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涵茜
今天的大操場上,一個新搭建的大舞臺,又結(jié)實又寬闊。背后的巨型LED屏幕上,正顯示著朗誦的背景,鮮紅的底色上,一個金色的黨徽,光輝燦爛。幾只白色的和平鴿展翅翱翔。中間,“紅色經(jīng)典朗誦”六個金色大字,特別引人注目。舞臺前,全校同學(xué)穿著一色的校服,整整齊齊地坐著,急切地等待著演出的開始。
經(jīng)過隆重而簡短的少先隊儀式后,表演正式開始了。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五(1)班表演的《秋瑾》:一位穿著打滿補丁的衣服的母親,兩個農(nóng)村孩子,一個穿著西裝的人,還有穿著白色衣服的人的旁白,構(gòu)成了表演《秋瑾》的小團隊。秋瑾被捕后,遭受了敵人的嚴刑拷打,但是秋瑾視死如歸,氣壯山河。舞臺上,他們繪聲繪色地表演著這個故事,背景隨著朗誦的內(nèi)容,適時更換畫面:熊熊燃燒的火焰、灰暗的牢房、母親的雕塑……背景音樂悲壯、深沉、慷慨。扮演秋瑾的同學(xué),表情時而剛毅,時而悲憤,時而溫柔。她的語調(diào),壯烈激昂如驚濤駭浪,溫柔深情如細雨綿綿。全場肅然起敬,大家都凝望著舞臺,仿佛身臨其境。邊上的一位家長,不斷地擦著眼淚,仍然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
五(7)班和五(8)班表演的是《蘆葦蕩》。這個節(jié)目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日寇掃蕩了蘆葦蕩,逼迫老百姓說出八路軍的秘密。那個人堅持不說,不幸被殺,鮮血染紅了整個蘆葦蕩。這個故事特別傷感,被兩個演員表演得惟妙惟肖。其中,男演員在和敵人對話時,那“沒有!沒有!”的聲音,鏗鏘有力,氣貫長虹,在操場上空久久回蕩。我們靜靜地聽著、聽著,全場莊嚴、肅穆。我聽了這個故事,忍不住落下淚來。
最后的節(jié)目是五(2)班表演的《少年中國》。開局一聲吼,真是“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壯烈激昂,氣勢磅礴。全詩氣場很強大,聲音此起彼伏,響遏行云。到最后一句的時候,幾乎全場都異口同聲地激情朗誦起來,有的更是搖頭晃腦,握拳高呼:“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今天的紅色經(jīng)典朗誦表演,個個有特色,個個都精彩,讓人們心中燃起滿滿的愛國情懷。
操場的另一邊,鮮艷的五星紅旗正在藍天下迎風(fēng)飄揚!
【朱老師的話】
這篇寫朗誦活動的文章,也和朗誦的內(nèi)容一樣,激情澎湃。小作者只選取了三個節(jié)目,前兩個節(jié)目當(dāng)作重點寫,分別寫了演員的表演場景和觀眾的反應(yīng)。尤其是寫秋瑾的場景,把舞臺背景、音樂、演員的聲音及表情都綜合起來,營造了激情澎湃的抒情效果。寫觀眾,很精練地寫面,也很精練地寫點,用來烘托舞臺的效果。最后一個節(jié)目,用朗誦內(nèi)容來描寫朗誦的聲音,形神兼?zhèn)?,一舉兩得,使文章激情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