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俠世界里,當一個大俠得到了一個神器后,還需要知道它的操作技巧,才能使用。本期小飛魚和大家分享的用筆技巧,就好比神器的使用秘籍,學會了,你才能更好地學習書法喲!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寫出的點畫不能一樣粗細,當點畫要變細時毛筆就要提起。因此,提與頓是相對而言,互為依存的。提筆大多用于橫畫的中間、字的轉(zhuǎn)折連接處,以及露鋒出鋒時,即前人所說的“密處、險處用提”。注意,提筆寫出的點畫不要過虛、過細。
線條點畫要變粗變突出時,便需用力往下按筆,所謂“力透紙背者為頓”。字的收筆處或轉(zhuǎn)折處常用頓筆,頓筆的力度要大于“蹲筆”與“駐筆”。在書寫過程中提與頓時常交錯使用,有時提在前、頓在后,有時是先頓后提,所以要注意協(xié)調(diào)性。提與頓的交互使用能形成點畫線條輕、重、粗、細的變化,因此無論在行書還是楷書中,提頓交互使用的情況都很常見。頓筆用得好,可使點畫堅實有力,筆力充盈,但需注意不要頓得太重,以免形成墨團。
蹲筆的運筆方法與頓筆相似,但按下的力度要輕些。在點畫的輕、重、粗、細之間,有一個過渡性的動作,即為蹲筆,所以唐代的張懷灌曾說蹲筆是“緩毫蹲節(jié),輕重有準是也”。蹲筆和頓筆常用于筆畫的轉(zhuǎn)換過渡處,起著調(diào)節(jié)的作用。
駐筆的用筆力量小于頓筆與蹲筆,用于上一個運筆動作結(jié)束,下一個運筆動作開始之時,只需“稍?!保Φ郊埫婕纯?。駐筆是為了準備開展下個筆勢,如橫劃的起筆、收筆之前都要頓筆,在頓筆之前要先稍停駐一下筆,然后再鋪毫按頓。此外,轉(zhuǎn)折處頓筆前也要駐筆,如捺筆,在出捺前需駐筆為頓筆蓄勢。清代的蔣和曾說:“駐,不可頓,不可蹲,而行筆又疾不得,住不得,遲澀審顧則為駐?!?/p>
衄 筆
衄筆是運筆時既下行又往上的筆法,如在寫鉤和點時,原來頓筆后挫鋒下行的筆,突然逆轉(zhuǎn)而上。由于衄筆取逆勢,增加了筆鋒與紙面的摩擦力,加強了筆力,因此用此法寫出的點畫線條更加蒼勁。如顏真卿的楷書中常見的“鵝頭鉤”,就是把鉤衄回到一個鵝頭形的勢態(tài)后,再出鉤。
挫筆就是運筆時突然停住,以改變筆勢的方向。在轉(zhuǎn)角處大多會先頓筆,然后把筆略提起,使筆鋒轉(zhuǎn)動,從而變換方向。簡單來說,挫筆就是頓筆后的一個轉(zhuǎn)換筆鋒方向的筆法,它可使點畫表現(xiàn)得更加完美。如寫鉤或轉(zhuǎn)折處時,頓筆完成后還不足完成點畫,這時把筆鋒微微提起挫動一下,既可作調(diào)整,又可轉(zhuǎn)換筆勢以便后面行筆。挫筆時需注意,挫鋒要有分寸,過分則做作,太微小又不便表現(xiàn)出筆姿和起到轉(zhuǎn)換筆鋒的作用。
搶筆是指提筆入紙時,空中先落筆起勢,或提筆離紙時在空中回力的動作。搶筆與折筆有相似之處,但折筆速度慢,而搶筆是快速的瞬間動作。如寫橫時,一般在起筆處先豎下再折筆向上,即橫畫直落筆,向右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內(nèi)折線,而采用搶筆時,即可臨空完成這一折筆動作,而后迅速落紙,即“虛搶”。寫行草時,行筆較快,運轉(zhuǎn)幅度較大,便可用搶筆來起筆或收筆。
轉(zhuǎn)筆有二層含義,一是與“折筆”相對而言的。圓筆多用此法,即寫字運筆時左右圓轉(zhuǎn)運行,是連續(xù)又略帶停頓,連斷之間似可分又不可分的動作。漢代蔡邕在《九勢》中說:“轉(zhuǎn)筆,宜左右回顧,無使節(jié)目孤露?!庇棉D(zhuǎn)筆寫出的點畫線條渾圓而厚實。二是指字中轉(zhuǎn)角屈折之處,用圓轉(zhuǎn)法寫成圓勢。注意圓轉(zhuǎn)的時候,運筆不要太慢,以免出現(xiàn)臃腫之態(tài)。
折筆是對“轉(zhuǎn)筆”而言的,方筆多用此法。折筆時筆鋒從陽面翻向陰面,即“方筆用翻”,以折筆這一動作來帶出方勢,從而顯出筆畫的棱角及方正之感。折筆的速度要比轉(zhuǎn)筆快些,這樣才能形成方勁剛健、痛快遒勁之勢。
若一位大俠得到了武功秘籍,卻不加以修煉,那再好的武功秘籍都只不過是一張廢紙。同樣,若同學們看了各種各樣的書法技巧,卻不去練習的話,那也是收效甚微。勤奮、定量的練習,才是提升書法技巧的關(guān)鍵。
/欄目責編:黃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