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總得去看看。
哪個城市曾留下你的足跡?你又曾站在哪片天空下遙望故鄉(xiāng)的方向?
離開時,你舍棄了什么?歸來時,你帶回了什么?
你站在世界一隅,你仍然是你。你已不再是你——你看過的世界都成了你。
我是小魔杖本杖。今天點到你,愿意跟我聊聊么?
因為飛鳥魚跑去京都開民宿,我又重溫了日劇《在京都小住》,試圖“腦補”如今飛鳥魚的生活軌跡。影片中的舅爺,骨子里有著飛鳥魚筆下京都人的優(yōu)雅與高傲,對于京都動輒便百年以上歷史的事物,他總愛貌似輕描淡寫、實則引以為傲地說上一句:“那是當然了,有什么可感嘆的!”令人莞爾。
偶爾,我會從飛鳥魚的小視頻里看到鴨川流水潺潺,看到櫻花隨風搖曳。隔著手機屏幕,就有一種靜謐安逸的氣息撲面而來,讓人油然而生一種向往,想要抓住平淡生活中的光,選擇以自己真正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飛鳥魚應該深諳:她的使命,就是她的熱愛。因此她才能敞開心胸,全然無畏地開啟自己人生的下半場——不斷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善意,感受生活的可親之處,憑借直覺探尋自己喜歡的東西,找到自己與世界鏈接的方式。我隱隱地盼望,有一天,“飛鳥魚の家”也會成為那種“普通卻有品位的店”,迎接八方來客;然后,她會用發(fā)生在民宿中的故事,串聯(lián)勾勒出人間百態(tài),那就是她眼中心中關于世界的圖景。
我相信她會一直勇敢坦蕩地前行。因為經(jīng)歷的越多,恐懼越少。
冷泉汀是我和先生“一見鐘情”的房子。這座有著綠色庭院和一個十多平方米露臺的兩層木制小屋,是日本住房最典型的樣式,類似于動畫片《哆啦A夢》中大雄的家,日語稱作“一戶建”。從20世紀60年代起,這種建筑開始在日本流行,一般為兩層或三層獨立木造,面積以五十到一百多平方米為主。6世紀時,木結(jié)構(gòu)技術隨中國佛教文化傳入日本,日本將其解讀吸納后于12到17世紀應用于“和式風格”的住宅原型——書院造。日本奈良使用檜木建造的“法隆寺”是當今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建筑物,迄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歷史。
有人說木材是20世紀最富有人情味的材料,給人溫潤醇厚之感,喚起人類對大自然的依賴與信任。從實用性來看,木結(jié)構(gòu)的房屋抗震、耐久,非常適合日本地震多發(fā)、國土面積小、資源有限的特點。此外,木造住宅建造周期短,一般施工周期僅需一個月,最快的甚至只需七天。木房子的建造過程就如同“搭積木”一樣簡單便捷。當然,這主要歸功于木結(jié)構(gòu)部件的標準化生產(chǎn)。木屋生產(chǎn)車間可以精準地加工出墻體、門、窗戶、屋梁等各個部件,經(jīng)過有序整理,運輸?shù)焦さ?,只要幾周時間就能“拼出”一座漂亮結(jié)實的木房子。
我在冷泉汀這樣溫馨的木造房子里,接待過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其中有一個來自倫敦的中英混血家庭,女主人Y與我年齡相仿,她的先生是位作曲家,他們的兒子又與我的女兒同齡。更巧的是,她家在倫敦的房子也作為民宿在經(jīng)營。Y入住冷泉汀期間,曾因耽誤了我?guī)退A定的花道課程而贈我以英國紅茶致歉,希望有機會再來京都,體驗這里的好。
沒想到,我們再次相見卻不是在京都,而是在Y英國的家里。那一次我去倫敦旅行,因為酒店又貴又小,我突然想到了Y的民宿,郵件聯(lián)系后得知恰好有空房。就這樣,我和Y一家三口在她的民宿里共處了三日,不僅又看到了他可愛帥氣的兒子,吃到了Y親手做的紅糖水蛋,還聽到了她的作曲家先生美妙的演奏。因為民宿而相遇的人,成就的友誼形形色色。這種與素不相識的人因暫居同一屋檐下而建立起來的信任,另有一種溫度。
冷泉汀里有一把吉他。每當有新客人入住時,總誤以為我會彈吉他。我便會給他們講上一段這把吉他背后的故事。
曾經(jīng),癡迷京都的我經(jīng)常會買了周末的機票飛去京都看風景。彼時,被日本人稱為“楓葉的永觀堂”,尚不在中國游客的熱門賞楓地列表當中。有一次,我在飛機上與鄰座的姑娘聊天,得知在北京工作的她也經(jīng)常這樣飛來飛去,去京都探望男友。比我更熟悉京都的她,為我推薦了賞楓地點永觀堂。那一次,在燈光暗淡的機艙里,隔著一個走道,那位姑娘用緩慢而清晰的聲音,繪聲繪色地給我講起了永觀堂“回首佛”的故事。
話說永觀法師是寺院的第七任住持。相傳某日拂曉他正念經(jīng)作功課時,阿彌陀佛驀然從須彌壇桌走了下來與他一起念經(jīng)誦佛。永觀驚訝躊躇之際,阿彌陀佛回首向永觀笑道:“永觀,太慢了喔?!边@一語使永觀幡然大悟:不但要學習阿彌陀佛以正面接納無量眾生之心,更要回頭側(cè)面凝視,確認被接引者是否跟從。后來,永觀請匠師創(chuàng)作一尊獨具風格的“回望阿彌陀如來佛像”,以傳后世。據(jù)說,這是世上唯一一座回首形態(tài)的佛像。
那個秋天,當我到達“楓葉的永觀堂”時,已經(jīng)錯過楓葉盛景,卻并未覺得遺憾。只因我在金色的佛龕中,見到了當年指點永觀法師的回首佛,佛像小小的,卻令我的心為之所動。不知道是不是就在那一刻,我產(chǎn)生了要來京都生活的念頭。
我和講回首佛故事的姑娘因此結(jié)緣:我看著她與在京都工作的男友分分合合,她也看著我在天津與京都之間兩地奔忙;我見證了她嫁到紐約,終于把男友變成了老公,她也見證了我的民宿成型、夢想成真。這對伉儷在告別京都去往紐約之際,姑娘把男友的吉他留在了我的民宿。她說,在京都生活、開民宿,曾經(jīng)也是她的夢想,感謝我?guī)退龑崿F(xiàn)了這個夢想,就留下吉他為念吧!
如今,我不僅常常分享京都的四季風景給遠在紐約生活的她——這其中當然不能缺少永觀堂;還會將永觀堂推薦給我的民宿客人們。我把從永觀堂買來的伴手禮“楓葉香”送給友人,竟然幫友人治好了困擾她多年的失眠,她笑稱這款用寺院楓葉調(diào)制的香,有著童年一般的味道。
我是如此享受這樣一種被無限放大的鏈接:從一件物品到另一件物品,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從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我的世界,就這樣,一點一點變得更大、更圓滿。
機緣巧合,就在冷泉汀房屋合同結(jié)算日當晚,我決定再買下潺潺居。“飛鳥魚の家”的旗下,因而有了第二處民宿。
這是一棟有著一百四十多年歷史的町屋,地處京都西陣。說起西陣,對日本手工藝有所了解的人自然會想到“西陣織”。那可是日本國寶級的傳統(tǒng)工藝品,與中國的云錦、壯錦、蜀錦、宋錦齊名,同為“東方五大名錦”,有“日式蜀錦”之稱。西陣,作為織錦職人的聚集地,距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如今,織物產(chǎn)業(yè)“前居后廠”的興盛時代已經(jīng)遠去。那些深巷古屋,除了有當?shù)厝巳员3肿畋境醯纳顮顟B(tài)外,很多町屋已經(jīng)被熱愛生活的京都人“活用”起來,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其中有咖啡館、和服體驗商鋪、西陣織博物館,還有很多民宿。
潺潺居就是西陣民宿中的一處。近二十平方米的日式庭園里有一座蹲踞,流水潺潺,禪意滿滿,潺潺居因此得名。這里運營后的第一個櫻花季里,客人絡繹不絕,L便是其中之一。我陪她喝茶聊天,她說她好喜歡京都,回頭也要買個像潺潺居這樣的房子,交給我來運營。聞者只當是戲言。
2019年,兩套民宿在運營的第一年里,共接待客人近兩百人。沒想到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世界近乎停擺,旅游業(yè)自是遭受重創(chuàng)。這一刻,京都被世界還給了京都人,櫻花孤芳自賞,楓葉兀自鮮紅,民宿業(yè)也在春節(jié)后完全沉寂下來。
我趁機脫下民宿老板的外衣,獨賞京都風景。京都各類寺院、神社、庭園大大小小加在一起,據(jù)說有近兩千座之多,僅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選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就有19處。移居京都之前,我曾信誓旦旦要把它們走遍,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實在太難!我去的最多的,不過是離家最近的神泉苑。不要小看這座小小的神泉苑,它可是京都最古老的庭園之一,距今已有1200年歷史。京都國立博物館原館長林屋辰三郎先生在《京都》一書中的序章便寫到神泉苑,開篇頭一句話這樣說:“京都為神泉苑所生。神泉苑湖中的水,是京都湖底的源泉?!笨梢娚袢返牡匚?。如今保存完好的池塘、赤橋、亭臺,仿佛仍在述說千年以前它作為京都中心皇家庭園的輝煌。疫情期間,我實在憋悶得慌的時候,會騎車到神泉苑內(nèi),面對池水和赤橋坐上一會兒,曬曬太陽發(fā)發(fā)呆。
神泉苑后門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二條城。疫情期間,昔日排長隊才可以進入的名城卻門可羅雀。為了在“強手如林”的寺院神社生存考驗和疫情大戰(zhàn)中“活下去”,那里四季創(chuàng)意活動不斷:春日梅林瑜伽、夏季夜間點燈、秋季楓林點燈、冬日金魚展……二條城的策劃團隊可謂是走創(chuàng)新型發(fā)展路線的先鋒代表。在那里,人們可以撐著古老的提燈走在池邊;古城墻成為天然幕布,被投影上美輪美奐的煙花表演供游人欣賞;在夏夜的林間小路上,大人和孩子一起開心地追逐泡泡機制造出的漫天泡泡;利用3D技術復原古建筑原貌,游客用手機掃碼后戴上特制的眼鏡就能觀看體驗。在這些創(chuàng)意之下,古老文化與現(xiàn)代技術完美結(jié)合,二條城也因此成了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新名城。
像神泉苑、二條城這樣的庭園、城所,散落在京都各個角落,人們可以隨意進出,無需門票。人們并不會因為能夠隨意進出而少了敬畏;相反,正是這種超級自然的融合,讓人們更愿意安靜下來,去傾聽、去關注,去追尋心的行跡,進而跟隨。這些所在,更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被百姓精心守護。這便是我喜歡京都的原因了:內(nèi)觀與信仰,成為生活日常;古典與現(xiàn)代,悄然融合。無須刻意融入其間,你已經(jīng)生活在其中。
幾個月前,曾經(jīng)被我當作口出戲言的L,真的在距潺潺居步行只有五六分鐘的地方,買下一套和潺潺居非常相像的百年老屋,交由我代為經(jīng)營,我們?yōu)樗∶皭廴尽?。這更讓我覺得在京都開民宿的生活,驚喜隨時隨地會發(fā)生。我發(fā)覺,告別朝九晚五的職場之后,我反而生活得愈發(fā)獨立而自信起來;當我跳脫出既定的圈層,我反而與這個世界發(fā)生了更深層次的鏈接。這些,無不令我欣喜雀躍。我與京都的故事還在繼續(xù);我知道,豐盈的人生下半場已經(jīng)開啟。
我,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