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頭上的乳痂不能摳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頭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乳痂,看著像一塊沒有洗干凈的“泥土”。乳痂不痛不癢,不用特別處理,也會自行褪去。如果強行用手去摳,反而容易造成皮膚破損,甚至繼發(fā)感染。如果實在覺得難看,可以用植物油、嬰兒油等將其泡軟,再用軟刷輕輕刷除。
忌口是應對食物過敏最好的方法
如果寶寶吃了某種食物后,出現(xiàn)過敏反應,不再吃之后,過敏反應消失;兩周左右后,如果寶寶再吃這種食物,又出現(xiàn)過敏反應,那么基本上就可以判斷孩子對這種食物過敏。應對食物過敏,忌口是目前推薦的最好方式。但不是終身忌口,因為食物過敏隨著年齡增長,有逐漸消退的可能。
出牙一般不會導致高燒
嬰兒在出牙期間常出現(xiàn)咬物、流涎、煩躁不安的表現(xiàn),可能有一過性的體溫升高,但一般不會超過38度。如果在出牙期間體溫持續(xù)超過38度,需要考慮其他發(fā)熱的原因,不應該歸咎于出牙。
吃完午飯就睡午覺不會影響消化
食物消化是有消化酶及胃腸運動共同參與的過程,而正常人消化酶的分泌以及胃腸道運動功能在睡眠時也會工作,所以即便吃完飯就午睡,食物也可以被正常消化。
開燈睡覺危害多
開燈睡覺會打亂褪黑素的自然分泌,導致生物節(jié)律改變,肥胖風險提高。另外,用遮光窗簾把臥室完全遮黑也是不可取的,這樣同樣會改變日夜生物節(jié)律,導致嗜睡、早起沒有精神。
18個月以后還沒有長牙,及時就醫(yī)
每個孩子的乳牙萌出的時間都不同,但絕大多數(shù)孩子在4-15個月的時候,會長出第一顆乳牙。美國兒科協(xié)會建議,如果孩子的第一顆牙齒在18個月還沒有長出來,就需要就醫(yī)檢查原因了。
如何安全健康地給孩子吃肝臟
肝臟營養(yǎng)豐富,但過量食用也確實會增加健康風險。家長可以給寶寶選擇生長周期較短的動物肝臟,污染物積累會相對比較少,比如雞肝、鴨肝,并且口感也會相對更細膩。另外,我們大人不喜歡的血腥味,其實大多數(shù)寶寶并沒有那么敏感。肝臟中豐富的鐵元素也正是來源于其中積存的動物血液,如果徹底去除,血腥味兒是少了,但其中的鐵也會大量丟失。
寶寶不一定會出現(xiàn)幼兒急疹
人類皰疹病毒6型(HHV-6)是幼兒急疹最常見病原,也有少部分由人皰疹病毒7型、腸道病毒、腺病毒以及副流感病毒感染引發(fā)。絕大部分兒童在入學前都曾感染過HHV-6,且產生抗體。在感染HHV-6的這部分兒童里面,有一些只是輕度感染,并不會有典型的臨床發(fā)熱、出疹表現(xiàn)。換句話說,大多數(shù)孩子雖然會感染病毒,但并不會患幼兒急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