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垚琪
東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由1824架無人機在空中組成的“地球”。
東京奧運會主打“3R概念”下,可回收紙殼床以及由回收的貴金屬制作的獎牌成為一大亮點。
東京奧運會主打“3R概念”下,可回收紙殼床以及由回收的貴金屬制作的獎牌成為一大亮點。
2021年7月23日,第32屆夏季奧運會終于在日本東京新國立競技場拉開序幕。本屆東京奧運會的舉辦可謂是波譎云詭,迷霧重重。從最開始取消與延期的眾說紛紜,到主場館設計方案的懸而未決、推倒重來,再加上開幕式上的“陰森可怖”,一路走來,有不少謎團值得一探究竟。
2020年年初,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取消還是延期東京奧運會,一直眾說紛紜。在奧運會歷史上,只有1916年的柏林第6屆奧運會、1940年的東京第12屆奧運會和1944年的倫敦第13屆奧運會曾因兩次世界大戰(zhàn)停辦,并未有過奧運會延期舉辦的先例。
所以,日本政府面臨的第一關是決定本屆奧運會到底是如期還是延期舉辦。日本政府曾5次宣布東京奧運會不會延期,然而隨著全球疫情蔓延,以及日本國內疫情逐步失去控制,如期舉辦的聲音多少有了些自欺欺人的味道。2020年3月16日,日本足協(xié)主席、日本奧委會副主席田島幸三確診新冠肺炎,緊隨其后的是加拿大、澳大利亞直接宣布退出此次奧運會。多方壓力之下,2020年3月30日,國際奧委會、東京奧組委、日本政府聯(lián)合宣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東京奧運會推遲到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舉行。
東京奧運會的延期并沒有取下懸在其頭頂?shù)摹斑_摩克里斯之劍”,奧運會被取消的風險仍然存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專家在2020年4月明確表示,如果全球疫情無法在奧運會舉辦之前得到合理控制,此次奧運會仍將面臨取消風險。2020年4月和2021年1月,因為疫情嚴重,日本曾兩次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對于是否繼續(xù)舉辦東京奧運會,日本也一直沒有達成全民共識,關于取消此次奧運會的聲音不絕于耳。風雨飄搖中等到最后一刻,奧運會還是顫顫巍巍地開幕了,但是根據(jù)日本廣播協(xié)會電視臺統(tǒng)計,2021年7月31日,日本當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2341?例,這也是日本連續(xù)第3天日增確診病例數(shù)過萬。
奧運會是否舉辦的謎團解開了,但日本是否能穿過后疫情時代的迷霧仍未可知。
2021年的2020東京奧運會,或許可以設計成為一道漢語水平考試題目,考考老外東京奧運會到底是在哪一年舉辦。2021年與2020的不對稱,也是本屆奧運會的謎題之一。
首先,將時間拉回到2013年9月7日,上一任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宣布東京作為2020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因此,在東京舉行的這屆奧運會,理所當然地被稱為“2020東京奧運會”,當然它還有個學名,叫“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東京奧運會過了可能被取消這一關之后,又面臨是否要將“2020東京奧運會”改成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的“2021東京奧運會”這一難題。
當然,更名是需要日本政府、東京奧組委和國際奧委會三方協(xié)商一致決定的。而為什么最終決定沿用“2020東京奧運會”,歷史沿革固然重要(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奇數(shù)年份的奧運會名稱),“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威力更不容小覷。一方面,是為了避免法律上的風險。“東京2020”是通過了專利和特許經營權申請的。無論是贊助商的合同、轉播權的合同,或者是技術支持、紀念品授權方面的條款,文本上都是以“2020”作準的,而數(shù)字的修改意味著大量的合同面臨著變更,這其中也隱藏著巨大的成本和不可控性。
運動員乘坐的大巴車。此次東京奧運會經濟收益上入不敷出,疫情的壓力更讓舉辦過程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其實也還是與“錢”逃不脫關系。2013年申奧成功后,日本就已經進入全民備戰(zhàn)奧運的狀態(tài),大量的宣傳物料,例如條幅、廣告牌、旗幟、志愿者服裝、紀念品玩具等早就已經生產完畢,這些產品的價值保守估計有數(shù)十億美元,將“2020”改成“2021”意味著大量的物料面臨報廢,這對已經鐵定不能從奧運里賺到錢的日本政府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日本為了舉辦這屆奧運會在經費上已經嚴重超支,幾乎沒有門票收入。如果執(zhí)意將“2020東京奧運會”改成“2021東京奧運會”,只會更加得不償失。
奧運主場館作為代表奧運會的標志性建筑物,也是很多人所關注的焦點之一。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主場館“雅典之光”、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鳥巢”、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倫敦碗”以及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馬拉卡納體育場”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東京奧運會的主場館被命名為“森林之風”,外形上是一個層層疊疊的橢圓形體育場,每層有一圈立柱支撐,同時以樹木和綠色植物作為裝飾,該場館由日本著名建筑師隈研吾操刀設計。
其實,隈研吾的設計方案并不是最初稿,著名女建筑師扎哈·哈迪德形似自行車頭盔的設計方案才是最原始的方案。扎哈·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巴格達,2004年獲普利茲克建筑獎,是世界著名的伊拉克裔英國女建筑師,她擅長在作品中大膽運用空間和幾何結構,被稱為建筑界的“解構主義大師”。當你路過南京青奧中心、廣州大劇院、望京SOHO和大興機場時,都能欣喜地發(fā)現(xiàn)這些地標性建筑均出自扎哈之手。
2015年7月,日本政府提出由于造價和施工難度等原因,終止了此前扎哈團隊所提交的設計方案,并于9月開始第二輪投標,最終隈研吾團隊方案勝出。比起扎哈的方案,隈研吾設計的主場館更加本土化,建造成本也縮小了近一半。扎哈團隊曾在其官方網站發(fā)表聲明,控訴日本政府與本土設計師“沆瀣一氣”,排擠國際設計師所提交的方案,并指出隈研吾的新方案在場館規(guī)劃上與她之前的方案有諸多雷同。令人唏噓的是,扎哈因心臟疾病于2016年3月31日在美國邁阿密一家醫(yī)院去世,享年66歲,她的東京奧運會主場館永遠停留在了紙上。
回望東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整體觀感可謂是“一言難盡”。日本著名導演北野武表示,自己在開幕式期間睡得很香,并希望日本政府能給所有納稅人退還其繳納的稅金。??????而網絡上關于東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段子更加層出不窮,有網友戲稱是“開墓式”而非開幕式。
穿過“迷之操作”的東京奧運會開幕式,是否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回憶呢?1824架的無人機組是東京奧運會采用專為娛樂項目設計的英特爾流星(Shooting?Star)3設備,每架無人機配備4個LED燈,僅重340克。為了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動畫和更清晰的圖像,每架無人機都配備實時運動(RTK)GPS,以輔助無人機演出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回想起開幕式當晚的夜空之中,1824架無人機組成東京奧運會的會徽,與場內會徽遙相呼應?!盁o人機”會徽在夜空中旋轉變化,逐漸形成一個閃耀的地球,堪稱當晚“夜空中最亮的星”,科技感十足,令人過目不忘。然而這并不是無人機第一次用于奧運會,2018年的平昌冬奧會上就使用過1218架無人機進行表演,在空中組成奧運五環(huán)的圖像,成為奧運會的首次無人機燈光秀。而此次東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使用的無人機數(shù)目更多,表演設計也更為復雜。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由于觀眾無法親臨現(xiàn)場觀看奧運,所以電視和數(shù)字平臺轉播則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借助科技手段讓觀眾們更好地觀看奧運會,也是主辦方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首次出現(xiàn)在奧運賽場上的3D運動員跟蹤技術(簡稱3DAT)是由英特爾公司開發(fā)的技術方案,它能通過標準攝像頭實時分析和精準提取運動員在比賽時的數(shù)據(jù),保證運動員們拼搏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不會被錯過。3DAT通過使用4部安裝在云臺上的高速攝像機,實時捕捉運動員的形態(tài)及動作,這樣對于體操、跳水等動作要求較高的項目,無論是觀眾還是裁判都能更好地觀察到細節(jié);在田徑短跑項目中,觀眾可以看到每個運動員的實時奔跑速度和最高速度出現(xiàn)在哪個瞬間;射箭項目甚至可以直接在電視上顯示出參賽選手的心跳頻率。與此同時,系統(tǒng)會將數(shù)據(jù)轉換為疊加可視化信息,并存儲在云端,觀眾可在比賽后隨時回放查看。
以上可謂是科技與奧運完美結合,而此次東京奧運會也試圖將科技與環(huán)保結合起來,事實上效果如何,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奧運會籌備之初,東京奧組委就宣布為了推動將科技與環(huán)保相結合,本次奧運會將主打3R概念,即“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回收”(Recycle)。3R概念的集大成者,不得不說就是由再生材料制造而成的奧運村紙板床和聚乙烯床墊了。據(jù)報道,東京奧組委在奧運村提供了1.8萬套硬紙板制作的床具和寢具,這些床便于拆卸組裝,甚至可以根據(jù)睡在上面運動員的重量,進行不同的組合,拼成一個個“紙盒子”。紙板床在網絡上也引發(fā)了不小熱議,大多數(shù)聲音都在詬病紙板床過于“寒酸”,然而事實是,這些紙板床長200厘米、寬90厘米、高40厘米,單張成本約合人民幣9000—15000元。造價不菲的紙板床能否達到3R概念所期待的效果,只能在奧運會結束后待人評說了。
東京奧運會籌辦過程中各種讓人哭笑不得的烏龍也好,開幕式上和比賽中讓人眼前一亮的黑科技也罷,它們都只是奧運會的一種呈現(xiàn)方式。我們或許需要思考的是,奧運會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吐槽歸吐槽,我們還是要慶幸有東京奧運會,因為它為無數(shù)“十年磨一劍”的奧運健兒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寶貴機會,更給疫情下的我們帶來精神上的振作。
當然,最重要的是,它為奧運精神提供了一個發(fā)光發(fā)熱的舞臺。《奧林匹克憲章》賦予奧林匹克精神的內容是“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正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所言,人們現(xiàn)在面對著一個動蕩不安的世界,奧林匹克精神在這種情況下顯得更加重要。開幕式上,當我們注視著難民代表團的緩緩入場,回想著本次東京奧運會的口號上增加的內容——“更團結”,或許就能從謎團中發(fā)現(xiàn)奧運會令人著迷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