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鳳霞
(鄲城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河南鄲城477150)
子宮肌瘤為臨床常見病癥,巨大子宮肌瘤指子宮體積>12周或肌瘤直徑≥8cm,好發(fā)于已婚女性,患者臨床多表現為白帶異常、月經失調、下腹墜脹、尿急尿頻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1-3]。臨床針對巨大子宮肌瘤患者多以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Laparoscopic hysteromyomectomy,LSHM)治療,效果明顯,但由于子宮形態(tài)失常,易造成過度膨脹,肌纖維過度伸展,進而影響其收縮功能,術中出血量相對較多,影響預后效果。研究發(fā)現,術前通過GnRH-α類藥物對巨大子宮肌瘤患者進行預處理,有助于縮小肌瘤體積,降低手術難度[4]?;诖?,本研究選取我院86例巨大子宮肌瘤患者,旨在從性激素水平等方面探究曲普瑞林預處理+LSHM的臨床應用價值?,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86例巨大子宮肌瘤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預處理組和常規(guī)組,各43例。其中預處理組年齡27~32歲,平均(29.24±0.33)歲;子宮肌瘤直徑11.7~15.8cm,平均(13.75±0.57)cm;體質量指數18.7~27.4kg/m2,平均(22.57±1.09)kg/m2。常規(guī)組年齡28~33歲,平均(29.39±0.31)歲;子宮肌瘤直徑11.3~16.2cm,平均(13.58±0.61)cm;體質量指數18.9~27.6kg/m2,平均(22.73±1.04)kg/m2。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經超聲、磁共振、宮腔鏡、診斷性刮宮、腹腔鏡檢查等確診為巨大子宮肌瘤;肌瘤數目≤2個;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承諾書。
1.2.2 排除標準:宮頸、卵巢、子宮內膜病變;宮頸病變;凝血功能障礙;靜脈血栓史;子宮腺肌癥;依從性差;合并肝、腎、心、肺功能障礙;認知功能不全;絕經后女性;對本研究涉及藥物過敏者;精神疾病史;下肢功能障礙;妊娠、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1.3.1 常規(guī)組:接受LSHM治療,全麻,膀胱截石位,作10cm切口于臍輪上緣,建立氣腹,置入腹腔鏡探查;10mm套管、5mm套管分別于左髂、右髂前上棘和臍連線中外1/3處置入,以注射器經套管針芯將12U垂體后葉素+0.9%氯化鈉注射液20mL注入腹腔;子宮體處擇取縱切口,子宮頸和子宮頸以下部位擇取橫切口,以單極電鉤于肌瘤最隆起處切開子宮漿膜和肌層,直至肌核;沿肌瘤假包膜處以剝離棒鈍性剝離大部分瘤體,肌瘤以大抓鉗鉗夾,并以旋切器剝離;取出子宮肌瘤標本,縫合子宮腔,電凝止血,并以0.9%氯化鈉注射液徹底沖洗腹腔。
1.3.2 預處理組:接受曲普瑞林(Ferring GmbH,國藥準字H20140123)預處理+LSHM治療,術前,曲普瑞林肌肉注射,0.5mg/次,1次/d,連續(xù)應用7d后行LSHM(方法同常規(guī)組)。兩組術后均予以抗感染、止痛等基礎治療。
1.4 觀察指標:①兩組手術情況: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術后引流量、手術時間;②兩組治療前、術后3 d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黃體生成激素(LH)]水平,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E2、FSH、LH水平;③兩組治療前、術后3d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表皮生長因子(EGF)水平,以雙抗夾心法檢測血清MMP-9、EGF水平。
2.1 手術情況:預處理組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引流量較常規(guī)組少,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短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s)
?
2.2 性激素水平:術后3 d預處理組血清E2、FSH、LH水平低于較常規(guī)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性激素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性激素水平比較(±s)
?
2.3 血清MMP-9、EGF:預處理組術后3d血清MMP-9、EGF水平較常規(guī)組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MMP-9、EGF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血清MMP-9、EGF水平比較(±s)
?
近年來,隨影像學診斷技術不斷進步,巨大子宮肌瘤檢出率明顯提升。LSHM為臨床針對巨大子宮肌瘤患者常用治療術式,但由于肌瘤相對較大,導致術野不佳,易延長手術時間,加之巨大子宮肌瘤體積、形態(tài)異常,不利于子宮自身收縮作用,易造成組織出血量增加[5-6]。故臨床應采取有效調動子宮肌瘤體積的治療方案,以提高手術效果,改善預后。
本研究在巨大子宮肌瘤患者行LSHM前,以曲普瑞林進行預處理后發(fā)現,預處理組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引流量較常規(guī)組少,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較常規(guī)組短,術后3 d血清E2、FSH、LH水平低于常規(guī)組(P<0.05),由此表明,曲普瑞林預處理+LSHM治療巨大子宮肌瘤患者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引流量,改善性激素水平。原因分析為曲普瑞林屬GnRH-α類藥物,其對促性腺激素分泌具有一定抑制效果,且能促使殘留病灶發(fā)生萎縮,產生“藥物性切除”效果,此外,還可減少肌瘤血供,使手術趨于簡單,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故術前以曲普瑞林屬進行預處理,可優(yōu)化手術情況,改善性激素水平。
研究發(fā)現,血清EGF于腫瘤組織中呈高表達狀態(tài),其能通過自分泌或腫瘤細胞旁分泌方式產生,可結合組織相應受體,激活細胞信號傳導,對腫瘤細胞生長及血管生長具有促進效果,而血清MMP-9可促進血管生成。本研究數據中,預處理組術后3 d血清MMP-9、EGF水平低于常規(guī)組(P<0.05),提示曲普瑞林預處理+LSHM治療巨大子宮肌瘤患者可有效調節(jié)血清MMP-9、EGF水平抑制子宮肌瘤復發(fā)。
綜上所述,曲普瑞林預處理+LSHM治療巨大子宮肌瘤患者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引流量,改善性激素水平,調節(jié)血清MMP-9、EGF水平抑制子宮肌瘤復發(fā),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