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符合孩子審美情趣的好書
《我的大自然觀察筆記》是一套科普觀察和繪畫藝術結合的書;是一本孩子們自己創(chuàng)作的有關動植物科普的書,是一本科學老師與美術老師指導、科普專家把關的親和力極強的書。
學生對動植物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都很強,這套書圍繞動植物的特征、習性等,用他們自己生動有趣的繪畫與文字相結合的創(chuàng)作方式,向我們展現(xiàn)了孩子們的觀察力和探索力,呈現(xiàn)出他們敢于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
一線老師親自編撰
作者張培華,是北京史家胡同小學科學老師、工程師,多年從事教育科研、科普教育工作,擁有發(fā)明國際金獎和國家一等獎,獲得了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工程師職稱認證。其科研論文曾被鑒定為國家部委級科研成果。他還參與了多版本教材和科普讀物的編寫工作,多次在全國發(fā)行的刊物上公開發(fā)表文章,被《天文愛好者》雜志社、《中小學科技創(chuàng)新》雜志社聘為特約撰稿人、編委。
孩子的植物觀察手記
——睡蓮、王蓮和荷花
夏天到了,植物園的池塘里變得熱鬧起來。各種水生植物舒枝展葉、郁郁蔥蔥,最引人注目的是嬌艷無比的出水芙蓉。它們色彩各異、姿態(tài)萬千,有的緊緊貼在水面上,有的將花和葉子高高舉起……堪稱夏天里最美麗的風景。
睡蓮
王蓮
坐在池塘邊的涼亭里,我記錄下它們美麗的身姿。
睡蓮在白天盛開,到了晚上就紛紛合攏了。原來“睡蓮”的名稱是這樣得來的。
我在池塘里看到了一種很奇特的植物,它具有與眾不同的形態(tài)特征。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王蓮”,擁有水生植物最大的葉片。我看到的葉片直徑一米多,資料上說直徑最大可以到3米呢!
我們更熟悉的是荷花,每到夏季,賞荷的人絡繹不絕。很多人用相機來記錄它們,而我們要依靠手中的畫筆。
這是我記錄下的荷花,這可能是最常見的荷花了。
孩子的動物觀察手記 ——蝸牛慢吞吞
蝸牛:腹足綱,漢語中只指陸生種類。
蝸牛是軟體動物,在土里產(chǎn)卵,吃腐爛的植物。
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
它有脆弱的殼,可以向不同方向旋轉(zhuǎn)。
它有兩對觸角,較大的那對長在頭頂兩端。
蝸牛的足長在身體下部,是由肌肉組成的,也叫腹足。
蝸牛最致命的天敵是螢火蟲。螢火蟲在夜間活動,主要捕食蝸牛,螢火蟲會注射一種毒素使蝸牛麻痹后變成液體,然后慢慢享用。它們的幼蟲可以蠶食蝸牛身體,成蟲在蝸牛身體內(nèi)產(chǎn)卵。
蝸牛有清熱、解毒、消腫等作用,能調(diào)節(jié)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怪不得法國人這么愛吃蝸牛,據(jù)說法國人每年能吃掉幾萬噸的蝸牛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