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格斯臺罕烏拉自然保護區(qū)膜翅目昆蟲多樣性調(diào)查

      2021-08-29 13:43李少鵬姜海燕史東明
      現(xiàn)代園藝 2021年17期
      關鍵詞:混交林格斯相似性

      李少鵬,叢 林,姜海燕,史東明

      (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林學院,呼和浩特 010019)

      昆蟲是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持生態(tài)平衡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物種多樣性是衡量一個地區(qū)生物資源豐富程度的指標,主要用物種的多度、豐富度和均勻度等指標衡量物種多樣性。膜翅目(Hymenoptera)昆蟲是昆蟲綱中第三大目,是進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種類,也是一個生物豐富的類群,包括各種蜂和蟻[2]。只有少數(shù)種類的膜翅目是食草性的,大多數(shù)種類是捕食性或寄生性的,并具有快速捕食、廣泛攝食、大量攝入食物等特點。目前,專家學者對該保護區(qū)膜翅目昆蟲并沒有展開全面、深入的調(diào)查研究,故在2020 年7-9 月對該地的膜翅目昆蟲進行了調(diào)查,明確該地膜翅目昆蟲種類并對多樣性進行研究,以期為保護區(qū)膜翅目昆蟲資源的保護和研究提供科學依據(jù)。

      1 研究區(qū)概況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高格斯臺罕烏拉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內(nèi)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北部,地處大興安嶺南端支脈;地理坐標介于東經(jīng)119°03′~119°39′、北緯44°41′~45°08′之間;總面積106284hm2,其中核心區(qū)面積35594hm2,占保護區(qū)總面積的33.4%[3]。保護區(qū)內(nèi)山勢起伏、河網(wǎng)密布、森林茂密,具有森林、草原、草甸、濕地和荒漠等多種生態(tài)系統(tǒng),是大興安嶺南部山脈保存下來具有代表性的森林-草原過渡地區(qū);地勢總體為西北高、東南低;屬于典型的大陸性氣候。

      1.2 植被類型

      根據(jù)實際情況選取6種主要植被類型,分別為:

      (1)落葉松林主要植物:落葉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榆樹(Ulmus pumila)、五角楓(Acer pictum subsp.Mono)、土 莊 繡 線 菊(Spiraea pubescens Turcz.)、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ifolia Candolle)、蕁麻(Urtica cannabina L.)、車前草(Plantago depressa Willd.)、龍牙草(Agrimonia pilosa Ldb.)。

      (2)蒙古櫟林:蒙古櫟(Quercus mongolica Fischer ex Ledebour)、土莊繡線菊(Spiraea pubescens Turcz.)、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大麻(Cannabis sativa L.)。

      (3)針茅草原:針茅(Stipa capillata L.)、叉分蓼(Polygonum divaricatum L.)、三葉委陵菜(Potentilla freyniana Bornm.)、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菖蒲(Acorus calamus L.)、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a)。

      (4)黑樺-蒙古櫟-山楊混交林:黑樺(Betula dahurica Pall.)、蒙古櫟(Quercus mongolica Fischer ex Ledebour)、山楊(Populus davidiana Dode)、榆(Ulmus pumila)、土莊繡線菊(Spiraea pubescens Turcz.)、三葉委陵菜(Potentilla freyniana Bornm.)、龍牙草(Agrimonia pilosa Ldb.)、羊茅(Festuca ovina L.)。

      (5)黑樺-白樺混交林:黑樺(Betula dahurica Pall.)、白樺(Betula platyphylla Suk.)、繡線菊(Spiraea salicifolia L.)、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羊茅(Festuca ovina L.)、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披堿草(Elymus dauricus Turcz.)。

      (6)柳灌叢:細葉沼柳(Salix rosmarinifolia)、艾(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路邊青(Geum aleppicum Jacq.)、穗花(Pedicularis spicata Pall.)、菖蒲(Acorus calamus L.)、苔參(Sophora flavescens Alt.)、唐松草(Thalictrum aquileqifolium)。

      1.3 標本采集鑒定

      2020 年7-9 月,于昆蟲活動頻繁的9:00~15:00對阿魯科爾沁旗膜翅目昆蟲進行采集,每個生境選取3 個20m×20m 的樣方,樣方間隔大于100m;使用捕蟲網(wǎng)捕捉,并放入毒瓶將其殺死,用酒精棉層保存,帶回實驗室回軟,針插展翅制成標本。

      本次主要采用形態(tài)特征分類法對標本進行鑒定,通過標本與照片進行仔細對照,發(fā)現(xiàn)相似的標本,然后通過主要的形態(tài)特征進一步確定其分類地位和生活習性。主要鑒定書有《中國昆蟲生態(tài)大圖鑒》和《沈陽昆蟲原色圖鑒》等[4-5]。

      1.4 多樣性分析

      多樣性指數(shù)Shannon-Wiener 公式[6-7]:

      式中,Pi為第i個物種個體占群落個體總數(shù)的比例,Ni為第i種的個體數(shù)量,N為全部個體總數(shù)。

      均勻度指數(shù)Pielou 公式[6-7]:

      式中,J 為均勻度,H 為多樣性指數(shù),S 為物種數(shù)。

      優(yōu)勢度指數(shù)Simpson 公式[6-7]:

      物種豐富度Margalef 公式[6-7]:

      式中,S 為樣方中物種數(shù),N 為樣方中個體數(shù)。

      1.5 群落相似性

      采用Jaccard 相似性公式[6-7]:

      式中,a 為A 生境的物種數(shù),b 為B 生境的物種數(shù),c 為A、B 2 個生境共有的物種數(shù)。

      2 結果分析

      2.1 高格斯臺罕烏拉自然保護區(qū)膜翅目昆蟲物種組成及數(shù)量

      經(jīng)調(diào)查,共采集到膜翅目昆蟲548 頭,隸屬于16科39種。從不同生境的膜翅目昆蟲物種組成來看,昆蟲數(shù)量較多的生境為蒙古櫟林、針茅草原和柳灌叢。蒙古櫟林采集到昆蟲13 科26種147 頭,占總數(shù)量的26.82%;針茅草原采集到昆蟲10 科20種111 頭,占總數(shù)量的20.25%;柳灌叢采集到昆蟲12 科24種102頭,占總數(shù)量的18.61%。

      從科級水平上看,蜜蜂科昆蟲物種數(shù)量最高,有12種175 頭,占昆蟲總數(shù)的31.93%,在6 個生境中均有分布;準蜂科數(shù)量最少,僅有1種5 頭,占昆蟲總數(shù)的0.91%。

      從種級水平看,優(yōu)勢種有日本弓背蟻(28 頭,占總數(shù)量的5.1%)、敏捷扁頭猛蟻(34 頭,占總數(shù)量的6.2%)和密林熊蜂(55 頭,占總數(shù)量的10.03%)。物種組成具體見表1。

      表1 高格斯臺罕烏拉自然保護區(qū)膜翅目昆蟲組成及數(shù)量

      2.2 不同植被類型膜翅目昆蟲群落多樣性

      對高格斯臺罕烏拉自然保護區(qū)6種生境中膜翅目昆蟲群落多樣性數(shù)值進行分析比較,結果如表2。Shannon-Wiener 指數(shù)排序為:蒙古櫟林>柳灌叢>針茅草原>黑樺-蒙古櫟-山楊混交林>黑樺-白樺混交林>落葉松林;Pielou 指數(shù)排序為:蒙古櫟林>柳灌叢>針茅草原>黑樺-蒙古櫟-山楊混交林>黑樺-白樺混交林>落葉松林;Simpson 指數(shù)排序:落葉松林>黑樺-白樺混交林>黑樺-蒙古櫟-山楊混交林>針茅草原>蒙古櫟林>柳灌叢;豐富度指數(shù)排序:蒙古櫟林>柳灌叢>針茅草原>黑樺-蒙古櫟-山楊混交林>落葉松林>黑樺-白樺混交林。

      表2 不同植被類型膜翅目昆蟲群落多樣性

      由此可見,蒙古櫟林均勻度、多樣性指數(shù)和豐富度均為最大,但優(yōu)勢度較小,僅大于柳灌叢。黑樺-蒙古櫟-山楊混交林均勻度、豐富度和優(yōu)勢度均大于黑樺白樺混交林,而優(yōu)勢度小于黑樺-白樺混交林。落葉松林多樣性指數(shù)和均勻度均最小,豐富度僅高于黑樺白樺混交林,但優(yōu)勢度最大。

      2.3 高格斯臺罕烏拉自然保護區(qū)膜翅目昆蟲群落相似性比較

      根據(jù)Jaccard 相似性原理,當相似性系數(shù)為1.0~0.75 時,為極相似;0.75~0.5 時,為中等相似;0.5~0.25 時,為中等不相似;0.25~0 時,為極不相似。

      不同植被類型之間的相似性系數(shù)見表3。結果顯示,高格斯臺罕烏拉自然保護區(qū)不同植被群落內(nèi)膜翅目昆蟲群落相似性最高的是蒙古櫟林和黑樺-蒙古櫟-山楊混交林(0.44),在0.25~0.5 之間,說明為中等不相似。群落間相似性系數(shù)最小的是草原、黑樺-白樺林混交林、黑樺-蒙古櫟-山楊混交林和柳灌叢均為0.21,在0.25~0 之間,說明為極不相似。其它植被類型群落之間相似性均在0.5~0.25 之間,為中等不相似。研究結果表明,不同植被類型的昆蟲群落差異較大。

      表3 高格斯臺罕烏拉自然保護區(qū)膜翅目昆蟲群落相似性比較

      3 結論與討論

      本次研究共采集鑒定出膜翅目昆蟲16 科39種,優(yōu)勢科為蜜蜂科和胡蜂科,分別占總種數(shù)的31.93%和21.17%。根據(jù)膜翅目多樣性指數(shù)可以看出,蒙古櫟林和柳灌叢多樣性指數(shù)、豐富度指數(shù)和均勻度指數(shù)都較高,而優(yōu)勢度指數(shù)低,可見物種豐富且群落穩(wěn)定。根據(jù)群落相似性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植被群落下昆蟲群落差異較大。

      優(yōu)勢科為蜜蜂科和胡蜂科,與高格斯臺罕烏拉氣候及海拔等因素相符合,而扁葉蜂科、準蜂科和葉蜂科種類較少,保護區(qū)可加強對這三科昆蟲的保護。蒙古櫟林和柳灌叢這種生境類型多樣性指數(shù)更大,物種豐富度更高,保護區(qū)應該注意對柳灌叢等濕地環(huán)境及蒙古櫟林的保護。對比分析落葉松林、黑樺-蒙古櫟-山楊混交林及黑樺-白樺混交林可以看出,混交林相比于純林具有更多的物種多樣性及更高的豐富度,與混交林豐富的植物種類密切相關。因此,在保護現(xiàn)有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同時,發(fā)展混交林、適當撫育間伐、改善林內(nèi)環(huán)境等措施,對于維持生態(tài)平衡,豐富物種多樣性及提高森林抗病蟲害能力都有顯著效果。

      猜你喜歡
      混交林格斯相似性
      易格斯(上海)拖鏈系統(tǒng)有限公司
      基于元數(shù)據(jù)的流程模型相似性度量方法
      12個毫無違和感的奇妙動物組合
      基于隱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慣用句
      福格斯公園逃生記
      福格斯不安的一天
      潛析結構 把握性質(zhì)
      河曲县| 乐昌市| 九寨沟县| 仁化县| 遵义市| 资兴市| 永寿县| 昭平县| 乌拉特前旗| 温州市| 梅州市| 图片| 台前县| 长顺县| 沂源县| 南宁市| 南靖县| 德钦县| 沈丘县| 嘉荫县| 炎陵县| 宝丰县| 历史| 瑞金市| 沾益县| 邮箱| 信阳市| 旬邑县| 乌恰县| 海城市| 安丘市| 新宁县| 胶南市| 静安区| 扎鲁特旗| 全州县| 南漳县| 永安市| 五常市| 崇文区| 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