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漫山是藤縣天平鎮(zhèn)的一個景點。
“羅漫”的發(fā)音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英文里的“Roman”(羅馬人)和“romantic”(浪漫的)。羅漫山也確實浪漫。它傲然站立在眾山之間,在海拔四五百米的高處仰著頭,向著大海一樣的藍(lán)天,露出高聳的脊梁。這種氣宇軒昂的英雄氣概,和半山腰上的袁崇煥雕像相呼應(yīng)。四五百米的海拔,在其他地方也許并不算高,但這里的丘陵一般只有百米左右,羅漫山就極其顯眼了。
更浪漫的是,山上最著名的景點就是被稱為“天下第一吻”的接吻石——兩塊輪廓像極了情侶的大石頭緊緊相擁,在白云的見證下深情地吻在一起。它們像是兩個久別的戀人,深情對視之后,所有關(guān)于愛情的誓言都用肢體去表達(dá),似乎語言已沒有存在的意義。接吻石旁邊有一個接吻洞,洞口很低,須彎腰進(jìn)去。但是進(jìn)去之后,可以完全站立,戀人可以在里面像接吻石那樣“浪漫”而不必?fù)?dān)心被路人看到。
要看到這個浪漫的景點,需要走三公里左右的斜坡。在陡峭的山坡上是看不到路的盡頭的,感覺像爬著長長的天梯采摘白云。還沒到半山腰,周圍的山峰早已躲在腳下。往山下看,南梧二級公路上的車輛像螞蟻一樣,靜悄悄地爬行。20世紀(jì)八九十年代,這條山路極其狹窄,巖縫流出的水和地上的泥土混在一起,行人一不小心就會摔倒。由于路途艱難,一來一回就要耗掉大半天時間,山上的人只有在需要買生活用品的時候才會牽著馬馱些柴木到集市上去賣,和外界的交流極少。那時候我對羅漫山的印象除了接吻石之外,就是這些馱著柴木的馬。其他村子也養(yǎng)馬,但是主人不會讓它們馱柴木。所以每次看到那些在濕滑的小路上戰(zhàn)戰(zhàn)兢兢趕路的瘦馬,我都會嘆息生活的艱難。
順著山路往上走,差不多筋疲力盡的時候,你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映入眼簾的不是雜亂無序的樹林,而是平整的稻田和魚塘。從山下看,上面只有險峻的山峰,但是到了上面,才發(fā)現(xiàn)這里竟然藏著一大片平地,而且還住著一千多人;在叢林下,一百多間房子被大片的魚塘、稻田和菜地包圍著,仿佛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這里的世界是極其平靜的,若不是谷穗慢慢變黃,你會忘記時間的流逝。
一個夏日的午后,我和友人剛到山頂,天空就下起大雨。我們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視野之內(nèi)只有喊山亭能避雨,于是慌慌張張地跑了過去。雨下得非常爽快,半個小時之后就把天空還給了太陽。我們在喊山亭旁邊的烏龜石景點呼吸著濕漉漉的空氣,俯瞰周圍的一切。原來,我們都蝸居在某一處丘陵的懷里。一千多人的村莊,看上去也不過是一個火柴盒大小的方塊。每當(dāng)這個時候,我總覺得人間的喜怒哀樂實在是太小的事情。談笑間,我忽然發(fā)現(xiàn)我的村莊被一條彩虹罩著。以前看到的彩虹總是被山隔斷,但這一次,我們竟然能在高處目睹它的全貌。從友人歡快的尖叫聲中,不難看出這需要多少的運氣。
從喊山亭沿著山脊走下去,不一會兒就到了月下老人的景點。從這里遠(yuǎn)眺,可以看到蒙江。天際下的江水載著大大小小的船只,載著這片土地的繁榮和夢想。再往下走數(shù)百米,就到了水簾洞。山泉水在石頭上歡快地跳動,一個落差,拍打在光滑的石塊上,濺起清涼的水汽。每次經(jīng)過這里,我都會閉著眼睛,享受著風(fēng)聲水聲和蟲鳴鳥叫。我一直在想,這個充滿聲響的場景算是熱鬧還是安靜?每個人有各自的理解,我感覺到的是一種與世無爭的安寧。也許真正的安靜,并不是完全沒有聲音。
羅漫山的景點還有很多,比如龍?zhí)逗臀褰?jīng)石。我小時候喜歡冒險,光著腳趴在陡峭的山崖上,底下是十幾米深的龍?zhí)兑膊缓ε?。長大之后經(jīng)過這里,不禁為小時候的舉動捏一把汗??赡懿煌哪挲g有不同的心境,所以每次爬山的我,卻又不是同一個我;爬的是同一座山,卻又不是同一座山。
羅漫山是樸實的,即使是景點的傳說也沒有過多的渲染。但是,躲過工業(yè)革命的喧囂,于天底下的一隅安靜地看云卷云舒,慢慢地等茶花開放,這不就是一種浪漫嗎?
作者簡介:李會鑫,廣西梧州市人。中國西部散文學(xué)會會員,四川省散文詩學(xué)會會員,梧州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作品見于《西部散文選刊》《新詩歌》《廣西文學(xué)》《當(dāng)代廣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