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謙,尹春園,苗 蘭,張 穎,劉建勛,楊會珍,林 力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基礎醫(yī)學研究所,中藥藥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91)
代謝組學是一種系統(tǒng)生物學的方法,可以快速、全面地分析生物樣品中的小分子代謝物,揭示生命系統(tǒng)對任何環(huán)境或基因刺激的代謝反應,并可用于疾病的生物標志物發(fā)現(xiàn)。尤其對于代謝性疾病,如糖尿?。?-5]或動脈粥樣硬化[6-7],代謝組學可以提供更多有關代謝過程和機制的進一步信息,因此近年來在高脂血癥的研究中取得了廣泛應用,在對疾病機制、藥物療效與作用機理的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從臨床的診斷分型,到動物模型的建立與評價,均可利用代謝組學對高脂血癥異常的代謝途徑和發(fā)病機理進行探討,如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氧化三甲胺(TAMO)就是通過代謝組學結合腸代菌研究發(fā)現(xiàn)的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生物標志物[8]。同時還有一些生物標志物通過代謝組學被發(fā)現(xiàn)(如短鏈脂肪酸、次級膽酸等),極大提高了人們對心血管疾病發(fā)病機理的認識[9]。
由于尿液和血漿等生物流體不能提供有關代謝變化的空間信息,近年來對組織代謝組學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10-11],它能為損傷組織提供直接而豐富的信息,在機理探索和生物標志物發(fā)現(xiàn)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反相色譜(RPLC)和親水作用色譜(HILIC)分離法對早期高脂血癥金黃地鼠肝臟進行了代謝組學研究。HILIC可作為RPLC分析極性組分的補充分離方法,而極性組分在組織勻漿中所占比例較高。本研究旨在通過兩種分離模式尋找更多潛在的生物標志物,為了解肝臟高脂血癥的病理學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Agilent 1290 series超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Agilent公司),配備二元泵、在線脫氣機、自動進樣器、柱溫箱、PDA檢測器以及在線分析軟件等;Agilent 6520 series Q-TOF質(zhì)譜儀(美國Agilent公司);22 R高速離心機(德國Mikro公司),LAbOSPEC T003日立全自動生化儀(日本Hitachi公司)。
乙腈、甲醇(HPLC級,美國Fisher Scientific公司);甲酸(99%,荷蘭J.T.Baker公司)。實驗用水為蒸餾水(中國娃哈哈公司)。次黃嘌呤、黃嘌呤、哌啶酸、尼克酰胺標準品(美國Sigma公司)。神經(jīng)鞘氨醇、二氫神經(jīng)鞘氨醇(加拿大Toronto Research Chemicals Inc.)。甘油磷酸膽堿、精氨酸(北京J&K Scientific公司)??偰懝檀迹═G)、總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測定試劑盒(日本日立高新技術公司)。
SPF級7周齡敘利亞雄性金黃地鼠,由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許可證號為SCXK(京)2016-0011。金黃地鼠在標準實驗室條件下(溫度:22℃;12 h光-暗循環(huán))自由飲用無菌食物和自來水。一周后,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n=9)和高脂血癥模型組(n=9)。高脂血癥模型組飼喂高脂飼料6周,對照組飼喂正常飼料。實驗結束時,所有金黃地鼠均禁食12 h,取肝臟用生理鹽水沖洗,立即注入液氮,并儲存于-80℃下進行后續(xù)研究。
冷凍肝臟標本于室溫下解凍,在50%甲醇中以1∶10(w/v)的組織/溶液比均勻化。在使用均質(zhì)器(德國IKA)的冰浴中,每均質(zhì)10 s后,均化暫停10 s,重復均化2次直至獲得均勻的勻漿[12-13]。每個樣品均化后,均化器探針依次用水、甲醇和水清洗。然后在40 μL勻漿中加入200 μL的冷有機溶液(乙腈∶甲醇=1∶1),劇烈搖動20 s,室溫下保存10 min,在4℃下以12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液待分析[12-13]。
色譜分離在RP柱(BEH,C18,1.7 μm×2.1 mm×100 mm,Waters,Ireland)和HILIC柱(BEH,Amide,1.7 μm×2.1 mm×100 mm,Waters,Ireland)上進行。RP分析的流動相:A相為含0.1%甲酸的乙腈-水(1∶9)溶液,B相為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梯度程序如下:0~10 min,30%~80%B;10~12 min,80%B;12~14min,80%~30%B;14min,結束。兩針樣品之間的平衡時間為2min,流速為0.3mL/min,柱溫為35℃,進樣量為5μL。
HILIC分析的流動相:A相為含0.1%甲酸的水溶液,B相為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梯度程序如下:0~10 min,95%~80%B;10~13 min,80%~70%B;13~14 min,70%B;14~16 min,70%~95%B;16 min,結束。兩針樣品之間的平衡時間為2 min,流速為0.3 mL/min,柱溫為35℃,進樣量為5 μL。
Agilent 6250四極桿飛行時間質(zhì)譜儀,離子源為雙ESI噴霧。霧化氣和干燥氣均為氮氣,碰撞氣為氦氣。采集模式為正離子模式,毛細管電壓為3 500 V,霧化溫度為350℃,干燥氣為10.0 L/min,霧化氣為206.85 kPa。質(zhì)譜掃描范圍為m/z80~1 000,數(shù)據(jù)儲存模式為centroid。質(zhì)譜采集數(shù)據(jù)通過2個已知的標準品[六(1H,1H,3H-全氟丙氧基)磷氮和7H-嘌呤,對應m/z分別為922.009 80和121.050 9]進行實時校正。參比液通過Agilent isocratic泵以0.01 mL/min的速度噴入質(zhì)譜。Auto MS/MS實驗采用碰撞誘導解離(CID)碰撞的方式。
現(xiàn)行海島垃圾外運處理成本高,海路運至珠海費用高達2 000元/t,鎮(zhèn)政府每年支付壓縮類垃圾的運費就要花費約190萬元。就地焚燒,焚燒尾氣排放不達標,污染海島環(huán)境;生活垃圾經(jīng)簡單分類投入焚燒爐中,未經(jīng)干燥的垃圾含水率高,燃燒過程不穩(wěn)定,燃燒溫度低;當燃燒溫度低于800℃,煙氣在氧氣、烯烴、氯條件下易于產(chǎn)生二惡英等劇毒物質(zhì)[12]。焚燒站刺鼻的煙氣隨海風傳播,擴散半徑可達500 m,常年在垃圾站的工作人員和附近居民的健康都會受到影響。
通過Agilent Mass Hunter(version 2.0)和Mass Professor profiler(MPP)B2.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在分子特征提取分析中,m/z的豐度數(shù)值大于500的數(shù)據(jù)被采集納入分子特征的計算中。豐度的計算由Mass Hunter 2.0軟件對每個分子相應的同位素和加合離子峰豐度加合后產(chǎn)生。最后,在采集的分子特征中,豐度大于3 000的分子特征被納入和整理成數(shù)據(jù)以待進一步分析。
通過Mass Hunter 2.0軟件產(chǎn)生的數(shù)據(jù),進一步輸入到MPP B2.0軟件中進行分析。MPP B2.0分別采用排列、歸一化、數(shù)據(jù)集分割和數(shù)據(jù)縮放等方法對數(shù)據(jù)集進行預處理[14]。質(zhì)量聚類窗口為10 ppm,保留時間聚類窗口為0.1 min。上述數(shù)據(jù)按照80%規(guī)則進行處理,僅保留任何組中至少80%的變量用于分析。豐度值經(jīng)中位數(shù)歸一化及對數(shù)基二次變換后作為多變量分析的輸入數(shù)據(jù)分析。所得數(shù)據(jù)最后應用SIMICAP+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別分析(PLS-DA)。
造模6周后,不同組金黃地鼠血清的TG、TC、LDL-C、HDL-C濃度見表1。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模型組的TG、TC、LDL-C、HDL-C濃度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 1),說明高脂血癥模型造模成功。
表1 金黃地鼠血清中TG、TC、LDL-C和HDL-C的濃度(xˉ±s,n=9)Table 1 Concentrations of TG,TC,LDL-C and HDL-C in serum of two groups hamsters(xˉ±s,n=9)
采用RPLC和HILIC結合飛行時間質(zhì)譜(TOF MS)對高脂血癥和正常金黃地鼠的肝勻漿液進行代謝組學研究。HIILC對極性化合物的分離優(yōu)勢已成為常規(guī)RPLC分離方法的重要補充。本研究采用HILIC模式測定872個特征變量,采用RPLC模式測定713個特征變量。在HPLC-TOF MS分析過程中,每進樣分析6個樣品后進1個質(zhì)控(QC)樣品,所有樣品均取20 μL,混合成為均一的QC樣品。在每種電離模式下選擇6種代表性的離子評價分析方法的偏差,保留時間的相對標準偏差(RSD)小于1.0%,離子強度的RSD小于15%。結果表明,該方法是合理穩(wěn)定的,數(shù)據(jù)可用于進一步的統(tǒng)計分析。
采用PLS-DA對正常對照組和模型組肝勻漿中的代謝物譜進行分析,得到相應的散點分布圖(如圖1)。在RPLC模式下,PLS-DA結果(圖1A)顯示兩組間有明顯的分離,建模所用的主成分對原始數(shù)據(jù)的解釋度R2Y=0.999,模型的可預測度Q2=0.966。在HILIC模式下,PLS-DA結果(圖1B)顯示模型組與對照組呈現(xiàn)明顯的區(qū)別,PLS-DA參數(shù)如下:R2Y=0.988,Q2=0.940。HILIC和RPLC兩種模式的數(shù)據(jù)均表明,高脂血癥組的肝臟內(nèi)源性代謝產(chǎn)物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
圖1 基于RPLC-MS(A)和HILIC-MS(B)數(shù)據(jù)的PLS-DA模式識別圖Fig.1 PLS-DA score plots based on data from RPLC-MS(A)and HILIC-MS(B)modes blue:control group;red:hyperlipidemic group
VIP值(Variable importance for the projection)反映了每個變量(代謝物)對分類的影響,在PLS-DA處理后生成。從student′s t-test檢驗中篩選出VIP>1、P<0.05的潛在生物標志物進行進一步研究。首先利用這些特征的準確質(zhì)譜和質(zhì)譜同位素圖譜搜索數(shù)據(jù)庫METLIN(MPP中的輔助軟件包)。然后在MS/MS實驗的基礎上,對這些候選生物標志物的碎片離子進行分析或與數(shù)據(jù)庫進行比較[14]。其中,7種代謝物通過與標準化合物的比較得到了明確歸屬,但有些化合物特別是磷脂酰膽堿(PCs)仍需結合裂解途徑分析。如圖2,以PC(16∶0/18∶2)和PC(O-16∶0/2∶0)為例,闡明潛在生物標志物的鑒定。PC(16∶0/18∶2)的主要碎片離子m/z184代表磷膽堿離子,m/z86代表乙基三甲胺離子。PC(O-16∶0/2∶0)也具有m/z86離子的特征,但另一個離子m/z341是由磷膽堿離子的丟失形成。這些特征離子能區(qū)分PC和PE,而PE是一種主要的異構體,在裂解過程中性損失為m/z141。另一種碎片離子來自磷酸乙烯基。由于環(huán)氧樹脂的結構,很容易與鈉離子或鉀離子結合形成加合離子m/z147和m/z163。最后,對16個潛在的生物標志物進行不同置信度的鑒定。潛在生物標志物見表2。
表2 金黃地鼠肝臟代謝差異代謝物Table 2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in hamsters liver
圖2 PC(16∶0/18∶2)(A)與PC(O-16∶0/2∶0)(B)的裂解分析Fig.2 MS/MS spectra and fragmentation analysis of PC(16∶0/18∶2)(A)and PC(O-16∶0/2∶0)(B)
本研究表明,基于RPLC-MS和HILIC-MS技術的肝臟代謝組學可用于區(qū)分高脂血癥金黃地鼠和對照組。在高脂血癥金黃地鼠體內(nèi)發(fā)現(xiàn)了16個具有顯著變化的潛在生物標志物(見表2)。在這些內(nèi)源性代謝產(chǎn)物中,模型組的次黃嘌呤和黃嘌呤呈明顯下降趨勢。在嘌呤代謝中,次黃嘌呤可被黃嘌呤氧化酶(XO)氧化為黃嘌呤,再進一步被氧化為尿酸,導致高脂血癥金黃地鼠嘌呤代謝紊亂[15-16]。次黃嘌呤和黃嘌呤的降低可能表明黃嘌呤氧化酶活性上調(diào),高活性XO可增加肝臟活性氧(ROS)自由基。ROS可能與多種生物分子發(fā)生反應,包括脂質(zh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核酸和結締組織大分子,從而干擾細胞功能[17]。一項關于金黃地鼠肝臟蛋白質(zhì)組學的研究也報道了XO在高脂肪飲食下的表達上調(diào)[18]。
5種PCs在高脂血癥金黃地鼠體內(nèi)呈上升趨勢,提示金黃地鼠脂質(zhì)代謝紊亂。PCs在脂質(zhì)吸收和轉運、細胞信號轉導和脂蛋白合成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肝臟是PCs合成和血漿脂蛋白生成的主要場所[19]。PCs對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至關重要,高水平的肝PCs可促進極低密度脂蛋白向血漿輸出[20]。因此,PCs的增加最終導致金黃地鼠血漿中總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含量升高[17]。此外,模型組的甘油磷酸膽堿呈下降趨勢,它是PCs分解代謝的代謝物[21]。這也是磷脂代謝異常的另一個證據(jù),表明PCs的下游代謝產(chǎn)物也受到影響。
鞘脂是生物膜中的主要類脂,也是細胞信號傳遞中的生物活性脂質(zhì)介質(zhì)[22]。高脂血癥組的神經(jīng)鞘氨醇和二氫神經(jīng)鞘氨醇呈升高趨勢,提示鞘脂代謝紊亂。鞘脂的增加可能減少膽固醇逆向轉運途徑,這可能是高脂血癥相關疾病中脂質(zhì)紊亂的原因之一[23]。鞘脂還可通過鞘磷脂酶(Smase)代謝為神經(jīng)酰胺,在高脂血癥的炎癥反應中起重要作用[24]。
高脂血癥組金黃地鼠的賴氨酸分解代謝產(chǎn)物酵母氨酸和哌啶酸的含量均發(fā)生顯著變化,說明高脂血癥組金黃地鼠的賴氨酸代謝紊亂。賴氨酸經(jīng)賴氨酸-酮戊二酸還原酶代謝產(chǎn)生酵母氨酸,酵母氨酸的增加可能預示著賴氨酸的減少。據(jù)報道,高脂血癥組的游離賴氨酸水平較低可能提示高脂血癥發(fā)病機制中氧化應激的發(fā)生,從而加重脂肪肝和脂肪堆積[25]。高脂血癥組的精氨酸含量高。精氨酸是一種必需氨基酸,在心血管生理和病理生理中起著重要作用。它是一氧化氮合成的底物,在維持正常血管功能、降低血小板活性和白細胞粘附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26-27]。在高脂血癥狀態(tài)下,對合成NO的需求增加,導致肝臟精氨酸含量增加。然而,精氨酸參與了許多代謝途徑,其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高脂血癥組金黃地鼠體內(nèi)異常的代謝途徑(包括嘌呤代謝、賴氨酸代謝、鞘脂代謝和磷脂酰膽堿代謝)歸納見圖3。
圖3 高脂血癥相關的生物代謝通路Fig.3 The disrupted metabolic pathway in hyperlipidemic hamsters
本研究采用HILIC和RPLC色譜法結合TOF MS對高脂血癥金黃地鼠肝臟代謝進行了分析。在MS/MS實驗的基礎上,通過與相應標準的比較,確定了16個潛在的生物標志物。結果顯示,高脂血癥金黃地鼠肝臟的嘌呤代謝、賴氨酸代謝、鞘脂代謝和磷脂酰膽堿代謝紊亂。研究結果表明,基于RPLCMS和HILIC-MS的代謝組學策略是尋找肝組織潛在生物標記物的有價值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