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惠芳
分級讀物是根據(jù)兒童年齡和閱讀難度等級編制的系統(tǒng)性讀物,其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引導學生逐步走出閱讀舒適區(qū),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主動性?!坝⑽牡钠孥E屬于孩子,孩子的奇跡超越英語?!毙W英語課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能力極其重要。教師要利用好小學階段,關心學生的學習感受,通過趣味性的分級閱讀協(xié)助其產(chǎn)生閱讀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評定,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過程不僅僅是認知文本的過程,更是一個情感體驗、感受文化、提升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閱讀的重點在于對文本的整體感知和細節(jié)的深入挖掘,而不是單純的講詞匯、句法和語法。閱讀中,教師引領學生從被動閱讀到自主閱讀,學生經(jīng)歷閱讀—悅讀—躍讀的成長過程,將興趣慢慢轉化為閱讀內驅力,逐步形成自主閱讀意識,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好習慣。而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道路上,需要經(jīng)歷以下過程。
激發(fā)興趣,初步形成自主閱讀意識
激發(fā)閱讀興趣,從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做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科林分級讀物涵蓋面廣,情節(jié)跌宕起伏,內容生動有趣,畫面清晰優(yōu)美,孩子們被深深吸引,忍不住翻書自主探索。
激發(fā)閱讀興趣,從精心組織閱讀課堂做起。教師要科學指導孩子的閱讀,創(chuàng)造更多課外閱讀的機會;要引領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深入理解文本;要巧妙設計閱讀任務,拉近孩子與文本、現(xiàn)實之間的距離,讓學生體驗到英語閱讀的實用性,產(chǎn)生自主閱讀的內驅力。另外,教師的語言要優(yōu)美、富有感染力,肢體動作要得體、生動。
設計問題,激勵學生自主探索
科學巧妙的提問是引導孩子順利進行英語閱讀活動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師應當如何設計問題呢?
首先,合理的問題設計應基于教師對文本和學生的充分了解。教師要品讀文本,準確把握文本重點和學生的興趣點,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
其次,問題設置要關注學生的語言水平和精神需求,從文章整體設計問題,訓練和培養(yǎng)孩子們的整體閱讀意識,避免割裂地理解文本。設計預測性問題,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中進行預測的技能;設計聯(lián)系實際生活的開放性、思辨性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好的問題能幫助學生構建清晰的閱讀思維脈絡,引領推動學生的閱讀。
最后,要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真正成為自主探究的實踐者。例如,學習科林英語第五級《大樹的秘密》時,教師讓學生觀察封面,交流想要知道的大樹的秘密,學生提出許多問題,比如Why is this tree so tall?What animals can you find in the tree?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體驗到深層次閱讀的樂趣,有利于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訓練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技巧
開展分級閱讀的目的是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習慣,實現(xiàn)自主閱讀。在低年級,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簡單的閱讀技巧訓練,例如圖片環(huán)游、看圖預測、看圖猜詞義等。在中、高年級,教師要注意對閱讀技巧的靈活運用,引導學生通過拼圖閱讀、閱讀圈、持續(xù)默讀等不同方法進行實踐,讓學生在閱讀中明了文章大意,分析文本支架,掌握精讀、略讀、跳讀、泛讀等閱讀技巧。
英語閱讀過程中常用到Authors Purpose,Compare and Contrast, Fact and Opinion, Main Idea and Details, Sequence of Events,Text and Graphic Features, Cause and Effect等閱讀手段。以科林分級讀物為例,虛構類讀物常用到的是Authors Purpose,即作者意圖。非虛構類讀物比較常用Text and Graphic Features,因為此類讀物常涉及術語、圖表、數(shù)據(jù)、標記圖等,學生可以清楚地分辨主題,為中、高年級自主選擇讀物打下基礎。
同時,整本書閱讀也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作為學生閱讀的引導者,教師可以通過導讀封面信息、主題背景、索引等形式多樣的方法來開展閱讀,引導學生對比、比較,并通過梳理、總結,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素養(yǎng)。課內閱讀是基礎,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拓展和深入,二者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鞏固學生自主閱讀成果。根據(jù)課內讀物主題,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與其相關的繪本、報刊等開展課外閱讀,拓寬視野。例如,閱讀科林英語關于水底生物的Going Under一書時,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資源查找、搜集相關資源,開展好書推薦活動。關于海底動物的圖書資源非常豐富,如哈考特出版的讀物In the Sea,國家地理分級系列中的相關讀物等。學生在自主閱讀后交流分享,進一步深入探討主題,拓寬知識面。
培養(yǎng)習慣,激勵學生持久性自主閱讀
激勵學生堅持自主閱讀是閱讀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興趣當然是自主閱讀的敲門磚,但僅僅依靠單純的興趣是不長久的,還需要構建能為學生提供動力的其他支撐點。而從展示交流中獲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便是自主閱讀中的“永動機”。
學生讀過一本書后,或多或少都有了收獲。教師要盡可能地提供機會,搭建平臺,讓學生相互交流成果,暢談收獲,分享喜悅。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創(chuàng)造不同梯度的讀后拓展活動。如繪本的朗讀、表演、讀書交流會、讀書卡的制作和展示、改編或續(xù)寫故事等。學??膳e辦以閱讀為主題的綜合素養(yǎng)展示活動,以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各類英語大賽,讓學生有更大的展示平臺。在準備、展示的過程中,學生沉浸在閱讀世界中,分享閱讀樂趣,獲得自信、認同和肯定。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根本保證。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得到他人的激勵,就會形成自主閱讀的習慣,閱讀自然轉化為常規(guī)行為。而對已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學生跟蹤調查后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不僅學習主動性強,還善于質疑,會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并想辦法解決問題,閱讀也達到了較為深入的水平,自主閱讀能力提升很快,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較強。因此,小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從多方面抓起,一點一滴,日積月累。只有通過有效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行動,學生才能實現(xiàn)從被動閱讀到愛上閱讀,從引導閱讀到自主閱讀,從文本淺讀到文本深讀,從低階思維到高階思維的轉變,真正讓閱讀成就精彩人生。
總之,依托英語分級讀物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基礎上,使學生具備自主閱讀的意識;要發(fā)揮好引導者的角色,通過巧妙的問題設計,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樂趣;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訓練學生的閱讀技巧,提供機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責編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