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保
語言詩化
所謂詩化語言,就是具有詩的韻味、詩的意趣、詩的風格的語言。我們都知道詩歌具有三大特性:概括性、抒情性和音樂性。因而,詩化語言應是具有聯(lián)想和想象的語言,是耐人尋味的蘊藉語言,是優(yōu)美形象的靈動語言,是句式靈活、音韻和諧的語言。我們在寫作時若能善用詩化的語言表達情意,一定更吸引讀者的眼球。那么,怎樣使語言詩化呢?
1.用修辭句詩化語言
我們在描述某件事或物的時候,可以使用修辭手法,換一種說法來讓別人聽得更明白。修辭手法一般都有:比喻、擬人、排比、對偶、夸張、引用、反問、設問、互文、通感、反語、反復、頂真、對比、借代等。
比喻句根據(jù)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能將表達的內(nèi)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幫助讀者深入理解。擬人句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使語言生動形象。排比句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guān)聯(lián)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對偶句用字數(shù)相等、結(jié)構(gòu)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整齊勻稱,節(jié)奏感強,易于記憶,有音樂美感。
讓我最難忘的是母親對我的牽掛。母親的牽掛,就像雨后天空中的那道彩虹,絢爛多彩;母親的牽掛,就像炎炎夏日的清風,帶來陣陣涼爽;母親的牽掛,又像那爬滿墻頭的密密麻麻的青藤,剪不斷,理還亂——是啊,正是有了這種牽掛,才演繹出許多動人心弦的傳說;正是有了這種牽掛,才涌現(xiàn)出無數(shù)纏綿悱惻的故事。
——《母親的牽掛》
這段文字開頭用生動的比喻,將抽象的“母親的牽掛”用具體的物象呈現(xiàn)出來,不僅使作文語言富有文采,而且能沖擊人的視覺,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多事的西風吹來一片銀裝素裹,雪松林的雪夜應是最浪漫的。天空純潔而悠遠,一彎弦月帶著些許羞澀,綴在那藍色幕布上。雪花漫天飛舞,點染枝葉。借著清幽的月光,可以分明地望見雪地里鐫刻的印跡?;蛟S我的冒昧闖入嚇傻了枝頭的雪花,它們擁抱著摔了下來,“簌簌”地蕩起一片回聲。雪的慌亂也煽動起樹的情緒,樹枝輕搖,雪花便一朵朵、一簇簇從搖曳的樹枝墜下,好不熱鬧!真想做一個雪人,在雪松旁守望,在白雪下沉醉……
——《情系雪松林》
這段文字將西風、松林、弦月、雪花擬人化,賦予它們?nèi)说那楦?、動作,展現(xiàn)了雪松林如詩似畫的美好景象??忌鷮⑿老矚g樂的情感融入其中,詩意化的語言更使景觀燦然生動。
2.用引用句詩化語言
即在文中引用或化用古詩名句、名人典故等,通常的做法是在排比句中巧妙地鑲嵌要引用的古詩名句等,以彰顯文化底蘊,讓句子富有書卷氣和詩意。
我喜歡婉約中帶著英氣的李清照,低吟“人比黃花瘦”,也高歌“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我喜歡有超世之才又臨驚泰然的蘇軾,雖渴望“雄姿英發(fā)”,建立偉業(yè),但也有“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自然和諧;我喜歡嫉惡如仇而又心懷柔腸的魯迅,既有“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冷峻,又有“俯首甘為孺子?!钡纳钋?。
——《書中的世界》
但更巧妙的做法,是將詩文典故等化用在自己的作文中:
于是我拒絕了瓊瑤的纏綿悱惻,揮別了三毛的浪漫瀟灑,遠離了金庸的“刀光劍影”,告別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楊柳岸的曉風殘月已不再是我吟誦的對象,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氣概也已屬過去,我現(xiàn)在追求的,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那份執(zhí)著……
——《今年我要飛翔》
這段文字化用了柳永的《雨霖鈴》《蝶戀花》以及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詩句,含蓄委婉地抒發(fā)了考生在吸取去年失敗的教訓之后,希望自己能展翅高飛、新年勝舊年的自信與執(zhí)著,給人昂揚向上的力量和美的享受。
當然,用詩化語言美化作文的方法不止這些,我們還可以通過廣泛閱讀去積累、總結(jié)。要使語言詩化,就要有一定的文化積淀,寫作時才能“左右逢源”。還要善于以獨特的視角觀察、感受世界,用心去體味一泓清泉,一彎新月,一杯清茶,一把小椅,一本舊書……這些都令人感懷,令人遐思。只有沉醉于藝術(shù)氛圍,投入思想的懷抱,才能對生活有深刻的感悟。達到這種境界,何愁作文落筆不新、語不驚人呢?
細節(jié)出彩
細節(jié)在描景、狀物、寫人的記敘文中十分重要,它可以使人物形象豐滿,使內(nèi)容生動逼真,甚至升華作文的主旨。那么,考場作文應如何在細節(jié)上出彩呢?
1.真實描摹
所謂真實,就是要客觀地反映事實,既不夸大,也不縮小;既不含糊,更無差錯。真實是細節(jié)的生命,也是整個作文的生命,一個細節(jié)的失真甚至可能導致整個作文失敗。有篇以“誠信”為話題的考場作文,其中有這樣的描寫:
我是她的親生兒子嗎?為什么她老是打我呢?我實在想不通,便慌慌張張地跑去問從不說謊的奶奶,奶奶晃了晃花白的頭,輕輕地說:“你要知道‘玉不琢,不成器呀!”……原來如此!
——《媽媽的巴掌》
這個細節(jié)把“我”挨打以后的痛苦心理,奶奶充滿智慧的勸慰,寫得生動傳神,真實可信。要說明的是,作文允許根據(jù)生活中可能發(fā)生的事虛構(gòu)細節(jié),但必須符合生活原貌。一些精彩的細節(jié)往往不是空想出來的,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注意觀察生活,捕捉典型細節(jié)。
2.真切再現(xiàn)
描寫典型細節(jié),還需要我們有準確生動的描寫能力,能真切地再現(xiàn)生活中的真實細節(jié)。寫景狀物要進行多角度、多方面的細膩描摹,寫人要抓住人物衣著、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等最具典型特點或精神風貌的方面去展現(xiàn)。
那天補完課,我坐公交車回家。后排坐著的是一群外地來的打工仔,黝黑的皮膚,破舊的衣服,還有大包大包的行李堆在一起。他們有的閉目打盹,有的拿帽子擋著太陽,一副疲憊的樣子。車飛快地駛上了南浦大橋的主橋面,他們忽然被窗外的景色吸引住了,用手指著窗外的大橋,彼此對笑,笑容里充滿了簡單而純粹的快樂。
——《上海的活力感染著你我》
考生抓住人物的衣著、動作、神態(tài)等特點,寫出了“打工仔”的鮮明特征和他們對大都市的驚奇和羨慕,將那種簡單的快樂和滿足真切地展現(xiàn)了出來。
夕陽欲墜。那如醉的酡紅漸漸鋪開、化去。天邊的幾絲薄云被浸染,向四周漫開。藍天霎時映上了片片緋紅,不斷蔓延、擴散,直到半邊天都被渲染上淡淡的紅暈,十分誘人。江面金光點點,沉鱗競躍。紅彤彤的江水泛著漣漪,遠處的幾葉小舟也被染上了動人心扉的酡紅。風起,粼粼波光絢爛耀眼。而那絲絲的風,暖暖地拂過面頰,滋潤著我的心田。
——《精彩的瞬間》
考生抓住夕陽下天空、江面的顏色變化,運用詩化的語言細膩地描摹出江上落日的精彩瞬間,描寫真切,生動傳神。有些考生沒有真切地再現(xiàn)人、物、景,而是用籠統(tǒng)的、概括性的筆墨抒寫,這樣是難以出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