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多讀書,讀好書”。尋一個清凈幽雅的地方,捧一卷書頁慢慢品讀,或許是炎炎夏日的一劑“解暑良方”。朱永新說:“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毙【幪匮埵鹊牟糠掷蠋熗扑]10本適合老師暑期閱讀的書單。一起來看看,豐富精神世界,充實見識與知識吧。
《給教師的建議》
長沙市第一中學 舒斌:教師的書桌上,應該有這樣一種書——它的旁邊放著筆記本,時常摘抄幾句;常常停下來思考一番,越讀越景仰、敬畏?!督o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一本書。作者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實踐經驗的理論家,為了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他專為中小學教師寫了此書。這本經典書籍中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每次讀它都有新的收獲與體驗,它像“及時雨”滋潤著我的靈魂。
《中國教育尋變·北京十一學校的1500天》
岳陽縣第一中學集英學校 李芙蓉:“分層教學、選課走班”是一場怎樣的變革?與傳統(tǒng)的教育相比,它的革新與突破在哪里?它能夠走多遠?它對于我們國家的教育有什么意義?在這本書里,我找到了答案。讀《中國教育尋變·北京十一學校的1500天》,如同觀看一部教育改革紀錄片,“全景式”地描繪了“學校的改革是如何一步一步發(fā)生的”,記錄了一場少為人知,看似靜悄悄,實則驚心動魄的改革細節(jié)。文字樸實流暢,情感細膩客觀,舉例生動有趣,如同讀一本精彩的小說,從字里行間能夠讀到一群有教育理想的人貼著地面飛行,有掙扎與執(zhí)著,也有力量與智慧。
《教師人文讀本》
株洲市教師培訓中心 王亞:人文素養(yǎng)與人文精神能給教師最深層的滋養(yǎng)和最有力的引導。《教師人文讀本》精選數(shù)十位大師的佳作,涵蓋文學、哲學、歷史、經濟、政治、美學等多個層面,力求在心靈情感、哲理智慧、教育藝術等方面,對千萬教師進行由表及里、層層深入的滋養(yǎng)和澆灌。老師們可從中窺一斑而見全豹,并經由該書打通自身的人文脈絡,抵達教育的理想境界。
《新教育》
會同縣城北學校 李雪燕:教師應該有思想追求、精神信仰、人格魅力。這也是我選擇教師職業(yè)的初心:做一個讓自己幸福讓學生幸福的教師,做一個有教育底線和教育情懷的老師?!缎陆逃方榻B了新教育的四大改變和十大行動,倡導“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打破教育異化和矯正扭曲的教育改革做有力探索。教育唯分數(shù)論,最大的原因是缺乏“做人”的教育,缺乏“德行”的教育。教育的使命在于塑造美好的人性,使受教育者成為他自己。一個完整人,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正面管教》
安化縣教育局基礎教育股 周瓊:這是一本很適合家長與教師看的書。此書我讀了不下三遍,每讀每新。同時,在今年的安化縣教師閱讀活動中,《正面管教》一書的閱讀人數(shù)達到了30%,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它語言通俗,事例貼切,指出了我們的一些錯誤教育觀念,并就如何解決問題,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讀來受益匪淺。
《一線帶班》
汝城縣第四中學 賴娜燕: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兼班主任,在教學成長的路上非常需要前輩的指導。《一線帶班》就如同一位耐心又專業(yè)的老班主任,手把手帶我們入門。作者用樸實親切的語言記錄了他教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很“小”事情,但這些小事體現(xiàn)了一個教育者的智慧和汗水,務實與勤奮。我相信我們每個一線教師都能從書中受益。
《每朵烏云背后
都有陽光》
華容縣實驗小學 熊麗純:《每朵烏云背后都有陽光》是當代教育家、國家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朱永新有關教育、閱讀的隨筆集。共有五個專輯:“教育是最強有力的武器”“把生命讀成傳奇大書”“孩童是巨人”“我們正在漲潮的海上”“享受著幸福”。本書所倡導的理念是讓孩子廣泛地閱讀,讓孩子們在閱讀中找到最好的自己;讓孩子們快樂的讀書,讓孩子們有一個充實、幸福的童年。讀讀該書能幫助教師擁有“伯樂的眼光”,最大限度地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使之個性化、最優(yōu)化發(fā)展。
《做內心強大
的教師》
石門縣第四完全小學 盛克守:教師的內心是否強大,既關系到能否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也關系到能否維護自身的幸福人生?!蹲鰞刃膹姶蟮慕處煛贩譃樗妮?,即“優(yōu)秀到不能被忽視”“智慧地繞過人際險灘”“愿你被生活溫柔相待”“擁抱不完美的自己”,共收納了48個典型的教師困惑案例,每個案例都是一把鑰匙,幫我們打開心靈的枷鎖。書中教師的每一個困惑,作者都用從心理角度進行分析、引導、解惑。它能幫助教師從心理學角度了解自我,引領教師療愈內心的傷痛。我們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實現(xiàn)一次心智成熟的旅程和真正的心靈洗禮,并更好地接納自己。讓我們都做內心強大的教師吧!
《做中國
立德樹人好教師》
平江縣思源實驗學校 袁科文:《做中國立德樹人好教師》是一本很對中小學教師胃口的好書。成尚榮先生以理性而又動情的筆觸剖析了當前兒童教育必須解決的三個問題:教育是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同時也緊跟新時代要求,明確了當前教育的三個基準點:中國——立德——樹人。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書不是枯燥的理論說教,而是以作者、講述者的親歷故事說服人,打動人,所以讀來親切可愛,感受極佳。
《接上童氣》
湘潭市岳塘區(qū)湘鋼三校教育集團 楊佳:教育家杜威說,“要建立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蹦敲?,如何踐行兒童中心理論?《接上童氣》給了詳實的解答。本書主要研究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如何“接上童氣”,如何使教育到達兒童。對于一線道德與法治教師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加深教材理解和開展教學工作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