臨大事”必發(fā)作,經常在緊要關頭開小差“跑茅”,導致功虧一簣,讓先前的精心籌備化為烏有,讓人惱恨不已。這就是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在歷史上的稱謂之多,恐怕在所有的疾病中是數一數二的。比如結腸神經官能癥、結腸協調障礙癥、結腸激惹綜合征、結腸痙攣癥、痙攣性結腸、神經性結腸、迷走神經官能癥、功能性腹痛、良性腹痛、功能性結腸病、黏液性結腸炎、功能性腹瀉、神經原性腹瀉、過敏性結腸炎等,林林總總有幾十個之多。這么多的稱謂,一是說明這種疾病發(fā)病地域廣泛,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稱呼;二是說明人們對這種疾病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不同的認識深度帶來不同的稱謂;三是說明本病病因之復雜,比如說腸道動力異常、內臟高敏感性、腸道感染、腸道菌群失調、食物敏感性、腸-軸因素等等,認識的角度不同,也使它的命名復雜化。
嚴格說來,腸易激綜合征算不上什么大病,不會影響人的壽命,更不會使人因此而死亡,但只有身患此病的人才知道那反復發(fā)作的痛楚和由此帶來的焦慮、抑郁等精神疾患,是多么大的痛苦。因此,我們應當對此病予以足夠的關注,更應對身患此病者予以理解和同情。希望專家們下面的講解,能夠給他們送上默默的祝福。
策劃/執(zhí)行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