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玥
乳腺癌是女性首要的惡性腫瘤,據資料顯示,在我國一線城市乳腺癌的發(fā)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在上海女性乳腺癌的發(fā)病率達55.91/10 萬[1]。雖然我國乳腺癌的發(fā)病率不及歐美國家,但在未來十年,受環(huán)境與經濟發(fā)展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發(fā)達城市的乳腺癌發(fā)生率將持續(xù)升高[2]。晚期乳腺癌不像早中期乳腺癌有手術切除病灶的機會,主要采取化療手段,而近些年晚期乳腺癌的化療方案在不斷優(yōu)化,研究表明,一些優(yōu)化的化療方案可使晚期轉移性乳腺癌的完全緩解率從0 提高至15%,有效率從20%~40%提高至60%以上。卡培他濱是一種5-氟尿嘧啶類抗代謝物類口服藥,多西他賽是一種紫杉烷類藥物,近年研究表明二藥聯(lián)用化療對晚期乳腺癌具有較好的效果,可作為晚期乳腺癌的一線方案[3]。本研究旨在探討多西他賽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晚期乳腺癌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 年6 月~2018 年3 月收治的94 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TMN分期為Ⅳ期;②至少存在1 個可測量病灶;③靶病灶無放療史;④預計生存期至少能夠達到3 個月;⑤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基本正常;⑥無化療禁忌證;⑦無遠處轉移。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7 例。研究組患者年齡38~66 歲,平均年齡(48.14±8.44)歲。對照組:年齡35~68 歲,平均年齡(47.83±7.6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僅采用多西他賽(深圳萬樂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127)治療,75~80 mg/m2,靜脈滴注,1 次/d,d1,21 d 為1 個周期,共治療3 個周期。研究組采用多西他賽聯(lián)合卡培他濱(連云港潤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425)治療,多西他賽用法用量同對照組,卡培他濱1000~1250 mg/m2,2 次/d,d1~14,21 d 為1 個周期,共治療3 個周期。治療過程中常規(guī)地塞米松預處理,酌情進行護肝、止吐等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兩組患者治療后均抽血檢測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類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53)、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基質金屬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比較兩組血清CEA、CA153、VEGF、MMP-9 水平。②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臨床療效按1997 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提出的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6]:完全緩解:病灶完全消失,且能維持>1 個月;部分緩解:病灶最大徑總和縮小≥30%,且能維持>1 個月;穩(wěn)定:介于部分緩解和進展之間的標準;進展:病灶最大徑之和增加>20%或發(fā)生新的病灶。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臨床獲益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wěn)定)/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清CEA、CA153、VEGF、MMP-9 水平比較 研究組血清CEA、CA125、VEGF、MMP-9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CEA、CA153、VEGF、MMP-9 水平比較()
表1 兩組血清CEA、CA153、VEGF、MMP-9 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完全緩解0 例(0),部分緩解18 例(38.3%),穩(wěn)定24 例(51.1%),進展5 例(10.6%),總有效率為38.3%,臨床獲益率為89.4%;對照組完全緩解0 例(0),部分緩解9 例(19.1%),穩(wěn)定23 例(48.9%),進展15 例(31.9%),總有效率為19.1%,臨床獲益率為68.1%。研究組總有效率及臨床獲益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含紫杉類的化療方案在晚期乳腺癌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多西他賽分離自歐洲紅豆杉,近年研究表明,多西他賽3 周療法對晚期乳腺癌的效果優(yōu)于紫杉醇3周療法,能夠進一步延長無病進展期和總生存期[4]??ㄅ嗨麨I對晚期乳腺癌具有療效好、不良反應少等優(yōu)勢。有研究采用多西他賽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晚期乳腺癌,與多西他賽單藥治療相比,前者的總有效率、無病進展期及總生存期更優(yōu)[5]。有研究對環(huán)磷酰胺、紫杉醇耐藥的晚期乳腺癌改用卡培他濱治療,有效率能夠達到20%~26%[6]。體外實驗表明,卡培他濱與紫杉醇類藥可通過上調胸苷磷酸化酶起到療效疊加作用,且主要毒性互不交叉[7]。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及臨床獲益率分別為38.3%、89.4%,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9.1%、68.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CEA 是廣譜的腫瘤標志物。CA153 是乳腺癌的特異性標志物,對乳腺癌的侵襲、轉移具有良好的預測價值。VEGF 是目前所知的促新生血管生長最為關鍵的因子,在不典型乳腺增生到原位導管癌中均可檢測到VEGF 的表達,提示VEGF 的表達早于乳腺癌的浸潤、轉移過程,且與乳腺癌的生物學行為密切相關。細胞外基質降解后,腫瘤細胞才能順利轉移,而MMP-9 則是能夠降解細胞外基質的一種最強的因子,對乳腺癌的惡性程度與預后有預測價值。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血清CEA、CA125、VEGF、MMP-9 水平分別為(2.37±1.09)U/ml、(11.52±2.53)U/ml、(56.42±13.26)pg/ml、(33.17±6.37)ng/ml,低于對照組的(5.47±1.25)U/ml、(15.40±3.88)U/ml、(82.01±15.27)pg/ml、(43.72±9.17)ng/ml,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多西他賽聯(lián)合卡培他濱化療能夠優(yōu)化晚期乳腺癌的預后。
綜上所述,采用多西他賽聯(lián)合卡培他濱化療能夠有效降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血清CEA、CA125、VEGF、MMP-9 水平,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