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鋒
- 智永真書千字文寫法分析(八)
兩種:一為方筆,筆鋒外露成方折,顯出棱角和骨力;二為圓筆,筆鋒不露而圓轉(zhuǎn)自然,智永真書《千字文》多用此法,如“園”“世”,轉(zhuǎn)折處捻動筆桿轉(zhuǎn)筆順勢而下。方折如“韓”“陋”,折法用挫筆,橫畫末端頓筆后略提起,使筆鋒轉(zhuǎn)動,微離頓處向下行筆。書寫時注意筆鋒的頓挫提按,以及折角前后筆畫夾角的大小。折的變化撇折、斜折 撇折筆畫比較短小,多為輔助筆畫,先寫短撇,從右上往左下運筆,至折角處稍頓后轉(zhuǎn)筆向右上運筆,力度由輕到重,最后寫出提鋒,如“松”“績”。斜折角度較大,寫法
老年教育 2023年8期2023-08-23
- 智永真書千字文寫法分析(五)
下行筆,注意調(diào)整筆鋒中鋒的位置,避免偏鋒。寫撇畫應(yīng)如以手拂物,行筆漸漸加速,出鋒輕捷爽利,取其瀟灑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即筆鋒要送到底,否則就會飄浮無力。歐陽詢《八訣》中喻撇為“利劍截斷犀象之角牙”。斜撇:相對其他楷書而言,智永真書《千字文》的撇含有行書撇的一些形態(tài),或挺直成斜直線,或彎曲成S形。長撇如“者”字,行筆取曲勢,轉(zhuǎn)筆向左下中鋒出尖,力到鋒尖,呈S 形;短撇如“移”字,寫法同長撇,短而有力;柳葉撇如“縻”字,起筆收筆處均露鋒,兩頭尖中間粗,形
老年教育(老年大學(xué)) 2023年5期2023-06-15
- 智永真書千字文寫法分析(五)
下行筆,注意調(diào)整筆鋒中鋒的位置,避免偏鋒。寫撇畫應(yīng)如以手拂物,行筆漸漸加速,出鋒輕捷爽利,取其瀟灑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即筆鋒要送到底,否則就會飄浮無力。歐陽詢《八訣》中喻撇為“利劍截斷犀象之角牙”。斜撇:相對其他楷書而言,智永真書《千字文》的撇含有行書撇的一些形態(tài),或挺直成斜直線,或彎曲成S形。長撇如“者”字,行筆取曲勢,轉(zhuǎn)筆向左下中鋒出尖,力到鋒尖,呈S 形;短撇如“移”字,寫法同長撇,短而有力;柳葉撇如“縻”字,起筆收筆處均露鋒,兩頭尖中間粗,形
老年教育 2023年5期2023-06-15
- 一個動作寫出筆鋒
筆鋒是指筆畫進(jìn)行流暢粗細(xì)變化的一種效果,目的就是起到裝飾的作用。很多“小白”在剛接觸練字時,總會有一個困惑,那就是:如何將字寫出漂亮的筆鋒??戳薂寫字班唐老師的這個視頻,你也許會掌握一些技巧。筆鋒與筆尖進(jìn)入紙面以及離開紙面的角度有關(guān)。以短橫為例,如果讓筆尖傾斜著滑入紙面,寫出來的短橫起筆處就會有一個尖峰,若是直接把筆尖垂直著點在紙面上,短橫的起筆處就會變成方的或是圓的;以撇為例,在撇的末尾處讓筆尖傾斜著劃出紙面,同樣會形成尖峰,若是在末尾處直接將筆尖向上抬
檢察風(fēng)云 2022年3期2022-03-12
- 透過“筆鋒”看“刀鋒”
也有“透過刀鋒看筆鋒”以及“半生事筆不事刀”的宏論。其實,在沙孟海先生論述若干年前,姚茫父先生就對“書家”和“刻工”的問題,有著深刻而較全面的闡釋。為了論述“書家”與“刻工”的關(guān)系嬗變,筆者將結(jié)合茫父先生的論點分三種情況論述筆者觀點。第一種情況,書家刻工分離。這種情況下,刻工不太顧及書家的書寫筆跡,完全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水平恣意鐫刻,導(dǎo)致最終的作品幾乎看不到書家的本來面目。如北朝造像題記、《爨寶子碑》等。這些刻工作品,沙孟海先生一律予以否定,但似亦有失公允。
文藝生活·上旬刊 2021年9期2021-10-18
- 透過“筆鋒”看“刀鋒”
——從民國刻銅藝術(shù)看書家與刻工的關(guān)系嬗變(牟國慶)
也有“透過刀鋒看筆鋒”以及“半生事筆不事刀”的宏論。其實,在沙孟海先生論述若干年前,姚茫父先生就對“書家”和“刻工”的問題,有著深刻而較全面的闡釋。為了論述“書家”與“刻工”的關(guān)系嬗變,筆者將結(jié)合茫父先生的論點分三種情況論述筆者觀點。第一種情況,書家刻工分離。這種情況下,刻工不太顧及書家的書寫筆跡,完全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水平恣意鐫刻,導(dǎo)致最終的作品幾乎看不到書家的本來面目。如北朝造像題記、《爨寶子碑》等。這些刻工作品,沙孟海先生一律予以否定,但似亦有失公允。
文藝生活(藝術(shù)中國) 2021年9期2021-10-12
- 蒙以養(yǎng)正 經(jīng)正而后緯成
寫字教學(xué);結(jié)構(gòu);筆鋒;美育【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22-0041-03【作者簡介】趙清,金陵華興實驗學(xué)校(南京,210039)副校長,一級教師。語文教育家崔巒先生說:“寫字,不僅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而且是一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體現(xiàn)?!睂懽纸虒W(xué)看似簡單,其實大有玄機(jī)。對于低學(xué)段語文教師而言,不僅需要掌握書法方面的知識,更要把握學(xué)生的生理與心理結(jié)構(gòu),從而根據(jù)教育學(xué)原理,將書法與語文寫字教學(xué)有效地結(jié)合
江蘇教育·書法教育 2021年3期2021-01-17
- 藝術(shù)水平等級考試軟筆書法七級第一課時教學(xué)設(shè)計 筆鋒入紙(一)
(一)重點:掌握筆鋒入紙的兩種方法:順鋒入紙、切鋒入紙,并能熟練表達(dá)。(二)難點:能準(zhǔn)確控制起筆時毛筆筆鋒入紙的角度、力度。順鋒起筆,筆鋒順勢入紙,漸行漸鋪毫,筆畫犀利;切鋒起筆時,用毛筆最尖銳的一面入紙斜切,調(diào)鋒鋪毫后再行筆,切面平整。三、教學(xué)準(zhǔn)備毛筆(兼毫、大楷)、墨汁、練習(xí)紙、硯臺、毛氈、課件四、教學(xué)過程本次課堂教學(xué)的例字如下:(一)直入主題今天我們要學(xué)習(xí)筆鋒入紙的兩種方法:順鋒入紙、切鋒入紙。那什么是順鋒入紙及切鋒入紙?我們來欣賞幾個范字,從中體會
中國篆刻·書畫教育 2021年12期2021-01-02
- 談用筆
出的定義是:利用筆鋒的特性,結(jié)合相應(yīng)的技法,書寫點劃理想形態(tài)的過程,為用筆。用筆是個過程,這個過程是諸多技法如提按、遲速、藏露、使轉(zhuǎn)等等技法的運用。但這些技法的運作需有一個共同的法度平臺的支持,即無論何種技法,只有在遵守法度的前提下運用,才有書法意義。這個法度平臺,就是筆法。筆法是用筆的前提。具體筆法是什么?古人沒有給我們現(xiàn)成的答案。但不意味古人不明筆法,或明而不傳。而只是散見于各種典籍,且不易解讀而已。以我的研究,蔡邕的《九勢》和民間俗語“用筆如錐劃沙”
鴨綠江 2020年15期2020-11-12
- 圖說 小楷技法(十四)
勢,須用腕法帶動筆鋒,逐步衄挫,邊走邊提,將鋒提到離紙之時。唐太宗《筆法論》中說:“磔須戰(zhàn)筆發(fā)外,得意徐乃出之?!彼^“得意”,即收筆時能將筆鋒收歸畫中。1.平捺(圖1):①先朝左下逆入、略提,再向右下作一輕點,調(diào)鋒后反折向右上,至折角時提鋒轉(zhuǎn)筆。②向右下行筆,逐漸加重用力,使筆毫斜鋪展開,至下折角時,須借力于下,稍一頓駐,下便出現(xiàn)一棱角。圖1圖2圖3圖4圖5圖6③逐步頓挫,邊走邊提,至出鋒時迅速于空中作收勢。2.豎捺(圖2):①尖鋒入紙,即著力向右下逐漸
老年教育 2020年7期2020-07-13
- 談用筆
出的定義是:利用筆鋒的特性,結(jié)合相應(yīng)的技法,書寫點劃理想形態(tài)的過程,為用筆。用筆是個過程,這個過程是諸多技法說不諸如提按,遲速,藏露、使轉(zhuǎn)等 等 技法的運用。但這些技法的運作需有一個共同的法度平臺的支持,即無論何種技法,只有在遵法度的前題下運用,才有書法意義。這個法度平臺,就是筆法。筆法是用筆的前題,談用筆我們不能不談用筆的法度——筆法。古人論書典籍中,沒有具體筆法記述,但不意味古人不明筆法,或明而不傳。而只是散見于各種典籍,不易解讀而已。最經(jīng)典的以我的研
鴨綠江·下半月 2020年3期2020-05-25
- 巧用抑揚文增輝
抑到最低處,然后筆鋒一轉(zhuǎn),寫他如何為孟嘗君經(jīng)營“三窟”,表現(xiàn)出他非凡的才能。開頭的“抑”是為了后面的“揚”,這種寫法在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作品中并不少見。欲揚先抑,是一種描寫人物的技巧。欲揚先抑的“揚”,是指褒揚、抬高;“抑”,指按下、貶低。作者想褒揚某個人物,卻不從褒揚處落筆,而是先按下,從相反的貶抑處落筆。用這種手法,使情節(jié)多變,形成波瀾起伏,造成鮮明對比,容易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恍然大悟的感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0年9期2020-05-20
- 圖說小楷技法(十一)
蟻點,收筆時使其筆鋒再由腹中帶出。兩點筆勢要迅疾,有筑鋒之意。7.打點①先朝右下切入筆鋒,落點要快。②點后稍一頓挫其鋒后即向右上挑出,并迅速于空中作收勢,動作要爽利。以上幾種點法熟練后,可練習(xí)以下幾種點法:蝌蚪點、反捺點、攢三點、懸珠點、懸膽點、鼠矢點、直波點、八字點、兩向點、曲抱點、冰點、散水點、曾頭點、開三點、蟹腳點、連波點、橫三點、聚四點、背四點、向背點、橫波點、三往一復(fù)點等。
老年教育 2020年4期2020-04-04
- 書法用筆“八鋒”
高度概括,涵蓋了筆鋒的全部用法。筆鋒,就是毛筆的尖鋒。因為毛筆的筆鋒是尖且圓的軟體,使用時可以正用、側(cè)用、順用、逆用,所以古人就總結(jié)出了“八面出鋒”這樣的理論??吹竭@里,同學(xué)們是不是恍然大悟,哦!原來“八鋒” 就是“八面出鋒”的縮寫。哈哈!其實不是的,小飛魚本期說的“八鋒”并不是“八面出鋒”的縮寫,“八面出鋒”是宋代米芾提出的,說的是在寫字時要根據(jù)筆畫走向而確定筆鋒鋒面,筆畫往哪個方向走,就用哪個方向的鋒面,不能只用一個鋒面寫字。而我們要講的“八鋒”是清代
學(xué)苑創(chuàng)造·B版 2020年12期2020-01-07
- 如何用筆
管相接處為筆根。筆鋒有中鋒、側(cè)鋒、順鋒、逆鋒的區(qū)別。中鋒運筆要執(zhí)筆端正,筆管垂直于紙面,筆鋒在墨線的中間,用筆的力量要均勻,進(jìn)而畫出流暢的線條,其效果圓渾穩(wěn)重,多用于勾畫物體的外輪廓。側(cè)鋒運筆需將筆傾斜,使筆鋒偏于墨線的一側(cè),筆鋒與紙面形成一定的角度。側(cè)鋒運筆用力不均勻,時快時慢,時輕時重,其效果線條變化豐富。由于側(cè)鋒運筆是使用毛筆的側(cè)部,故可以畫出粗壯的筆觸。此法多用于山石的皴擦。順鋒運筆采用拖筆運行的方法,畫出的線條輕快流暢、靈秀活潑。逆鋒運筆,筆管向
文萃報·周二版 2019年15期2019-10-21
- 毛筆的保養(yǎng)
圓毫、尖毫等。依筆鋒的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短鋒。我國制筆歷史上以侯筆(河北衡水)、宣筆(安徽宣城)、湖筆(浙江湖州)為上。1、開筆:將新買回來的筆用溫水泡開,且浸水時間不可太久,至筆鋒全開即可。2、潤筆:筆鋒浸開后,將筆倒掛,直至筆鋒恢復(fù)韌性為止,大概要十幾分鐘。3、入墨:為使墨汁滲進(jìn)筆毫,須將清水吸干,可用吸水紙輕拖筆毫。4、洗筆:書寫之后需立即洗筆,洗凈之后,先將筆毫余水吸干并理順。再將筆懸掛于筆架上,使余水滴落,至干燥為止。需注意毛筆不可曝于陽光
小天使·六年級語數(shù)英綜合 2018年10期2018-10-15
- 鑠城的詩
泰山,一支人間的筆鋒一支來自人間的筆鋒柔軟的泥土是源源不斷的墨汁刺透白云在一紙?zhí)炜丈险荷弦坏翁柕难獙懴律竦闹家馕尹S河去了大海我和一粒沙子留在了入??谕耙徊绞谴蠛_@是一條河的勇氣我一退再退退成一粒雪花落在茫茫巴顏喀拉大雪山黃河水從巴顏喀拉山,至大海一路放低自己低過人間,低進(jìn)泥沙抬高的是河床和活命的鹽堿地屈膝而行的河水帶走關(guān)節(jié)的疼痛把苦難的命運雕刻成金色的陽光從巴顏喀拉山,至大海站的高一點看一條大河的柔軟紛紛倒下的 是草木 是眾生的命責(zé)任編輯:張永波
歲月 2018年5期2018-05-26
- 《顏勤禮碑》名跡賞析(四)
畫都需要充分鋪開筆鋒書寫,一般都比撇畫粗壯有力,在一個字中顯得較為突出。二是節(jié)奏感。對于比較長的捺畫,起筆稍快,筆畫中段行筆舒緩,收筆斂鋒慢慢送出,形成尖利的出鋒效果。一般藏鋒起筆(如起筆與其它筆畫銜接,可不藏鋒),形成“蠶頭”,再轉(zhuǎn)筆向右下;中鋒行筆,逐漸鋪開筆鋒,使筆畫漸粗壯;鋪鋒達(dá)到充分時,短暫停筆,迅速收攏筆鋒,并順勢回筆輕壓;最后,筆鋒慢慢提起,適當(dāng)轉(zhuǎn)動筆管,將筆鋒送出,形成尖狀,完成收筆。(2)捺畫的形態(tài)變化根據(jù)捺畫的伸展角度,《顏勤禮碑》中的
老年教育 2018年4期2018-04-21
- 墨跡文物復(fù)制臨摹中干筆鋒的制作工藝初探
文物復(fù)制臨摹中干筆鋒的制作工藝初探呂雪菲(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 100079)對于博物館墨跡文物的復(fù)制性臨摹,國家博物館文獻(xiàn)復(fù)制室采用的方法是直接摹寫為主,做字為輔,強調(diào)多方面筆墨控制與配合,最終共同合成形神兼?zhèn)涞膹?fù)制效果。它是一種區(qū)別于傳統(tǒng)雙鉤或一筆臨摹的較為復(fù)雜的工藝。各項工序中較為關(guān)鍵的是直接摹寫之后工藝化的修整,也就是做字,而其中難上加難的一環(huán)當(dāng)屬干筆鋒的制作。本文通過筆者的臨摹實踐,旨在探討復(fù)制品中干筆鋒的制作過程,力圖尋求使墨跡文物的復(fù)制更精準(zhǔn)
中國民族博覽 2017年6期2017-08-08
- 怎樣寫《乙瑛碑》(八)
右行,至盡處,將筆鋒提至平畫略高處,筆畫末端出現(xiàn)上翹的比平畫略高的小尾巴。(3)轉(zhuǎn)鋒下行。一般情況是筆鋒不離開紙面,只是將筆鋒加以調(diào)整,而后向下運行。(4)回鋒收筆,以空回居多。2.折畫的變化(1)轉(zhuǎn)折處圓合,一筆寫成,類似篆書寫法。如圖20-2、20-3“事已即去”中“即”字的折畫和“司空府”中“司”字的折畫。(2)兩筆寫成。如圖20-4“他如故事”中“他”字的折畫,寫完平畫后,提起筆來再寫豎畫,筆鋒離開紙面,豎畫頂端高于平畫。這種寫法在《石門頌》里最常
老年教育 2017年2期2017-03-11
- 怎樣寫《乙瑛碑》(七)
送、提。輕頓,即筆鋒行至轉(zhuǎn)彎處輕輕按筆。轉(zhuǎn),用手指和手腕的力量,按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筆管,使散開的筆毫收攏。送,在轉(zhuǎn)筆中將筆鋒向左送去。提,將筆鋒向左上方提起。(4)回鋒收筆。如果實回,筆鋒走筆畫的下緣。2.撇畫的變化(1)撇畫根據(jù)其在字中的位置和作用,有長短之分、平斜之別。圖18—2為“雜試通利”的“利”字,其禾字旁有兩個撇畫,上面那個撇畫短而平,下面那個撇畫長而斜。圖18-3“功”字的撇畫特長,將左邊工字旁整個托起來。(2)單人旁的撇畫,多是從右上向左下行
老年教育 2017年1期2017-02-10
- 怎樣寫《乙瑛碑》(六)
腳。頓,即頓筆,筆鋒行至捺腳處重重按筆,使捺腳寫得厚重。拖,即拖筆,筆鋒行至捺腳處,利用慣性繼續(xù)前行,不要馬上向右上提筆寫出捺腳,這樣可將捺腳寫得修長舒展。轉(zhuǎn),用手指和手腕的力量,按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筆管,使因頓筆而鋪開的筆毫收束起來。提,提筆向右上寫出捺腳。圖 14-1圖 14-2圖 14-3圖 14-4圖 14-5圖 14-6圖 15-1以上四個動作具有連貫性,不要間隔停頓,特別是拖、轉(zhuǎn)、提三個動作,一定要同時進(jìn)行。(4)回鋒收筆。如果實回,筆鋒走筆畫下邊
老年教育 2016年12期2017-01-09
- 柏林的弗吉尼亞帽
最自由的城市。詹筆鋒二十二歲那年背著行囊來了一次環(huán)球旅行 ,他模樣生得好,背著雙肩包掛一架單反的樣子引得許多年輕女孩駐足,笑著請他幫忙拍一張照。詹筆鋒無一例外統(tǒng)統(tǒng)拒絕,他說自己的鏡頭只拍風(fēng)景,不拍人物。女孩們撇撇嘴,覺得既然是人家的原則那便無可厚非,姑娘們都不愿意承認(rèn)自己不夠特別,不夠讓詹筆鋒眼前一亮。詹筆鋒所謂的不拍人物的規(guī)則,在甄嫻面前化為齏粉。詹筆鋒相機(jī)里有不少甄嫻的照片,第一張便是攝于柏林墻邊,甄嫻穿一件半舊駝色風(fēng)衣,走在一眾女人面前大喊標(biāo)語。游行
南風(fēng) 2016年1期2016-12-27
- 書法提按中按筆技巧淺析
平面和圓錐,當(dāng)毛筆鋒尖觸紙的一剎那,即筆和紙只有一個接觸點時,從宏觀上講,紙筆雙方還未產(chǎn)生作用力。當(dāng)然,筆并非固定形態(tài)的錐體,哪怕是筆形變了,與紙同時有多個觸點,只要紙筆雙方無作用力,我們都把這種狀況稱為觸紙。隨著力的施加,按才開始。筆鋒發(fā)生形變,與紙的觸點增加到兩個或更多,紙筆的觸面漸漸變得可以用肉眼辨察。在此基礎(chǔ)上,根據(jù)對筆鋒不同部位的觀察,結(jié)合筆與紙對應(yīng)的觸面形態(tài)進(jìn)行分析歸納,我們把按筆分為深按和淺按、正按和側(cè)按、聚按和散按三大類。深按和淺按是根據(jù)按
名家名作 2016年5期2016-12-06
- 老 辣
筆,都要把尖細(xì)的筆鋒剪掉,因為這樣畫起來比較老辣?!蔽衣犃酥髥査骸笆遣皇悄愕墓ασ惨呀?jīng)很老辣了呢?如果你不老辣,而只是筆老辣,畫出來的東西真能老辣嗎?筆就像你的朋友,當(dāng)你年輕時,它正幼嫩;當(dāng)你追求纖巧時,它正尖細(xì);當(dāng)你氣勢磅礴時,它正勁挺;當(dāng)你拙樸而有內(nèi)涵時,它也正鋒藏而力蓄。它隨著你功力的變化而變化,跟你配合得恰到好處,這樣的朋友到哪里去找?你為什么要去傷害它呢?”(摘自《螢窗小語》接力出版社圖/千圖網(wǎng))
愛你 2016年5期2016-11-26
- 怎樣寫《乙瑛碑》(四)
行筆以逆勢而進(jìn),筆鋒好像在克服著一種阻力向前運行。澀進(jìn)能夠入紙沉勁,達(dá)到渾厚沉穩(wěn)的效果。如同不能把“疾”理解為一味圖快一樣,也不能把“澀”理解為一味求慢,行筆過于遲緩,必然會造成筆畫的呆滯。2.“疾”與“澀”是對立的統(tǒng)一明代大書法家祝允明說:“用筆不可太遲,遲則漫無神氣;不可太疾,疾則恐窘步而失勢。”行筆過快,勢必滑而不實;行筆過慢,必然呆板無神?!凹病迸c“澀”有機(jī)地結(jié)合起來,手下的筆畫才能既爽峻又厚重,呈現(xiàn)出蒼勁舒展的藝術(shù)感染力。漢代是隸書的鼎盛期,西漢
老年教育 2016年10期2016-11-23
- 怎樣寫《乙瑛碑》(三)
體,將毛筆提起來筆鋒便收攏,尖端是圓合的。如圖5-1“成”字中,幾乎每一筆畫都能給人留下圓勻的感覺。頓筆為方:將毛筆筆頭捻開之后,其尖端是扁平狀的,類似排筆。上下頓筆,筆頭呈左右扁平;左右頓筆,筆頭呈上下扁平。據(jù)此,用力頓筆令筆毫鋪開,就能寫出方筆來。如圖5-2“掌主禮器”的“主”字最后一筆波畫起筆處的方筆,就是頓筆寫出來的。絞筆為圓:行筆時用手指和手腕的力量,轉(zhuǎn)動筆管,使筆鋒不斷收攏相擰(絞筆),邊行邊轉(zhuǎn),保持筆鋒的圓合狀態(tài),就能寫出圓筆來。像波畫的波腳
老年教育 2016年9期2016-10-27
- 怎樣寫《乙瑛碑》(二)
或前后左右運轉(zhuǎn),筆鋒在運轉(zhuǎn)過程中寫出千變?nèi)f化的筆畫。因此,用筆既是書寫漢字時筆鋒運轉(zhuǎn)的過程,也是用毛筆進(jìn)行筆畫造型的方法。用筆和執(zhí)筆,都包括在筆法的范疇之中。元代書法家趙子昂在《蘭亭跋》中說:“蓋結(jié)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比绻P能夠運行自如地寫出各種形態(tài)的筆畫,便是掌握了用筆的基本方法。在行筆過程中,使筆鋒始終處在良好的狀態(tài),保持最佳筆勢,寫出理想的筆畫,是寫好字的最基本的條件,道理是永恒的,這就是趙子昂“用筆千古不易”的含義。而由此引發(fā)的是,到底是
老年教育 2016年8期2016-09-19
- 老辣
筆,都要把尖細(xì)的筆鋒剪掉,因為這樣畫起來比較老辣。”我聽了之后問:“是不是你的功力也已經(jīng)很老辣了呢?如果你的功力不老辣,而只是筆老辣,畫出來的東西,就真能老辣嗎?筆就像你的朋友,當(dāng)你年輕的時候,它也正稚嫩;當(dāng)你追求纖巧的時候,它也正尖細(xì);當(dāng)你氣勢雄厚時,它也正勁挺;當(dāng)你拙樸蘊藉時,它也正鋒藏而力蓄。它隨著你功力的成長而變化,跟你配合得恰到好處,這樣的朋友哪里去找,你又為什么要去傷害它呢?”(孤山夜雨摘自《廣州日報》2016年5月5日)
讀者 2016年14期2016-06-29
- 淺談行書的用筆
(后漢蔡邕語)。筆鋒方向和運筆方向是相反的。清笪重光在《書筏》中說:“能運中鋒,雖敗筆亦圓;不會中鋒,即佳穎亦劣?!闭f明掌握了中鋒用筆,不管是好筆還是差筆,寫出的線條都是好的,是圓潤的、厚重的。待中鋒用筆嫻熟以后,再使用側(cè)鋒、逆鋒等,以求得線條的多變,使字更加生動。二忌筆畫直來直往,一瀉直下,要學(xué)會提按使傳,掌握節(jié)奏。理解了中鋒用筆之后,在具體的運筆中,還要懂得提按使轉(zhuǎn)。這是書法的基本動作。清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說:“凡書要筆筆提,筆筆按。辨按尤當(dāng)于起
老年教育 2016年5期2016-06-13
- 墨跡
呀,我寫的橫,要筆鋒有筆鋒,要弧度有弧度,可……我自己也說不出,就是好像有點……過了。“過了,過了?!边@個聲音一直在我耳邊回響。什么是過了?我也不知道。后來有幸看到一次書法家現(xiàn)場揮筆書寫。他拿起筆,在硯臺上舔了又舔,舔完后,他把筆拿起,懸在了紙上方。他沒有馬上開始寫,而是深吸一口氣,又吐了出來……忽然,他挺直了背,揮毫寫下了一幅草書。我已經(jīng)不記得他寫了些什么,但他深呼吸的那一幕深深地烙在我的腦海中。靜如處子,動如脫兔,這難道就是書法的真諦?我好像找到了,若
作文世界(小學(xué)版) 2016年8期2016-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