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灶
- 磁敏感加權成像相位圖病灶周圍極暈鑒別單純出血或鈣化的價值研究
圖上SWI相位圖病灶高信號提示存在抗磁性物質,常見為鈣化,低信號提示存在順磁性物質,最常見者為出血,左手圖則相反。但臨床上,部分病灶在SWI相位圖上呈高低混雜信號,不易判斷病灶主體信號強度,因此存在誤診可能,實際臨床價值往往難以滿足臨床需求。與SWI相位圖直接征象(病灶本身信號強度)相比,病灶周圍信號強度(間接征象)更穩(wěn)定、錯判率極低,本研究稱之為極暈征(polarhalo sign),包括兩極征和反暈征。本研究旨在探索SWI相位圖病灶周圍極暈法(反暈征和
中國卒中雜志 2022年9期2022-10-15
- 剪切波彈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變中的可重復性評價
,對SWE在乳腺病灶測量中的可重復性研究鮮有報道,而這對后期數據的準確性至關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SWE在乳腺病變測量中的可重復性,并且分析不同深度病灶的重復性差異及可能影響因素,為臨床使用SWE測量乳腺病變提供依據并提高測量的準確性與重復性。1 資料和方法1.1 研究對象選取2020年2月—12月就診于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yī)院的患者76例。年齡22~60歲,身高150~165 cm,體重41~50 kg,體重指數15.8~20.4 kg/m2。共76個病
腫瘤影像學 2022年3期2022-07-13
- 能譜CT 在肺癌淋巴結轉移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化療治療者;②病灶轉移較小無法通過影像學檢查證實者。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進行能譜CT 檢查,采用GE Revolution 256 CT[3],掃描前調整呼吸,在深吸氣末屏氣階段完成掃描,掃描區(qū)域從胸廓進口到腎上腺位置;應用非離子型對比劑[4]300 mg/mL,經高壓注射器肘靜脈注射,速率為3.0 mL/s;延遲設定35 s,X 線球管轉速為2 r/s,準直器寬度40 mm,層間距5 mm,掃描區(qū)間40 cm。進行毫安調節(jié),數據切換(80 ~140)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22年9期2022-06-24
- 肺結核患者治愈后肺內殘留的非活動性結核病灶的CT特征研究
多集中于非活動性病灶的進展風險及病變活動性的特征方面,認為活動性征象減少即為治療好轉[10-14],而對于非活動性病灶的形態(tài)、密度及愈合過程中變化的研究還相對較少。故筆者回顧性分析肺結核治愈患者停藥后無復發(fā)患者肺內殘留非活動性病灶的CT特點及演變規(guī)律,為進一步提高對肺結核非活動性病灶CT特點的認識、判斷結核病治療終點、指導治療停藥、制定相關診斷程序提供參考,以避免治療不足或過度治療。對象和方法一、 研究對象參照入組標準搜集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首都
中國防癆雜志 2022年4期2022-04-07
- HPT 患者術前99mTc-MIBI 雙時相顯像、SPECT/CT斷層融合顯像、超聲檢查的病灶檢出率比較
所以甲狀旁腺術前病灶的定位對于手術的成敗至關重要[2]。目前我們常用的定位異常增生甲狀旁腺及腺瘤的檢查方式主要有超聲檢查、99mTc-MIBI 核素 顯 像、CT 以及MRI 等 方 法。其中99mTc-MIBI 核素顯像以99mTc-MIBI 為顯像劑,因其在病變組織中聚集滯留,在正常組織及甲狀腺中洗脫較快,故通過早期及延遲顯像可以顯示病變的甲狀旁腺位置。SPECT/CT 斷層融合顯像則是在核醫(yī)學斷層圖像基礎上增加CT 功能,可以同時得到解剖和功能圖像,
山東醫(yī)藥 2021年21期2021-08-25
- 肝臟血管肉瘤的影像學表現及臨床病理分析
cm定義為腫塊樣病灶,直徑≤3 cm定義為結節(jié)樣病灶。根據病灶大小及數目將病例劃分為單發(fā)型、多發(fā)結節(jié)型、腫塊結節(jié)混合型。分析多發(fā)病灶者的影像征象時,對所有腫塊樣病灶及有代表性的5個結節(jié)樣病灶進行分析,主要觀察病灶分布、數目、大小、邊界、密度/信號、強化方式、有無轉移、表觀擴散系數(ADC)、標準攝取值(SUV)等。1.4 病理學檢查 大體標本中,腫塊呈質軟-質中或質硬。切面呈灰紅色、灰紅灰黃色、灰紅局部灰白色、灰白色。光鏡下,腫瘤細胞呈短梭形、圓形或多邊形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21年7期2021-08-25
- 數字化斷層融合(DBT)與全視野數字X線攝影(FFDM)引導乳腺病灶定位對比
越多不可觸及乳腺病灶(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NPBL)被發(fā)現[1,2]。取得病理結果及術前病灶精準定位顯得尤為重要。X線引導乳腺病灶定位在臨床中應用越來越廣[3]。FFDM和DBT兩種成像方式都可用于乳腺病灶定位[4],但關于這兩種定位方式之間優(yōu)劣比較仍有待探討。筆者旨在對比兩種不同成像方式引導乳腺病灶定位,為臨床提供最優(yōu)病灶定位方式。 圖1 a)據患者前片獲知乳腺可疑病灶位置,鈣化病灶如圓圈所示;b) 帶有刻度專用壓迫器將乳
放射學實踐 2021年6期2021-06-21
- 糖化血紅蛋白與急性腦卒中再灌注治療后新發(fā)病灶的相關性研究
常出現新的缺血性病灶[1-3]。研究發(fā)現約30%的患者在癥狀發(fā)生1周內彌散加權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上可出現新的缺血性病灶。這些有新發(fā)病灶的患者大多數缺乏新的臨床癥狀(無癥狀中風)[4],然而,新發(fā)病灶會顯著增加缺血性事件的風險[5]。糖尿病作為缺血性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可影響卒中預后[6-7]。糖化血紅蛋白(HbA1c)較穩(wěn)定,是監(jiān)測糖尿病的重要指標之一,與血管的病變密切相關[8-9]。本研究旨在探討HbA1
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 2021年9期2021-05-21
- 超聲造影定量參數在乳腺BI-RADS 4a類病灶再分類中的應用價值*
S)主要通過乳腺病灶超聲表現來對病灶進行分類[1],但很多病理不同的乳腺病灶,也可以有同樣的超聲表現[2],因而時常會出現誤差。BI-RADS 4a類病灶的惡性概率僅2%~10%[3],這導致了臨床上非常多不必要的穿刺活檢。超聲造影(CEUS)通過造影劑微泡在血管內產生的散射,來增強血管與組織間對比以觀察病灶形態(tài),能有效提高乳腺惡性病灶的診斷效能,通常惡性病灶表現為高增強,而良性病灶表現為低增強[4],超聲造影定性特征存在一定的主觀性,而CEUS 定量參數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21年3期2021-04-17
- 同時性多發(fā)早期食管癌及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的臨床特征和病灶的關聯性分析
有時存在不止1個病灶的記錄,對于上消化道內鏡同時檢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早期食管惡性病變,稱之為同時性多發(fā)早期食管癌,并根據病變浸潤深度或面積分為主要病灶與次要病灶。因此,明確多發(fā)EEC及HGIN病灶的臨床特征及病灶相互之間的關系對臨床的診療工作具有重要意義。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20年6月就診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并接受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療的早期
河南醫(yī)學研究 2021年6期2021-04-08
-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解(CR)指肺癌病灶完全消失,無新起病灶,且時間持續(xù)1個月以上;部分緩解(PR)指肺癌病灶面積縮小程度>50%以上,無新起病灶;病情穩(wěn)定(SD)指肺癌病灶面積縮小程度≤50%,增大程度≤25%;病情進展(PD)指肺癌病灶面積增大程度>25%,或有新起病灶。疾病控制率(DCR)為(CR+PR+SD)/總例數。(7)Then, the achievable rates of the two users at the optimal solution can b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2020年4期2020-11-27
- 胃癌及胃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多灶現象的臨床研究*
是否能夠找到所有病灶尤為重要。多發(fā)性胃癌指胃內存在不止1個胃癌病灶的現象,對于同時或6個月內發(fā)現2個及以上癌性病灶,將其稱為同時性多發(fā)性胃癌。目前同時性多發(fā)性胃癌的發(fā)病率較低,原因之一在于內鏡檢查時,較小或較為平坦的病灶不易發(fā)現,部分內鏡醫(yī)師通常停留于僅發(fā)現1 個病灶,從而使得其他病灶漏診,造成治療時機延誤。目前,鮮有研究分析同時性多發(fā)性胃癌中病灶間的關聯性。本研究對56例同時性多發(fā)性胃癌及癌前病變的臨床病理特征進行分析,探究病灶間的關聯性,以期幫助臨床醫(yī)
中國腫瘤臨床 2020年14期2020-08-18
- 超聲造影診斷肝包膜下小肝癌的臨床價值*
9)歲。共53個病灶,單發(fā)49例,多發(fā)2例;原發(fā)性45個,繼發(fā)性8個。51例患者中乙肝或丙肝陽性者42例,陰性者9例;甲胎蛋白升高者30例,正常者21例;51例中經手術病理證實18例,介入治療證實20例,穿刺病理證實3例,其他影像學檢查及臨床表現診斷10例。1.2 方法采用百勝Mylab Twice 超聲診斷儀,探頭選用CA541,頻率1.5~5.0 MHz,均具有超聲造影諧波成像功能。造影劑選用SonoVue,注射前用5 mL 0.9%生理鹽水稀釋,充分
中國腫瘤臨床 2020年11期2020-07-27
- 為什么要做CT增強掃描
看結果,其顯示:病灶,病灶的性質待定,建議做CT增強掃描?;颊咭苫蟛唤猓珻T增強掃描能檢查什么?為什么要做呢?CT增強掃描檢查更精細CT掃描方式有普通掃描(俗稱CT平掃)和增強掃描。CT平掃是最基本的CT檢查,不用注射對比劑。它雖然能夠發(fā)現一些病變,甚至可以診斷一些疾病,但不能或不易發(fā)現某些部位的一些病變,如血管畸形、早期腫瘤和轉移瘤等,不能反映病變的血液供應情況,對某些惡性病變不能準確地判斷病灶的數量和范圍等。CT增強掃描是在CT平掃的基礎上進行的有益的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點通 2020年4期2020-06-09
- 結核球是肺上長的瘤子嗎?
一種肺結核的球形病灶,并不是肺上長的瘤子,更不是腫瘤。結核球絕大多數是由于肺部繼發(fā)結核病灶演變而來的,屬于浸潤性肺結核的一種,是可以治療的。如果是初次發(fā)現,應接受正規(guī)的抗結核治療,醫(yī)生會根據患者具體病情來制訂治療方案。一部分患者經內科治療后,病灶不能完全吸收,結核球縮小不明顯,須定期復查。除了X線胸片外,還需要重視痰液的檢查,看有無結核桿菌存在,以便及時發(fā)現病灶活動的可能,給予抗菌治療。結核球和普通的肺結核一樣,經過抗結核藥物正規(guī)全程治療后,大多數患者病灶
保健與生活 2020年5期2020-03-20
- 無瘢痕肝臟局灶性結節(jié)增生的CT表現
,但并不是所有的病灶都會出現典型的瘢痕征象,給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本文根據是否存在中央瘢痕,將回顧性收集的FNH病灶分為瘢痕組和無瘢痕組,比較兩組在CT表現上的異同,旨在進一步提高對無瘢痕FNH的診斷和鑒別診斷能力。材料與方法1.一般資料收集2013年1月-2016年9月在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接受CT平掃及增強檢查并經手術病理證實的57例肝臟FNH患者。57例患者共發(fā)現63個病灶,其中51例為單發(fā)病灶,6例均發(fā)現2個病灶。按CT圖像上中央瘢痕的顯示情況
放射學實踐 2020年2期2020-03-13
- 能譜CT 成像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淋巴結轉移的診斷價值分析
并干預淋巴結轉移病灶有利于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患者預后[2]。研究表明,常規(guī)CT 檢查主要觀察的是受檢者病灶形態(tài)學,但在功能評估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3-4],而能譜CT 成像可有效提高富血供小腫瘤檢出率[5],且即使采用低劑量也能獲得分辨率較高的圖像[6],但目前關于能譜CT 成像對NSCLC 患者淋巴結轉移診斷價值的研究報道較少見。本研究旨在分析能譜CT 成像對NSCLC 患者淋巴結轉移的診斷價值,以期為臨床科學制定NSCLC治療方案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20年1期2020-03-09
- 支氣管內超聲結合引導鞘聯合針吸術對肺外周結節(jié)的診斷價值
GS 技術探查下病灶的常規(guī)活檢和刷檢,對于EBUS-GS聯合針吸術(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with endo bronchial ultrasonography using a guide sheath,EBUS GS-TBNA)的診斷研究甚少,本文旨在探討EBUS-GSTBNA 對PPLs 的診斷價值。1 對象和方法1.1 對象 選取2016 年10 月至2018 年10 月在本院門診和住院發(fā)現的PPLs 患者
浙江醫(yī)學 2020年1期2020-01-18
- Neurology:彌散加權成像陽性小病灶在腦小血管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
陽性(DWI+)病灶(代表急性缺血)與SVD有關。DWI+病灶可能無臨床癥狀,其發(fā)病率在一般人群中<1%,在高血壓性SVD患者中為8%,在腦淀粉樣血管?。╟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CAA)患者中高達23%。然而,DWI+病灶在SVD病程進展中所起的作用尚不清楚。最近的縱向研究顯示DWI+病灶可以發(fā)展為SVD標志物譜系,包括WMH、腔隙或微出血。但是這些研究較小,隨訪時間短,并未探討所有的SVD譜系。因此,探討DWI+病灶是否可成
中國卒中雜志 2019年11期2019-12-31
- US-CT/MRI融合成像在肝癌患者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示能力較差,易受病灶大小、部位、背景回聲等因素影響,部分病灶顯示困難,從而影響消融治療的順利進行[4]。此外,部分病灶常規(guī)超聲顯示困難,即便順利進行RFA術也難以判斷消融是否完全。故對于常規(guī)超聲顯示困難的肝癌病灶,不適合在超聲引導下行RFA。近年出現的US-CT/MRI融合成像技術,將超聲的實時引導與CT/MRI的高分辨率的優(yōu)勢進行了結合,彌補了常規(guī)超聲的不足,為超聲顯示困難的肝癌病灶行超聲引導下RFA術及療效評價提供了可能[5]。本研究旨在探討US-CT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9年12期2019-12-18
- MRI長時間延遲增強掃描診斷肝臟孤立性壞死性結節(jié)價值研究*
。SNNL為良性病灶,可自發(fā)縮小或長期無變化,臨床通常以隨訪觀察為主[2]。由于SNNL缺乏特異性表現,且其影像學資料與部分肝臟腫瘤表現類似,極易發(fā)生誤診,使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手術[3]。因此,明確診斷SNNL是避免患者接受錯誤治療方法的前提。MRI具有無創(chuàng)、快捷的特點,已被廣泛應用于各種肝臟腫瘤的檢查和診斷[4]。由于SNNL的病理學表現為凝固性壞死,四周有纖維包膜,而這些纖維組織可能影響了MRI掃描延遲強化,導致SNNL的 MRI影像學表現特征多樣化[5
實用肝臟病雜志 2019年6期2019-11-13
- 數字乳腺斷層攝影在乳腺高危病灶中的診斷價值研究
此對于檢出的高危病灶必須經病理學檢查確診[1]。MRI引導下的病灶穿刺活檢由于費用高和耗時長,限制其應用。第二眼超聲是指最初MRI檢出的病灶用超聲檢查有目標的檢測,其是最常用的定位及活檢該類高危病灶的方法。但仍有約21%~67%的高危病灶第二眼超聲無法識別[2]。數字乳腺斷層合成(DBT)是對乳腺X線攝影技術的革新,從不同的角度投照乳腺,將獲得的一系列斷層影像進行三維重建。DBT減少致密型乳腺組織的重疊效應,顯著提高乳腺癌的檢出率[2]。本文探討DBT對乳
浙江臨床醫(yī)學 2019年9期2019-10-12
- 超聲及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術對乳腺可疑惡性病灶的診療效果
使早期、較小乳腺病灶得到及時發(fā)現;而可疑惡性病灶往往使人擔憂,《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guī)范》指出影像學檢查乳腺可疑惡性病灶(BI-RADS 4A類)建議組織病理學檢查[1],微創(chuàng)手術較開放式手術對患者創(chuàng)傷小,皮膚不易留疤痕,本研究觀察超聲及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術對乳腺可疑惡性病灶的診療效果。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日立Aloka Arietta70、Philip HD11XE超聲診斷儀,9~12L、12~18L高頻線陣探頭,美國強生公司生產的麥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19年17期2019-08-19
- MRI與多層螺旋CT成像在肝內周圍型膽管細胞癌中的診斷價值
2 結果2.1 病灶一般特征22例IHPCC患者均為單發(fā)病灶,一共22個病灶,MRI和CT檢查均可以清楚顯示病灶;其中位于肝右葉8個,肝左葉10個,肝左右葉交界處4個;本組有6個病灶呈分葉狀或形態(tài)不規(guī)則狀,16個病灶呈圓形或類圓形;9個病灶邊緣模糊,13個病灶邊緣較清晰。病灶大小約1.8cm×2.1cm ~ 4.3cm×5.0cm。2.2 MRI表現10例患者行MRI檢查,其中7例平掃+增強掃描,其余3例為平掃,亦是均為單發(fā)病灶,共10個病灶。MRI平掃示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19年17期2019-08-19
- CEUS與平面波超敏感血流顯像分析甲狀腺乳頭狀癌
EUS可動態(tài)評估病灶內部和周邊組織的血流分布和灌注特征[3]。平面波超敏感血流顯像(planewave ultrasensitive imaging, AngioPLUS)可檢測病灶微細血管內的低速血流信號[4]。本研究旨在對PTC的CEUS和AngioPLUS特征進行分析。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11月于本院經手術病理確診的83例PTC患者,男16例,女67例,年齡21~76歲,平均(44.7±12.7)歲。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9年1期2019-01-21
- 硬化性肺泡細胞瘤的CT表現分析
實8例,1例多發(fā)病灶經手術病理及穿刺活檢病理證實。1.2 儀器與方法 26例均行CT平掃及增強掃描。采用GE Healthcare Lightspeed VCT和Philips 64排螺旋 CT 機,掃描參數:120 kV,250~350 mAs,層厚5 mm。掃描范圍從肺尖到肺底包括全肺。增強掃描:采用非離子型碘對比劑碘帕醇(300 mgI/mL),自肘前靜脈經高壓注射器以3~4 mL/s流率團注,常規(guī)動脈期20~25 s、靜脈期50~60 s掃描。1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 2018年6期2018-12-17
- AP—4、EZH2基因表達量與子宮內膜癌病灶中細胞凋亡、上皮間質轉化的相關性研究
達量與子宮內膜癌病灶中細胞凋亡、上皮間質轉化的相關性。方法 回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進行切除術治療的35例子宮內膜癌患者臨床資料,收集子宮內膜癌病灶和癌旁病灶適量,提取RNA后分別測定AP-4、EZH2基因表達量,進一步測定病灶中細胞凋亡、上皮間質轉化基因的表達量。結果 子宮內膜癌病灶內AP-4、EZH2基因表達量高于癌旁病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關鍵詞:AP-4、EZH2基因;子宮內膜癌;細胞凋亡;上皮間質轉化中圖分類號:R737.3
醫(yī)學信息 2018年14期2018-10-30
- MRI特異性對比劑釓貝葡胺對FNH的診斷價值分析
A)于肝膽期能將病灶所攝取對比劑的狀況予以呈現,有助于肝內占位的鑒別診斷[1]。本文納入分析的數據來自2016年2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21例肝臟局灶性結節(jié)增生患者,分析及評估將MRI特異性對比劑釓貝葡胺應用于FNH患者臨床診斷中的診斷價值。1.資料與方法1.1 基礎資料本文予以分析的資料為2016年2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21例肝臟局灶性結節(jié)增生患者,女性和男性之間的比例是15比6,年齡最高41歲,最低20歲,(31.02±3.14)歲是其年
醫(yī)藥前沿 2018年29期2018-10-19
- 磁共振擴散峰度成像預測急性腦梗死預后的初步研究
過分析急性腦梗死病灶的DWI及DKI參數(包括DTI及DKI參數)與兩次檢查病灶體積變化的相關性,旨在研究DKI相比于DWI及DTI在預測腦梗死病灶的轉歸及預后方面是否存在優(yōu)勢,從而尋找預測急性腦梗死預后的最佳方法,為臨床治療、評估提供指導作用。1 材料與方法1.1 病例資料分析我院1例65歲女性腦梗死患者,患者于2014年1月6日首次進行顱腦核磁共振檢查,共發(fā)現9個急性腦梗死病灶。住院期間采用氫氯吡格雷進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療?;颊哂?014年1月18日再次
磁共振成像 2018年2期2018-05-04
- 中風中經絡5種分型CT與MRI的影像學特點研究
,且可對患者腦內病灶分布和大小進行準確顯示[2]。因此本文即對中風中經絡5種分型CT與MRI影響學特點進行了研究與分析。1 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中風中經絡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齡37~69歲,平均67.5歲。根據中風中經絡辨證分型標準[3]:陰虛風動證5例、肝陽暴亢證10例、痰熱腑實證15例、氣虛血瘀證30例、風痰阻絡證40例。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據中醫(yī)辨證分型,并實施MRI與CT掃描。即采用四診法進行中風
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8年7期2018-04-10
- 肺內孤立性磨玻璃密度結節(jié)良惡性病灶的MSCT鑒別征象及其病理學基礎
璃密度結節(jié)良惡性病灶的MSCT鑒別征象及其病理學基礎重慶三博長安醫(yī)院放射科(重慶 400023)游小風 徐偉華目的 探討肺內孤立性磨玻璃密度結節(jié)(fGGO)良惡性病灶多層螺旋CT(MSCT)的特點及其與病理學基礎的關系。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5例fGGO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病例均經病理學證實。良性病灶21例(炎癥15例,不典型腺瘤樣增生(AAH)6例);惡性病灶54例(細支氣管肺泡癌(BAC)37例,腺癌17例)。分析良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7年12期2017-12-12
- CEUS評價大鼠肝泡狀棘球蚴病灶血流灌注的動態(tài)演變
大鼠肝泡狀棘球蚴病灶血流灌注的動態(tài)演變曾紅春1,王穎鑫1,王俊華2,韓 偉1,劉文亞3*(1.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超聲診斷科,2.新疆包蟲病基礎醫(yī)學重點實驗室,3.影像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目的探討CEUS評價不同時期大鼠肝泡狀棘球蚴病(HAE)血流灌注的價值。方法采用CEUS觀察70只成功感染HAE的大鼠在接種后不同時期(9、28、50周)的血流灌注特征,并與病理結果對照。結果接種9周時55個(55/70,78.57%)病灶表現為高回聲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17年9期2017-09-18
- 2015—2016年某醫(yī)院良惡性病灶調查結果分析
6年某醫(yī)院良惡性病灶調查結果分析郭虎南陽市中心醫(yī)院,河南南陽473000目的分析醫(yī)學影像在良惡性病灶調查研究中的應用價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該院收治的80例fGGO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良性病灶患者26例(炎癥19例,不典型腺瘤樣增生(AAH)7例);惡性病灶患者54例(細支氣管肺泡癌(BAC)39例,腺癌15例)。采用MSCT對良惡性病灶的特點進行調查研究(主要包括病灶位置、大小、形態(tài)、邊緣、病灶-肺界面、常見征象等)。結果惡性病灶明顯大
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 2016年31期2016-11-22
- 超聲聯合彈性成像在非哺乳期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選擇105例乳腺病灶患者,按照術后病理或超聲引導穿刺結果分為乳腺癌組(41例)與乳腺炎組(64例),兩組均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觀察兩組患者病灶影像學特征。結果兩組患者共檢出良性病灶68個,惡性病灶79個。良性病灶檢出率最高為慢性乳腺炎(45.59%),惡性病灶中檢出率最高的為浸潤性導管癌(75.95%)。良性病灶多數未見微小鈣化,鈣化病灶內部呈小條狀或斑點狀回聲,多數病灶后方回聲未見明顯衰減。惡性病灶多呈微小鈣化,鈣化病灶內多呈簇狀或散在點狀強回聲,病灶
癌癥進展 2016年7期2016-10-18
-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聯合BI-RADS分級對乳腺微小病灶的診斷價值
S分級對乳腺微小病灶的診斷價值周艷英 李麗 杜峰目的 探討超聲彈性成像(UE)技術聯合乳腺超聲影像報告與數據系統(tǒng)(BI-RADS)分級對乳腺微小病灶的臨床診斷價值。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間因外科觸及乳腺腫塊擬行手術切除術的女性患者68例,共132個乳腺微小病灶的BI-RADS分級資料以及UE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與病理結果作對比研究。結果 良性乳腺微小病灶BI-RADS分級值、超聲彈性評分值以及應變率比值均明顯低于惡性乳腺微小病灶(P
浙江臨床醫(yī)學 2016年4期2016-09-13
- 大鼠感染肝泡狀棘球蚴不同時期超聲動態(tài)演變與病理對照研究
種9周時114個病灶(114/142,80.28%)超聲表現為高回聲,28個病灶(28/142,19.72%)表現為混合性。隨接種時間延長,病灶體積逐漸增大,實性高回聲病灶內部可出現液化壞死區(qū)、鈣化灶逐漸增多;混合性病灶實性成分逐漸增多,回聲雜亂,伴數量不等的鈣化灶。病理結果顯示早期病灶表現為針尖樣/多囊泡樣、乳白色囊泡樣結構,內含不同比例的囊液,隨病程進展,病灶內實性成分及鈣化灶逐漸增多,囊液減少,鏡下表現為病灶周邊纖維組織逐漸增厚、內容物逐漸趨向復雜、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6年5期2016-06-22
- MR體素內不相干運動成像對復發(fā)-緩解型多發(fā)性硬化微循環(huán)的研究
獲取反映RRMS病灶及白質(NAWM)區(qū)組織擴散特點的表觀擴散系數(ADC)、ADCslow、ADCfast及組織微血管灌注分數(f)。結果非強化病灶區(qū)、病灶旁NAWM區(qū)與遠離病灶的NAWM區(qū)兩兩比較,非強化病灶區(qū)ADC、ADCslow、ADCfast、f值明顯高于病灶旁及遠離病灶的NAWM區(qū),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病灶旁NAWM區(qū)與遠離病灶的NAWM區(qū)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MR IVIM成像可定量分析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6年12期2016-02-08
- 多排螺旋CT對肝臟局灶性結節(jié)增生的診斷價值
訪,隨訪期間1個病灶從6 cm減小至3 cm,1個病灶從3.7 cm增長至4.2 cm。1.3 MDCT掃描技術 采用德國西門子64排螺旋CT掃描儀。掃描條件:120 kV,200 mAs,層厚5 mm,準直器0.6,矩陣512×512。所有患者均行平掃及增強掃描。增強掃描采用靜脈快速團注碘造影劑(300 mgI/ml),速率3.0~4.0ml/s,分別于注射后20~25 s(動脈期)、60~70 s(門靜脈期)、110~120 s(平衡期)及300~60
淮海醫(yī)藥 2015年4期2016-01-12
- MRI與DSA對小肝癌的診斷價值比較
SHCC共86個病灶,其中富血供型病灶65個,乏血供型病灶21個,27個病灶有包膜。MRI共檢出SHCC病灶76個,其中富血供型58個,乏血供型18個;DSA共檢出SHCC病灶73個,其中富血供型65個,乏血供型8個;MRI+DSA共檢出SHCC病灶84個。對于富血供型SHCC病灶,DSA的檢出率(100%)優(yōu)于MRI(89.23%);而對于乏血供型SHCC病灶,MRI的檢出率(85.71%)優(yōu)于DSA(38.09%),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放射學實踐 2015年1期2015-10-09
- PET圖像中球形病灶的部分容積效應及其影響因素
辨率越低。對于熱病灶,由于病灶上的每一個點經成像系統(tǒng)后都要擴展,因此圖像上不應有放射性物質的地方出現了顯像,而應顯像的地方強度變弱,猶如放射性物質濺到周圍,此即部分容積效應。部分容積效應使圖像退化、病灶定量值失真,甚至導致錯誤的結論[1-7]。一直有學者在對部分容積效應及其校正進行研究[1-10],但至今沒有適合臨床腫瘤PET圖像的部分容積效應的校正方法。本研究小組曾對PET圖像柱形病灶(部分容積效應發(fā)生在二維空間)在無背景情況下的部分容積效應及其校正進行
原子能科學技術 2014年6期2014-08-08
- 超聲引導下麥默通旋切術在診治良性乳腺病灶中的應用
腺腫塊中乳腺良性病灶占了大部分。以往發(fā)現乳腺病灶須行傳統(tǒng)的病灶切除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不美觀,而且手術時間較長,恢復較慢。采用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術切除乳腺良性病灶,不僅創(chuàng)傷小、時間短、恢復快,而且能對組織進行病理學診斷?;静挥绊懲獗砻烙^,受到廣大女性特別是年輕女性的歡迎。而超聲能實時引導整個手術過程,進行動態(tài)觀察,故超聲引導在麥默通旋切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F將286個乳腺良性病灶超聲引導下麥默通旋切術的結果總結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
浙江實用醫(yī)學 2013年6期2013-12-11
- 乳腺微小實性病灶的彈性應變率比值分析
法發(fā)現的乳腺實性病灶被檢出,這些被檢出的乳腺病灶特別是最大徑≤10 mm的微小實性病灶的良惡性鑒別極為重要。近年來應用超聲實時組織彈性成像技術(Ultrasonography 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URTE)對乳腺病灶良惡性鑒別診斷的研究報道越來越多[1-2]。但大多采用彈性分級法來評估病灶的硬度,而采用彈性應變率比值(Strain ratio,SR)法針對乳腺微小實性病灶的研究少有報道。本研究以病理診斷為金標準,采用
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 2013年11期2013-10-20
- MRI對肝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癌變的診斷價值
共32個DN癌變病灶,分析其的MRI特點。1 材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29例,男24例,女5例;年齡35~77 歲,平均57.3 歲。26 例為乙型肝炎肝硬化,2例為丙型肝炎肝硬化,1 例為乙型肝炎病毒與丙型肝炎病毒重疊感染病例。1.2 MRI 技術 采用GE Signa HD 或西門子Symphony-P 1.5T 高場MRI 掃描儀,使用多通道體部相控陣線圈采集MR 信號,平掃序列:(1)毀損快速梯度回波(FLASH 或FSPGR)T1WI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外科雜志 2012年2期2012-01-22
- 肝鐮狀韌帶旁假性病灶12例誤診分析
肝鐮狀韌帶旁假性病灶(簡稱鐮旁肝假病灶)最初是在CTAP(CTduring arterial portography)圖像上遇到的,表現為肝左葉內側段或左葉外側段前緣鐮狀韌帶附近的局限性門脈期灌注缺損[1],也有學者認為是肝局部脂肪浸潤,本身并不是一種有臨床意義的真性病灶[2]。部分鐮旁肝假病灶由于形態(tài)及CT影像表現較特殊,易誤診為真性病灶,對此類誤診及誤診原因的報道較少?,F對本院誤診為真性病灶的12例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提高對該部位假性病灶的認識,避免不必
浙江實用醫(yī)學 2012年2期2012-01-14
- 病灶大小對觸診不清的乳腺惡性病灶超聲檢出率的影響
0730·論著·病灶大小對觸診不清的乳腺惡性病灶超聲檢出率的影響張 璟1,姜玉新1, 朱慶莉1,劉 赫1,呂 珂1,孫 強2中國醫(yī)學科學院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1超聲科2外科,北京 100730目的探討病灶大小是否影響超聲對臨床觸診不清的乳腺惡性病灶的檢出及能否作為臨床觸診不清的乳腺病灶活檢的指征。方法超聲檢查發(fā)現而臨床觸診不清的乳腺病灶816個。根據病灶最大徑將全部病灶分為≤0.5、0.6~1.0、1.1~1.5、1.6~2.0和>2.0 cm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 2011年2期20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