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密匝匝的香椿葉疊起濃密的蔭蔽,太陽只能從點點罅隙中投下來,在地上留下斑駁的光影。我童年的美好記憶便留在這香氣馥郁的樹下。
“峨峨楚南樹,杳杳含風韻?!敝俅簳r節(jié),草長鶯飛,香椿芽便在駘蕩的春風中長起來了。香椿憑著自身獨特的香味,上千年來征服了無數(shù)人的味蕾,直到今天仍活躍在我們的餐桌上。
谷雨前后,是摘香椿的最佳時機,那是頭茬兒,味道最為鮮美。每當這時,我和家人們便會拿上籃子和自制的工具來到樹下“打香椿”。那自制工具其實就是頂上有個鐵鉤的長桿兒。舉起幾乎有三人高的桿子,搭在嫩枝上,略微扭動一下,猛地往下一鉤,馥郁著清香的香椿芽便從空中瀟灑地飄落。那嫩嫩的芽兒,被春光映照成靚麗的紫紅色,閃著淡淡的油光,在湛藍的天空映襯下,顯得格外耀眼、翩然。
香椿飄落時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香氣,留給人間無限的美好。生活中何嘗不需要有這種精神呢?把痛苦留給自己,把美好留給人間。屢屢看到裝得冒尖的一籃子香椿,再看到被我們折得七零八落的香椿樹,不由感慨于香椿的精神可貴。
到了家,姥姥往碗里倒些面粉,澆上打好的雞蛋液,撒一小撮鹽,接著攪起來,開始調(diào)制面糊。我們也沒閑著,趁這時燒開水,再打一盆清水,將香椿清洗干凈,放在鍋拍兒上。少頃,香椿已然瀝干,姥姥便仔細地將香椿均勻包裹在濃稠的面糊中,麻利地放入滾燙的油鍋里。只聽“吱啦”的一聲,裹著面糊的香椿,在一瞬間翻騰著膨脹起來,成了金黃顏色。油的熱氣裹挾著奇異的芳烈氣息撲面而來,讓整個屋子都充斥著這味道,招惹得我們垂涎三尺,大口大口地呼吸著,咽著口水。不多久,第一鍋“香椿魚兒”渾身已變得焦黃。姥姥拿笊籬往鍋里一焯,那群“香椿魚兒”便仿佛都活了一般,紛紛往笊籬里鉆。瀝干油,出鍋。幾乎還沒等“香椿魚兒”們和盤子接觸,我們不顧燙嘴,一頓風卷殘云,吃了個干干凈凈。香椿經(jīng)過這一系列的“蹂躪”,散發(fā)的香味更是無與倫比!
今年采摘時,我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株香椿正沐著明媚的春光茁壯成長。這是我前年隨手插下的一枝幼苗,如今已經(jīng)長出一米高了,已經(jīng)在故鄉(xiāng)的土地上生根發(fā)芽了。有著旺盛生命力的香椿將越挫越勇,越長越壯。
(作者系北京市房山區(qū)良鄉(xiāng)第三中學學生)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