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軍
大氣陽剛扎尕那
扎尕那,被朋友們推薦了很多次,始終未能成行。周末,被再次鼓動后難抑向往之情,于是請了半天假,開始了兩天半的甘南之行。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過去的蜀道,沒有體驗過。近年來去過幾次四川,鐵路、公路都走過,感覺并不十分艱險。然而這一次的甘南之行,卻讓我們感受了“隴路”的艱難。
我們一行八人分乘兩輛車于中午出發(fā),原定進“蘭?!?、過“蘭郎”高速,之后再經(jīng)213國道抵達迭部。但因朋友們好久不見,上車之后相談甚歡,打頭的我竟然懵懵懂懂地錯過了進入“蘭郎高速”的路口,一口氣跑到了臨洮。
“沒事,這邊可能路況差些,但是風光還是不錯?!崩现苊黠@是在安慰我,但有什么辦法,只好將錯就錯。
從會川下高速轉(zhuǎn)入212國道,路就沒那么好走了。今年甘肅雨水較往年要多,正是汛期,山上不時有滾石滑落。在原來就不寬敞的山路上擇路而行,即便再慢,還是提心吊膽。有那么一會兒,車內(nèi)靜悄悄,只聽見發(fā)動機的“隆隆”聲。
汽車在岷山上蜿蜒穿行,為了緩解疲勞,也為了減輕朋友們的緊張情緒,我應景唱起了毛主席的《七律長征》,朋友們隨即附和。憑窗遠望,雖然“千里雪”蹤跡皆無,但是車外風光和車內(nèi)歌聲,也足以讓我們“盡開顏”。
山路彎彎,逶迤盤旋。走著走著好像被突兀的山峰擋住,似乎無路可走,只有到了跟前,才看到兩山之間劈出的狹窄通道?!败嚨缴角氨赜新?,船到橋頭自然直”,常常被用來形容面臨問題而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解決辦法的時候,鼓足勇氣去面對,說不定就迎刃而解了。前人總結(jié)的生活經(jīng)驗,總是隱含著深刻的道理。
途經(jīng)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館路口,路面寬闊了些。長時間的山路行駛,我也有點疲累,于是招呼同行的另一輛車靠邊休息。
很多人對臘子口不覺陌生,當年紅軍長征途經(jīng)此地,通過正面強攻與攀崖迂回包剿的戰(zhàn)術(shù),經(jīng)過兩天的浴血奮戰(zhàn),以弱勝強,出奇制勝,全面攻克臘子口天險,打通了長征北上通道。
曾經(jīng)的天險旌旗獵獵、殺聲震天,血與火淬煉出紅軍長征的英雄詩篇。如今的山崖層林滴翠、流水潺潺,風和雨澆筑了錦繡河山的世外桃源。除了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館,鐵尺梁景區(qū)、老龍溝景區(qū)都是游人休閑納涼的好去處。
我們的計劃沒有安排此處逗留的時間,雖然風光宜人,卻也不敢迷戀。稍事休息調(diào)整,便又匆匆上路了。接下來還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聽著似乎不太遠了,但因全是崎嶇的山路,還得提防隨時滾落的山石。這段路跑得很辛苦,用了將近四個小時。
當晚抵達迭部已經(jīng)不早了,吃過晚飯后沒有安排其他的活動。想到明天要去拜見魂牽夢繞的扎尕那,還是趕快歇息吧!
翌日一早,繼續(xù)一段坎坷難行的山路,首先撞入眼簾的是“納加石門”。路邊石碑的后面,一座雖不高聳但很雄壯的山峰矗立眼前。裸露的山脊,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儼然鐵骨錚錚的硬漢……
走訪過許多名山,崢嶸崔嵬、峰秀巒疊、磅礴凌險、氣貫長虹等等不一而足。但是一看到扎尕那的山,還是感受到不一樣的氣質(zhì)。剛中有柔,柔中帶剛,坦蕩蕩,雄赳赳。
鉆出山巒抵近景區(qū),半山處被躍入眼簾的畫面吸引。顧不得碎石路面塵土飛揚,甚至來不及和同車的朋友打聲招呼,靠邊停車后迅速拿著手機下車,拍下了這幅畫面——山上白云縹緲,山腳村寨房屋鋪排有序。是哪位山水大師的杰作?不,真真切切,這就是迭部縣益哇鄉(xiāng)東哇村,它正活靈活現(xiàn)地呈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
天,藍得澄澈;云,白得刺眼。天氣過于晴好,一絲微風都沒有。巨大的天幕汰洗了所有的雜色,只剩下了邊際分明的天藍云白。沒有了風的擾動,云朵則專注于自我的選擇——或馳騁的駿馬,或靜臥的玉兔。不經(jīng)意往右一瞥,只見一對戀人手拉著手,擁吻在山的兩側(cè),久久不肯離分……
太陽避開云朵的時候,燦爛的光投射到了所有可以照耀到的地方。此時的山峰熠熠生輝,草木蔥蘢,赭色巖石側(cè)峰壁立,直沖云端,似要把天地相連。別說,當天地輝映,展現(xiàn)出的才叫恢宏大氣。
傍山的村寨錯落有致,靜謐安詳。三三兩兩的牛無人牽領,散漫地游蕩。我們的車子在導航的指引下停在了臨時修建的沙石地面的空地,剛一下車,就有一個身著藏袍的男人走過來,晃動著手中的圖片,熱情地招呼:“要住宿嗎?一晚150元,包吃飯?!彼钢逭姆较颍骸熬驮谏厦?,小木屋,干凈衛(wèi)生?!蔽铱戳怂种械膱D片,房間有濃郁的藏族風格,整潔清爽。如果不是安排了下一站的行程,真有心體驗一下有如仙境的藏族村寨。“下次吧!”我禮貌地,同時也不無遺憾地謝絕了他的邀請,和朋友們走向景區(qū)大門。
天祥地和,給了我們一個好心境。從景區(qū)門口到一線天,可以選擇乘坐電瓶車,也可選擇步行上山。起初澎湃的心潮促使我堅持走路,想一覽無余地領略扎尕那的美,但是沒有朋友們的普遍響應,加之伏天烈日的炙烤,最終還是做出了妥協(xié)。
山道是用水泥澆筑的,窄到只能容納一輛電瓶車通行,大約每一公里處有一個會車點,上下車輛的交會只能在此進行。駕駛電瓶車的全是東洼村的村民,原先他們的生活不知道是否富足,現(xiàn)在,因為這條路,得到改善是毫無疑問的。
山道崎嶇,走走停停,倒給了我們細細品味的機會。扎尕那的山并不十分高大,卻極富個性的張力,林林總總鋪列開來,像放大的石林,對應每一座山峰,應該都有它們的經(jīng)典。景區(qū)沒有導游,也沒有編纂故事,原生態(tài)給游人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你可以調(diào)動知識積累和生活閱歷,去體會它們的喻示。
北方的山水河川,通常的印象是粗獷豪放。扎尕那不缺骨骼的健壯,同時兼具了秀麗柔美。峻峭的崖壁容得下一些花草樹木,依然滄桑,更顯崢嶸。包容是一切人和事物相對完善的前提,正所謂: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
鋼,不可謂不硬。較之于鐵,它的優(yōu)勢是具有韌勁。我的眼中,扎尕那無疑是一塊好鋼。在這里,只要用心,我想是可以吸取到它的一些精髓的。
所有的山都是在擠壓的過程中形成的,一旦矗立,流年經(jīng)久,任憑風霜雪雨、滄海桑田,輕易不會改變。所以說品德如山。稱之為品德二字,絕不是一時一事。順暢時得意,逆境時萎靡,權(quán)貴當面謙恭,弱小近前囂張,或許就錦衣玉食了,但永遠不會與山為伍。
下了電瓶車,就只能走“馬路”了。我們蹣跚而行,一步一景。女人們大呼小叫,招呼同伴分享自己“美”的發(fā)現(xiàn),催促男人為她們按動快門,希望把自己融入這詩畫般的景致,定格美的瞬間。
耳邊傳來一陣悠揚的笛聲,由遠而近。循聲望去,一個壯漢隨著節(jié)律,晃動著壯碩的身體,優(yōu)哉游哉地走下來。我側(cè)立路邊,不想打攪到他,目送遠去的身影,仍然沉浸在笛聲、水聲以及馬蹄聲交匯而成的渾然天韻之中,如癡如醉……
迷了眼、醉了耳,更重要的,洗滌了蒙塵的心!
伴隨“馬路”的,是一條清冽的溪流。
正午已過,我們拿出自帶的食物。昨天趕路太累了吧,忘記了把肉食鹵蛋等打開放到陰涼處,這會兒只能擺在草地上讓給流浪的貓狗吃了。然而大餅夾著“老干媽”,伴著蟬鳴鳥喧,我們竟然也能吃得“風生水起”。
奇怪!一樣的東西,換一個環(huán)境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毋庸置疑,扎尕那以山聞名。當你置身其中,被雄偉壯麗深深折服的時候,驀然瞥見穿行于山川間的水溪,才發(fā)覺千姿百態(tài)的山峰因為歡騰的水流,具有了靈動的神韻。
山水相依、云峰互動是扎尕那最為出彩的獨到之處。雖然烈日炎炎下步履維艱,但是這山、這水、這天、這云似乎就給你注入了神奇的力量,讓你流連忘返,不知疲倦。難怪,據(jù)說一百年前美籍奧地利探險家約瑟夫·洛克,驚嘆于扎尕那的美景而發(fā)出感嘆:“如果《創(chuàng)世紀》作者曾看見迭部的美景,將會把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放在這里。”
扎尕那,在藏語里的意思是“石匣子”,這種表述我以為在當時應該是指比較封閉而言吧!要我說,一定要給它一個定義,必須要用“大氣陽剛”四個字。
喜歡這兒,尤其這兒的山。但是現(xiàn)在,又不能不和它分別。以后,一定會再來。得意時要來,失意時更要來,因為它能夠給到你——堅持的動力和堅定的力量!
白云故鄉(xiāng)拉尕山
甘南行第二站,舟曲拉尕山。
去過拉尕山的朋友告訴我:拉尕山的美,在于天藍、云白、草綠、花艷。特別是上到山頂,感覺伸手就可以抓到云朵。這后一句話勾起了我的強烈欲望,吃完早飯就催促大伙兒趕快上路。
喜歡天空,喜歡無跡可尋的云霓幻化。閑暇之余,尤其在迷惑困頓之時,浩瀚無垠的星空真的是一副最好的解藥。
日月星辰亙古不變,總是堅定地懸掛在應該出現(xiàn)的地方。歡快自由的云霧則調(diào)皮地游來蕩去,它們的存在似乎就是為了調(diào)化和鑒分人群,沒有歷練真的可能就會迷失了方向。
我明知自己不具有泰勒斯、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等思想家的慧根,在沒有任何工具可以借助的情況下,憑著仰望星空,去尋找普世真理。但我的抬頭望天,為的是身心疲憊的時候,從日月星辰的明暗和軌跡里,獲取能夠堅定信念、堅守人格的信心;為的是頭緒繁復的時候,在風云雷電的變幻和不測中,覓得足以活躍思維、啟迪心智的方法。
崎嶇狹窄的山路會車都很困難,但是沿途基本上沒什么車。詫異間已行至山門,一塊白底黑字的公告赫然在目,上面寫著自今年5月1日起開始修路等等內(nèi)容。我一下子緊張起來,辛苦的長途奔襲,不至于讓我們徒勞一場吧!
沒有設障阻擋,且行且看吧。
路確實太難走,幸好兩部車子都是SUV,雖然緩慢但通行沒有問題。這樣行駛了半小時左右,來到半山腰,見到一片開闊地。這里應該是個村鎮(zhèn),右手邊的山洼可以看到錯落有致的藏式木屋。廣場上擺放著幾輛工程機械車,還有三三兩兩的一些人,于是我們下車分頭詢問。
我走到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小伙子跟前打問,他五官棱角分明,膚色稍顯粗糙卻難掩英俊,一開口便暴露了稚嫩和靦腆,完全沒有印象中藏族人的粗獷和憨直。不知是憐愛還是好感,促使我和他多聊了幾句。
他說這個村寨就叫拉尕村,大約六七十戶人家,是個古老的山寨。原來以種地為主,現(xiàn)在旅游的收入更高一些。好多人家開了家庭旅館,每人每晚40塊錢,旺季的時候生意還不錯。我問山頂離這兒還有多遠?車能上得去嗎?他給我指著前面被挖得坑坑洼洼的坡道說:可以吧!汽車得走二十分鐘左右。
村鎮(zhèn)因為施工有些凌亂,望向天空的時候心情一下子格外舒坦。碧空如洗、天幕湛藍、遠山青黛、云朵潔白。只在夢中見到過這樣的天景吧!或許我真的迷醉了,脫口又問:“這里的陰天能看到藍天白云嗎?”小伙子愣怔了一下,旋即綻露出一絲笑意,和站在旁邊的同車好友異口同聲地反問:“陰天哪來的藍天白云?”我也反應了過來,訕笑著自嘲道:“沒有喝酒就醉了,醉嘍!”
這時候同行的朋友從施工人員那兒了解到,現(xiàn)在車是能夠上的去,但今天施工的路段未必下午以前接得通,接不通意味著今天就回不去。這哪能行!利用周末我只請了半天假,今天再晚也得回去,明天一早得趕去上班。
于是我們商量就在村寨周圍轉(zhuǎn)一轉(zhuǎn),去往山頂?shù)馁碓钢缓昧舸乱淮蔚脙斄恕?/p>
跟著挖掘機前行,試圖超越它。隆隆的機器轟鳴聲和彌漫的塵土最終讓我們放棄了這個打算,路邊的崖坎不算高,男人們上去后,把女人一個個拉上來。
有些看似不是路的路,走過了反而有更大的驚喜。上去以后,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篤定這就是傳說中格薩爾王攜珠牡王妃取道降魔,在此牧馬一月的那個牧馬場。但見群峰環(huán)伺,藍天打底,白云低垂,如茵的草地起起伏伏,目所不及。偶爾看到幾棵大樹像鋪開的大傘,大大小小幾只牛躲在下面悠閑地納涼,這么和諧,是一家子嗎?各種野花一叢一叢,散漫地扎堆在廣闊的草地上?!兑讉鳌は缔o上》說:“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笨磥碜匀粻顩r下的選擇順了四時,合了天理,展現(xiàn)出來的就一定是吉相大美。我想如果我的猜測不錯的話,當年格薩爾王看中的也恰在于此。
或許還是路的原因,偌大的草原幾乎沒有游人。遠離修路的挖掘機,就有了難得的與蒼穹和花草獨處的機緣。世界萬物包括人,放歸大自然,任何一個個體都是那么的渺小。就像這些小花小草,在廣袤的草地上,被人欣賞得靠運氣,但是即便無人欣賞,它也不改初衷,依然蓬勃。該艷麗時不萎靡,要芬芳時不吝嗇。
生命形態(tài)各異,然而價值和意義等同!
幾個朋友大呼小叫地跑過來:“什么意思?這么好的景色,不和大家在一起,一個人窩在這里?!蔽疫B忙道歉,起身跟隨他們前往“拉尕山民俗風情園”。
這是一家頗具規(guī)模、很有些情調(diào)的農(nóng)家樂。木質(zhì)的亭房掩映在松柏樹木之中,庭院里花繁葉茂,曲徑幽深。與其他基礎設施相比,明顯先行了一步。
老周已經(jīng)在點菜,李大姐前后張羅,竟然給我們“通聯(lián)”出一個驚喜。她和老板協(xié)調(diào),說如果我們上山,愿意幫我們租車,每人20元。真是天遂人愿,趁著剛剛宰殺的大公雞才入鍋,我們八人擠在了一輛七座車上,向山頂進發(fā)。
天氣晴好,空氣清新,遠天近山樹木花草,像剛剛完成的一幅設色山水畫長卷,清新明麗地劃過眼前。二十分鐘后抵達山頂,迫不及待地下了車,首先進入視線的是名叫“拉尕天堂”的山莊。雖有一些人工痕跡,卻也似有“天庭花園”的味道。幾座樓閣,三兩亭榭,一池碧水。低垂的白云穿行其間,一會兒溢出樓閣,一會兒懸停水榭,好像它們才是這里的主人,游來蕩去地招呼著我們的到來。
“我來了——”一聲嘶吼從胸腔頂出,遠山稍為滯后地予以回應。這聲吶喊,是對熱情的白云的響應,也是我們“登天”的宣示。
與白云的近距離接觸,感受到了它的有形無形。遠觀時,它可以是牛馬鷹犬,走近它時,卻若有若無。但不管怎么說,它是友善的。接下來的時間,朋友們追逐著它,并與之親密合影,歡聲笑語不絕于耳。
我靜坐池邊,竟然可以低頭望天。天地本來是有界限的,但此刻天地呼應,天既是地、地既是天。平日里,為了工作生活,很多事情力求涇渭分明,是非清晰。如果混沌不清、本末未明則一定愁苦煩悶、心神不寧。然而混沌與本末的基點總是那么撲朔迷離,讓一大堆的愁情煩緒難解甚至無解。
不錯,我們是蕓蕓眾生,生于大眾再囿于大眾,或循規(guī)蹈矩、墨守成規(guī),則難免平凡的愁苦;或錙銖必較、爭權(quán)奪利,則飽嘗傾軋的艱難。只有把自己融入大自然,或許你就是藍天白云,投身其中終可一展恢宏大氣;或許你是野花小草,應時榮枯也絕不自輕菲薄?!靶∥摇钡健按笪摇?,是心靈解放的過程。心自由了,不論哪種形態(tài),生命才如這飄逸的白云,超脫自在??嚯y,僅存于“小我”,之于“大我”,那只是時間的一瞬。
人生的雪雨風霜,給每個跋涉其中的人,無論愿不愿意,都裹上了薄厚不一的塵垢鎧甲,渴望和吶喊自由的人們,殊不知真正的羈絆實際上源自自己的內(nèi)心。
拉尕山,藏語意思是“神仙喜歡的地方”。我則固執(zhí)地認為,拉尕山是白云的故鄉(xiāng)。這里讓白云灑脫飄逸,自在無羈,快樂卷舒的同時,扮靚了藍天,愉悅了山峰草地。靠近它,有一種被叩擊的震撼!
來吧!哪怕積塵蒙蔽的鎧甲只是敲開了一條縫隙,也能夠使你蹣跚的行進減少些負累的荷載。只要你愿意,拉尕山完全可以勝任你的導師,讓你在荊棘滿布的前行路上——輕松、快樂!
真是,從拉尕山返回蘭州,顛簸的路上連續(xù)行駛9個小時,依我的年齡、體能簡直不可思議,然而在無人替換的情況下,我載著朋友們安全抵達。
感謝拉尕山!
它,給我的生命蓄積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