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供稿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坐落在風光旖旎、景色怡人的天津市水上公園風景區(qū),建于1998年2月28日,周恩來同志百年誕辰紀念日前夕。紀念館占地面積7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3411平方米,展覽面積5738平方米,館內收藏各類文物、文獻、資料、照片萬余件,其中珍品達百余件。紀念館基本陳列分為三大展區(qū),即主展廳、按1︰1比例仿建的北京中南海西花廳專題陳列廳和專機陳列廳。主展廳由序廳、“人民總理周恩來”周恩來生平展和“鄧穎超——20世紀婦女運動的先驅”鄧穎超專題展三部分組成,通過文物、圖片、復原場景、圖表、藝術品、高科技展項,集中展現(xiàn)了周恩來、鄧穎超同志光輝燦爛的一生以及他們?yōu)樽鎳?、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優(yōu)秀品質和崇高精神。西花廳專題陳列廳設有實物實景的復原陳列和主題文物展“偉大的情懷”,展現(xiàn)了兩位偉人的愛情、親情和友情。專機陳列廳陳列著蘇聯(lián)政府贈送的周恩來總理經常乘坐的伊爾-14型678號專機,現(xiàn)為國家二級文物。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利用好紅色資源、發(fā)揚好紅色傳統(tǒng)、傳承好紅色基因,以紅色旅游為依托,加強了對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取得了豐碩成果。
一、發(fā)揮文博場館優(yōu)勢,提升紅色旅游和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紀念館始終注重在紅色旅游中發(fā)揮場館和文物、文獻資源價值,以文化引領發(fā)展,在推動紅色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中做好服務,始終以“四心”(即誠心、細心、盡心、耐心)和“四個一”(即一張笑臉、一句問候、一片真情、一程服務)為服務標準,接待了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為大家講述偉人周恩來和鄧穎超為國為民、鞠躬盡瘁的感人故事。同時,不斷細化服務,按照不同年齡段、不同受眾的收聽需求分別設計了不同版本的講解詞,加強個性化講解,做到因人施講、因人施教,使每位來館觀眾都能獲取能量,接受教育。紀念館的講解和服務贏得了來館觀眾的一致好評。
紀念館始終注重在紅色旅游中發(fā)揮場館和文物、文獻資源的價值,在推動紅色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中做好服務。館區(qū)內設置了觀眾座椅、殘疾人專用洗手間、無障礙通道,提供輪椅、嬰兒車、醫(yī)療急救箱、雨傘借用,為觀眾提供了方便舒適的參觀條件。
建館二十幾年來,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已成為京津紅色旅游的必去景點,全國各族觀眾懷揣一份對周總理和鄧大姐的崇敬之情來館參觀,表達著對兩位偉人的無限緬懷之情。如今,“到北京看毛主席,到天津看周總理”已成為紅色旅游業(yè)內的一句響亮口號。偉人精神的傳頌加強了對人民群眾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增強了人民群眾對偉大祖國、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二、創(chuàng)建宣講團,講好中國故事,豐富紅色旅游形式
為豐富紅色旅游載體,創(chuàng)新紀念館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主動增強了服務意識,成立偉人精神宣講團,推出“共產黨人的杰出楷模——周恩來”多媒體宣講。
在宣講的編排上,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提煉了多個周恩來總理在工作和生活中細小、樸實的故事,這些故事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詮釋了周恩來理想信念堅定、勤政為民、廉潔自律的高尚品質,是一部深度了解周恩來堅強黨性的生動教材。如《冒著余震的危險》講述了1966年3月8日河北邢臺地區(qū)發(fā)生6.7級地震,周總理在震后第二天就趕到災區(qū),在余震不斷中親臨視察,深入百姓家中排憂解難的故事;《嚴以修身養(yǎng)正氣 廉潔自律樹家風》講述了周恩來身居高位,但家風嚴格,他要求身邊的親屬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對自己更是正己修身、廉潔自律,其人格魅力和清廉家風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精神財富。在形式上,宣講以講解員講故事為主,配以照片和視頻穿插制作多媒體資料,結合《你是這樣的人》主題音樂,在聲音和影像的襯托下,使宣講更具感染力和觀賞性。最后,整個宣講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作為結尾,掀起高潮,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反響十分強烈。
2019年,宣講團先后前往天津市薊州區(qū)禮明莊鎮(zhèn)周各莊村、南開大學、河北省廊坊市大學城、石家莊市排水管理處、天津市委黨校等地,開展“共產黨人的杰出楷模——周恩來”多媒體宣講,積極傳播紅色故事,助力各單位開展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
由于紀念館宣講團的杰出表現(xiàn),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宣講團先后榮獲“西柏坡”杯全國紀念館宣教形式創(chuàng)新展演會最高獎項——精品獎,“挖掘館內優(yōu)勢資源拓展教育服務功能”博物館、紀念館宣教工作研討暨特色宣教形式展演優(yōu)秀獎,天津市委宣傳部理論宣講先進集體,第十一屆“薪火相傳——紅色基因傳承者”優(yōu)秀團隊等榮譽稱號,為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爭得了榮譽,為紅色旅游事業(yè)增添了亮點,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三、開展豐富主題活動,引導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自立館之初,就特別重視對青少年的紅色傳統(tǒng)教育。根據(jù)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特別推出“為中華之崛起”青少年在館研學之旅活動,通過旅游、體驗、學習等相結合的方式,在寓教于樂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
周恩來的青年時代主要是在天津度過的,因此,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對周恩來在青年時代的資料收藏的完整性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在活動中,社教人員充分利用展覽及資料收藏的特性,結合青少年身心特點做到因人施教,以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理想激勵青少年胸懷大志、堅定信念,以偉人青少年時代的成長奮斗歷程教育青少年刻苦讀書、做新時代全面發(fā)展的好少年。同時,還利用開學季、清明節(jié)、兒童節(jié)、國慶節(jié)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推出特色活動,組織青少年開展小小講解員志愿講解、緬懷祭掃、主題觀影、聽退伍老兵講故事、升國旗儀式等活動,使在館紅色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多年來,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青少年教育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已與天津市、河北省等地的十幾所中小學簽訂了《共建實踐課程活動示范校和實踐課程活動基地協(xié)議書》,通過與學校建立共建關系,明確雙方責任義務,有針對性地在廣大中小學生中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受到了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使紀念館紅色教育成了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紀念館通過這些活動有效地在青少年當中弘揚了偉人精神,積極引導著廣大青少年不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現(xiàn)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和國家一級博物館。
紅色旅游發(fā)展十幾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發(fā)展和服務紅色旅游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體系不斷完善,已成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陣地。以2019年為例,紀念館全年共接待游客近153萬人次。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作為天津紅色群星中的亮點之一,始終堅持紅色文化與紅色旅游融合發(fā)展,堅持優(yōu)質服務理念,推進紅色旅游教育宣傳、文化內涵挖掘、服務水平提升等工作,采取多種形式讓各地游客“游中學”“學中游”“寓教于游”,將革命歷史、革命傳統(tǒng)和革命精神通過紅色旅游傳輸給觀眾,使不同年齡段、不同地域的游客都能在旅游中得到心靈的洗禮和精神的升華,成功打造了一個紅色文化和紅色旅游資源交流、合作和發(fā)展的大平臺,有力地促進了天津紅色文化的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