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紅
通號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系統(tǒng)技術處,中國·北京 100070
在 ATO 精確停車算法的研究中,模糊控制、專家控制系統(tǒng)和滑模控制等算法各自均可以實現一定的停車目的,但最終效果都不是很理想。這主要是因為在制動過程中,影響車輛運動狀態(tài)的輪胎力表現出很強的非線性特性并導致系統(tǒng)的非線性,而變結構控制正是用來實現線性和非線性系統(tǒng)魯棒控制的方法,其中滑??刂圃谶@種情況下具有理想的魯棒性,因為它和系統(tǒng)的攝動性與外干擾無關。因此,通過滑??刂扑惴▉韺崿F精確停車逐漸成為趨勢。
論文將通過對在 ATO 發(fā)展過程中相繼出現的幾種控制算法的優(yōu)缺點進行比較和分析,逐步建立一種基于滑??刂扑惴ā⒔Y合 PID 校正器和史密斯預估器來實現 ATO 精確停車的控制模型。
PID 校正器[1]是將設定值與輸出值的偏差按比例、積分和微分進行控制的一種線性調節(jié)器。這種控制方法要事先設定模型的準確參數,然而列車設備包括制動系統(tǒng)等容易出現磨損和老化,這使得模型參數呈現動態(tài)變化[2]。因為它依賴于工廠模型,所以它對真實參數的變化和擾動是敏感的,如對電動和負載的慣性變化。
模糊控制[3]是用機器來模擬經驗豐富的司機進行駕駛,通過質變或模糊知識來達到良好的控制結果。但對延時大的系統(tǒng),模糊控制有一定的缺點,這時可通過引進預測控制[4]來解決,它通過估計下一時刻的安全度、舒適度、運行速度、停車精度、運行時間、節(jié)能等指標,選擇決定要實施的控制量。
專家控制系統(tǒng)[5]是一種模擬人類專家解決領域問題的計算機程序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比較適合于過程復雜、影響因素較多的控制過程。它具有全面性、時空無限制性、穩(wěn)定性和廉價性等優(yōu)點。不足之處在于知識獲取主要依靠人工移植,且只能在相當窄的專業(yè)知識領域內解專門性的問題,推理能力也較弱。
滑??刂芠6]是不連續(xù)的,這表現了時變系統(tǒng)結構的開關特性。這與傳統(tǒng)控制方式本質不同。這種控制能夠在與系統(tǒng)參數和擾動無關的條件下,可使系統(tǒng)做一些小的放大和自上而下的高頻變動?;?刂芠7]具有魯棒性好、性能穩(wěn)定的特點,但普遍存在震顫現象。
以上幾種控制算法均可以在一定情況下各自達到所需的控制目的,滑模控制與制動系統(tǒng)最相似,若以一定方式結合其它控制模型將其應用于ATO 控制,停車精度和舒適度將會得到大大改善。
初始模型:在理想情況下,參考加速度直接作用于車上,如圖1所示。
圖1 初始模型
上述模型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考慮:
①對列車默認反應不穩(wěn)定;
②對運行阻力或默認坡度不穩(wěn)定;
③只有參考加速度控制誤差。
所以,該模型需要增加一個校正器。
模型 1:前饋+ PI 校正器(見圖2)。
圖2 模型 1
增加前饋可以使控制更加準確。
在增加了前饋和PI 校正器后還有以下問題:
①對列車容量限制和行為不穩(wěn)定;
②可能導致不穩(wěn)定命令。
所以還需要增加一個列車追蹤模型。
模型2:追蹤+前饋+ PI 校正器(見圖3)。
圖3 模型2
在增加了追蹤模型后,還有以下問題:
①校正會干擾轉換階段(通過轉換延時);
②在轉換時校正將受限;
③低速調整不穩(wěn)定。
所以還需增加魯棒控制。
模型3: 史密斯預估器+前饋+PI 校正器(見圖4)。
圖4 模型3
魯棒控制:史密斯預估器的引入將很好地補償了系統(tǒng)的純滯后特性,提高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動態(tài)性能。
在調整參數時,PI 校正增益可以更多一些,以獲得更好的魯棒性[8]。
論文在對比了常見的幾種 ATO 控制算法后,根據ATO控制的特點和要求,由簡至繁,由淺到深,逐步建立了一種基于滑??刂扑惴ǖ?ATO 控制模型,并通過加入 PI 校正器、前饋、史密斯預估器不斷調整控制效果,最終實現精確停車的目的。該模型是概念型的,后續(xù)將通過 MutLab 模擬仿真作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