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王廣軍
鶴麥601是鶴壁市農業(yè)科學院與河南大正潤禾種業(yè)有公司選育的優(yōu)質高產、抗凍、抗病小麥新品種。該品種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幼苗半匍匐,葉色深綠光合效率高,冬季抗寒性較好,分蘗力中等。春季起身拔節(jié)早,兩極分化較快。株高中等,株型緊湊,旗葉上舉,穗下節(jié)較長,熟相好。穗長方形,白粒半角質,飽滿度較好。三要素協(xié)調,鶴麥601中抗條銹病,中感葉銹病、白粉病和紋枯病,對目前生產上的主要病害具有很好的耐病性。
一、深耕細作,施好底肥
(一)精細整地,加深耕層
深耕的深度以25~30 cm為宜,深耕必須配合細耙、多耙,粉碎坷垃,壓實土壤,清除根茬,保住底墑。尤其在土壤偏黏性地塊,更應掌握好耕期。
(二)秸稈還田,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搞好秸稈還田,增加有機肥投入,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控氮穩(wěn)磷補鉀。在耕地前每667 m2施優(yōu)質農家肥4~5 m3,如農家肥不足,每少施1 m3,可以補充10~12 kg餅肥或50 kg生物有機肥。除農家肥以外,全生育期需要每667 m2施純氯12~14 kg,折合尿素25~30 kg,底施氮肥占總量的30%~50%。在土壤有效磷含量豐富的地塊,每667 m2施五氧化二磷5 kg左右,在土壤有效磷缺乏條件下可適當多施,每667 m2施用9~10 kg,折合過磷酸鈣50~60 kg。每667 m2施氧化鉀6~9 kg,折合氯化鉀10~15 kg或硫酸鉀12~18 kg,每667 m2施硫酸鋅1~1.5 kg,把農家肥磷、鉀肥、鋅和氮肥的30%結合深耕施入土壤,以充分發(fā)揮肥效,供給小麥生育中后期的需要,提高肥料利用率。
二、做好種子精選處理
播前要精選種子,去除病籽、秕籽、爛籽等不合格種子,并選晴天曬種1~2 d。播種的種子純度≥99.0%,凈度≥99.0%,發(fā)芽率≥85%,水分≤13%,做好種子包衣處理。
三、適時足墑適量播種
鶴麥601宜在10月8—15日播種,出苗的土壤含水量為18%~24%。鶴麥601播種后,應澆好底墑水,保好口墑,確保一播全苗。鶴麥601每667 m2基本苗16萬~18萬株,播種量為10 kg。
四、田間管理
(一)雜草防除
鶴麥601播種后雜草較嚴重的田塊,于幼苗期(11月中下旬)進行分類防除。
防除野燕麥、看麥娘、黑麥草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每667 m2可用6.9%驃馬乳油50~60 mL,兌水30~40 kg噴霧防除。
防除闊葉雜草,可根據(jù)雜草種類,每667 m2用75%巨星可濕性粉劑1~13 g或10%綠麥隆可濕性粉劑15 g左右,兌水30~40 kg均勻噴霧。
(二)澆越冬水原則
1.溫度。適宜冬灌的溫度指標為日平均氣溫3 ℃以上,豫北地區(qū)時間一般在12月上中旬進行冬灌。
2.墑情。麥田5~20 cm深的土壤含水量,沙土<
13%,壤土<16%,黏土<18%時可以進行冬灌。
3.苗情。壯苗麥田適時冬灌;旺苗麥田視墑情可推遲冬灌或不冬灌;秸稈還田麥苗要早冬灌早追肥,晚播弱苗不宜冬灌。
4.灌水量。冬灌要防止大水漫灌,以免造成沖、壓、淤、淹或“凌抬”傷苗。
(三)巧施追肥
鶴麥601管理上采取“少給多餐”的方法,即起身期、拔節(jié)期結合澆水,每667 m2施尿素10 kg,孕穗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結合澆水,每667 m2施尿素8~10 kg+鉀肥5 kg+多元微肥100~150 g,可以提高小麥的產量,改善小麥的品質。
(四)科學促控,防止倒伏
小麥倒伏后籽粒秕瘦、品質下降,減產幅度10%~30%。小麥拔節(jié)期至孕穗期是防止倒伏的關鍵時期,要因地制宜落實好以下措施。
1.科學控制肥水。鶴麥601畝群體90萬以上的地塊,3月上中旬控制肥水,促進兩極分化,抑制1~2節(jié)伸長,待到3月下旬施肥澆水,對于防止后期倒伏有明顯的作用。
2.對鶴麥601春蘗過盛,群體大,兩極分化慢,存在倒伏隱患的地塊在3月上中旬,每667 m2用多效唑60~70 g,兌水30~40 kg葉面噴霧進行化控。
(五)抓好“一噴三防”
搞好“一噴三防”可有效防治病蟲危害,延長鶴麥601葉片功能期,達到增加粒質量、防止早衰的目的,且具有明顯的增產效果。藥劑配方:每桶用80%戊唑醇可濕性粉劑5 g,加2.5%氯氰菊酯乳油20 mL,和99%磷酸二氫鉀50 g噴霧,每667 m2用藥液50 kg,噴勻噴透,達到“一噴三防”、增產保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