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
文? 題
搜集新聞素材或身邊事件,運用一定的寫作技巧,寫一則消息。
寫作指導
消息是新聞的一種,用來迅速、簡要地報道新近發(fā)生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有許多新聞事件,那么,如何把這些素材寫成消息呢?
首先,素材要有“料”。即選取的素材應該有價值。生活中每天發(fā)生的事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事都有新聞價值,都值得報道。比如張家今天中午包了餃子,李家兩口子吵架了,王家走失的小貓回來了……這些素材可以作為飯后談資,但沒有寫成消息的價值。
那么寫消息應如何選材呢?總的原則是要有報道價值,主要包含三個方面:既要有趣,也要有意義,還要有時效性。“有趣”是說內容有味,寫出來讀者愛看。有“意義”是說素材本身具有一定的社會效應,能讓讀者獲得有用的東西?!坝袝r效性”是事件應是新近發(fā)生的,不能是舊聞。
依據這些原則,上至“天和核心艙”發(fā)射成功,下至“班級籃球隊在校級比賽中奪冠”,都可寫成消息。只要認真觀察生活,關注生活中的各種人和事,有意識地甄別,就能獲得有價值的新聞素材,繼而寫出有“料”的好消息。
其次,報道要有“序”。即按照一定的順序寫作。這里的“序”有兩個層面,一是結構上要按照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這樣的次序設計;二是內容上要按照重要性依次遞減的原則安排。這兩者互相對應,共同構成“倒金字塔結構”。即導語部分是最重要的事實,主體部分依次是次要事實、再次要事實、最次要事實、背景補充。
比如報道學校合唱隊獲全市比賽一等獎這一新聞時,導語部分簡要陳述學校合唱隊在“全市中學生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歌詠比賽”中榮獲一等獎這一事實,主體部分接著介紹學校合唱隊的演出情況、共他學校的獲獎情況、頒獎情況、舉行此次比賽的背景等,最后作結。這樣的安排,無論結構上,還是內容上,都做到了有“序”,符合消息寫作由重要到次要的要求。
當然,要想寫出好消息,在具體行文時,還應掌握相應的技巧。比如在制作標題時,最好能將“何時、何地、何事”等主要信息呈現(xiàn)出來,比如“日本擬將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法理難容? 風險重重”這一標題,讀者一看就能知道消息的主要內容。
再如在寫導語時,可直接陳述新聞事實,吸引讀者。一位同學在報道學校體藝館建成使用時,導語是這樣寫的:“經過施工人員1年多的奮斗,投資近千萬元的學校體藝館終于建成,將于本月8日正式啟用。今后,同學們可以在這里學習游泳、體操、舞蹈、籃球、排球等幾十種體育項目。”這一導語,簡明扼要,重點突出。
消息的主體要言簡意賅,背景和結束語更要能簡則簡。
最后,用語要有“忌”。指寫作消息時用語要有所顧忌。一忌不尊重事實,隨意夸大或縮小。應實事求是,做到準確。二忌拖泥帶水,啰啰嗦嗦。應干凈利落,做到簡練。三忌詰屈聱牙,讓人看不懂。應多用大眾化語言,做到通俗易懂。在此基礎上,如果能讓語言再生動、活潑一些,讀者會更喜歡。
佳作展示一
我校組織八年級學生
赴三倉烈士陵園掃墓
凌子濤
4月3日下午,我校組織八年級全體學生,赴三倉革命烈士陵園,悼念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
1:30分,祭奠儀式正式開始,大家面向紀念塔肅立,齊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接著,集體默哀三分鐘。默哀畢,兩名同學和兩名教師代表手擎花籃,邁著整齊的步伐,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表達崇高的敬意,寄托無盡的哀思。
隨后,大家聆聽了三倉烈士陵園簡介及新四軍在三倉斗爭情況介紹,并繞塔一周瞻仰紀念塔。1945年,為了紀念在抗日戰(zhàn)爭中犧牲的120名烈士,蘇中四分區(qū)修建了一座“五角亭”;在此基礎上,從1980年至今,逐步擴建成今天的三倉烈士陵園。經過多年的建設,陵園已初具規(guī)模,初步形成了“抗日烈士”和“粟裕將軍”等主題系列紀念建筑群,成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蘇省國防教育基地”和“江蘇省優(yōu)秀學校德育基地”。革命烈士紀念塔塔高20米,塔身正面“立德立功,永垂不朽”八個金字為陳毅元帥1955年親筆題寫。
祭奠儀式結束,同學們又參觀了碑廊、新四軍一師紀念館等紀念場所,拜謁了粟裕將軍墓及其他烈士陵墓。碑廊內的書法作品吸引了許多同學的目光,不少人在“正義之師”“英靈永存”“氣壯山河”等作品前駐足觀賞。圖文并茂的展板,讓同學們對蘇中抗日歷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烈士英名錄長墻前,大家默念著先烈的名字,神色凝重,眼噙淚花。在烈士墓前,不少同學自發(fā)三鞠躬,表達對先烈們的崇敬和緬懷之情。
離開三倉烈士陵園前,許多同學還在留言簿上留言,表達了繼承先烈遺志、建設美好祖國的決心。
點評
文章按時間順序報道了學校組織八年級學生赴烈士陵園掃墓的情況。導語簡潔明了,主體部分按內容重要程度依次呈現(xiàn),有詳有略。報道的同時,還適時介紹了陵園的建設發(fā)展情況,內容充實,可讀性強。
佳作展示二
校園里響起“義賣”聲
高? 啟
10月28日下午第二節(jié)課,在學生餐廳前的空地上,學校團委組織開展了一次勞動成果義賣活動。
義賣活動現(xiàn)場,幾張長條桌一字形排開,上面整齊擺放著各種蔬菜。學生有的大聲叫賣,有的忙著分揀、捆扎、包裝。聞訊趕來參加義賣活動的教職工和食堂人員,饒有興趣地挑選著蔬菜。不一會兒,許多人手上就拎著大大小小裝滿蔬菜的袋子走了。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習慣,鍛煉學生的勞動技能,讓學生親近土地,熟悉農事,在學生的心中播下熱愛勞動的種子,去年,我校利用空地開辟了“快樂菜園”,同時開設種植課,讓學生試種各種蔬菜。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菜園已初具規(guī)模,收獲頗豐。眼下,又一批蔬菜長成,學校團委決定舉辦勞動成果義賣活動??粗约旱膭趧映晒毁I走,同學們臉上洋溢著興奮、激動的笑容。
校領導表示,今后還將不定期舉行這樣的義賣活動,并且要把活動開展到校外去。義賣所得的錢款,將用來扶貧濟困,奉獻愛心。
點評
這則消息報道了學校團委開展勞動成果義賣活動的情況。導語雖然只有一句話,卻交代了活動的時間、地點、主要內容、結果等,信息量非常大。主體部分,先報道了現(xiàn)場情況,然后介紹活動背景,最后強調義賣款的去處,結構清晰,主次分明,渾然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