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蓮珊
七彩童年
1905年10月25日,一聲嬰兒的啼哭打破了白楊嘴村黎明前的寂靜。在川南鄉(xiāng)村醫(yī)生李鴻緒的家里,誕生了一個新生命!這個在夜色氤氳中誕生的孩子乳名叫淑端,她就是后來的女英雄趙一曼!
這個叫白楊嘴的小村子,卻沒有一棵白楊樹,環(huán)抱村莊的是一片片翠綠的竹林。竹林深處是鳥兒們的世界,竹林外則成了孩子們的天堂。
趙一曼要上學了,父親給她取了個學名叫李坤泰。
趙一曼8歲時,父親為了家里的孩子能有文化,就聘請私塾先生,在家中開設私塾學堂。在農(nóng)村的田野里跑慣也跑野了的趙一曼,怎么能習慣坐在硬板凳上學習呢?她認為大自然才是她最好的教室,因為她的性格就是好動、好玩。私塾里的規(guī)矩太多了!兩只手要背在身后,嘴里要大聲朗讀《三字經(jīng)》《千字文》《名賢集》。這些文字在趙一曼的眼里是那樣古板,沒有絲毫活力。
趙一曼像一個男孩子,常常從村里的桑樹上采摘桑葉,用一個小盒子偷偷地養(yǎng)蠶。她還時常跑到學堂外的草地上,捉來一只只色彩斑斕的蝴蝶,放在小盒子里養(yǎng)著。
一天,先生正領(lǐng)著大家背誦《三字經(jīng)》,突然,趙一曼的書桌里傳出一聲聲知了的叫聲。這一次,趙一曼被先生抓了個正著。先生沒收了她的知了,又要沒收她養(yǎng)的蠶和蝴蝶。她的心愛之物就要全軍覆滅了!趁先生彎腰之際,趙一曼把一只螳螂扔到了先生的脖子里……
這下子可闖大禍了!
先生拿起戒尺,讓趙一曼伸出一雙小手,狠狠地用戒尺打了幾下。趙一曼感覺自己的小手掌火辣辣的痛,一串串晶瑩的淚珠兒從她的雙眸里滾落下來。
生離死別
1930年夏,趙一曼抱著一歲多的兒子寧兒去漢口。她思前想后還是決定到照相館拍一張母子合影。一是這張合影要寄給遠在莫斯科的丈夫陳達邦,他還沒見過兒子一面;二是要給將來長大的寧兒留一個念想,媽媽是一個勇敢的革命者、一個堂堂正正的共產(chǎn)黨員。
三天后,趙一曼抱著寧兒拍的那張母子合影沖洗出來了。照片中的趙一曼抱著寧兒,是那么端莊,那么美麗,那么年輕。
照片洗了三張,趙一曼選出一張最喜歡的,夾在寫給丈夫陳達邦的一封信里寄了出去。
趙一曼寫給丈夫的信,是用一截鉛筆頭寫的,信中只有這么短短的幾句話:“達邦!別離太久,想念很深,你的兒子誕生了!我給兒子起名叫‘寧兒……我一切都好。不必掛念,望你珍重?!?/p>
給丈夫的信寄走了,同時,也寄去了趙一曼母子對親人的思念。
趙一曼決定把孩子暫時送到堂兄那寄養(yǎng)。安置好孩子,她也好全身心地為黨工作。她常說:“我為了黨,為了革命,可以隨時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可是,這次離別竟成了生離死別,從此,趙一曼再也沒見過自己心心念念的兒子,直到壯烈犧牲;而她的寧兒也沒再見過自己的母親……
密林鏖戰(zhàn)
1935年11月14日,趙一曼任政委的抗聯(lián)第二團團長。50多名戰(zhàn)士奉命來到一個叫安山屯的地方狙擊、牽制進山“掃蕩”的日軍。
第二天一早,由于混在群眾中的反革命分子告密,敵人立即調(diào)集兵力前來圍攻趙一曼所在的抗聯(lián)部隊。
趙一曼發(fā)現(xiàn)數(shù)倍于我軍的敵人圍攻過來后,率領(lǐng)部隊立即撤離到密林深處,構(gòu)筑狙擊陣地。等敵人靠近抗日游擊隊的陣地,戰(zhàn)士們以少對多,以一頂十,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斗。
戰(zhàn)斗打響之后,陣地上炮聲隆隆,槍聲陣陣,到處硝煙彌漫,彈雨紛飛。森林里樹木橫飛,荒草燃起熊熊大火。戰(zhàn)斗十分慘烈。
抗日游擊隊與數(shù)倍于自己的敵人相比,人少且彈藥不足,但是,戰(zhàn)士們憑借著堅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英勇頑強,以一當十,以十頂百,表現(xiàn)出了無比頑強的精神和毅力。
在趙一曼的指揮下,游擊隊一連打退了敵人從幾個方向來的數(shù)次猛攻,敵軍未能前進一步。
戰(zhàn)斗一直持續(xù)到下午,日軍發(fā)起了第6次進攻。日本鬼子兵和偽警察一邊開槍射擊,一邊從山下慢慢地向山上爬。那些鬼子兵端著刺刀,面目猙獰,窮兇極惡。趙一曼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子彈打完了,便徒手相搏……
英勇就義
趙一曼身負重傷,昏迷被俘。被俘以后,日軍對趙一曼施以酷刑,逼其招供,她寧死不屈,嚴詞痛斥日軍的侵略行為。
1936年8月2日,趙一曼被全副武裝的偽警察押上了回珠河的火車。
趙一曼知道自己這一次肯定兇多吉少,她不禁想起遠在四川的姐姐弟弟、上海的同志好友、異國他鄉(xiāng)的丈夫,還有寄養(yǎng)在漢口堂哥家7歲的兒子。
在火車上,趙一曼向押送她的偽警察要來一張紙和一截鉛筆,給自己的兒子寫下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
寧兒!
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
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面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
我最親愛的孩子??!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犧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親趙一曼于車中
趙一曼寫完遺書,交給押解她的偽警察。偽警察把趙一曼寫的遺書作為證據(jù)放進公文袋里。
敵人用馬車拉著趙一曼在珠河縣城游街示眾,企圖以此來恐嚇抗聯(lián)戰(zhàn)士和抗聯(lián)家屬。
趙一曼一路走,一路宣講。敵人擔心她的演講會激發(fā)當?shù)厝罕姷目谷涨榫w,幾次用槍托打她的嘴巴。
到了珠河縣小北門外敵人預先準備好的刑場,趙一曼昂首挺胸,艱難地移動著腳步,視死如歸。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
敵人向她開槍射擊。在瑟瑟秋風中,年僅31歲的抗日女英雄趙一曼轟然倒下,但她的精神永遠屹立,正如她所寫的一首詩《濱江述懷》:
未惜頭顱新故國,
甘將熱血沃中華。
白山黑水除敵寇,
笑看旌旗紅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