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維君
伴著瑟瑟秋風和絲絲細雨,參觀湯顯祖紀念館,這次行程倒別有一番感觸。
步入展覽大廳,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尊湯顯祖塑像,莊重、凝神。在看過他的簡歷之后,心中的欽佩感油然而生。
湯顯祖字義仍,號若士,一稱海若,別號清遠道人,嘉靖二十九年誕生于江西臨川縣城文昌里。少年穎異,弱冠有文名,隆慶四年鄉(xiāng)試中舉,萬歷五年赴京會試,因不附權貴,忤逆首輔而屢試落第。直至萬歷十一年中進士。歷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禮部主事,萬歷二十六年,終因朝政敗壞,素志難申,憤而棄官歸里。這簡短的一段文字道出了湯顯祖前半生的曲曲折折,酸甜苦辣,一身正氣的高尚品質也潛在其中。他出生的時代,正是我國封建社會日趨腐朽的時代。然而他并未隨波逐流,虛度時光。青少年時代的他勤于攻讀,善于思考,求師明哲理,交友尚俠風,這些良好的品質鑄就了他的正直恢宏、豁達剛毅、急公好義,以及鄙惡趨炎附勢之志。由此不難看出,他的這些品格為他的有所作為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并為他的前途指明了方向。
俗語說得好,“官場險惡,世事難料”,萬歷十二年,三十五歲的他出任南京,身居閑職,心系國難民疾。為揭露時弊,抨擊權貴,萬歷十七年他毅然上奏折《論輔臣科臣疏》。這一舉動得罪首輔,觸怒神宗,導致貶官降職,謫廣東徐聞縣典吏,這便是他在官場上摔的第一跤。
萬歷二十一年,量移浙江遂昌知縣,他并未消沉下去,而是勵精圖治,勤政愛民,頗有建樹。然而,千瘡百孔的明王朝豈容遂昌一隅“桑陽常滿”,接下來便是朝廷礦監(jiān)、稅監(jiān)橫征暴斂。到這時,他“蔥然一善固”的美夢終于破滅,真是“壯心若流水”,一次次的打擊使他徹底看穿了官場的腐敗,憤懣不平的他因此辭官歸里。這一果斷決定也正是他剛毅性格的體現(xiàn)。十五年的宦海沉浮,五十年的人生風雨,給湯顯祖留下了深深的創(chuàng)痛,同時,他也由此積聚了豐富的生活閱歷和強烈的創(chuàng)作沖動。
離開了政治舞臺的他卻在戲曲舞臺上大放光彩,明王朝失去了一位官吏,歷史卻贏得了一位著名的戲曲家、文學家。他能取得如此成就正因為年少時酷愛詩賦詞曲,青年時期“非圣”之書的閱讀,又促使他形成極富感情色彩的浪漫主義氣質和風流倜儻、恬靜端莊的美好心靈,所有的這一切為他成為偉大的戲曲家、文學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剜l(xiāng)后,他以筆代劍,向程朱理學、腐朽王朝,發(fā)起了猛烈的攻擊,完成了他一生中最為偉大的事業(yè),為人類的文化遺產留下了不朽的《臨川四夢》。
《牡丹亭》是描寫杜麗娘為情而死,為情而生,幾經抗爭,最終贏得自主婚姻的故事,從哲學的高度,譜寫而成的以“情”格“理”,以“情”勝“理”的戰(zhàn)斗檄文,是封建社會女性的抗訴,是射向程朱理學的犀利投槍,這不正是作者先進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嗎?步入牡丹亭,我仿佛融入了故事的情節(jié),去體味當時的環(huán)境。
他的《紫釵記》是在《紫簫記》的基礎上“更為刪潤”,并經過反復修改才正式定稿的。由此可以看出他對藝術創(chuàng)作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和一絲不茍的嚴謹態(tài)度。從《紫簫記》的“案頭之書”到《紫釵記》的“臺上之曲”,從寫“男女恩怨”到以“情”格“理”,以“情”勝“理”的主題升華,都充分說明了他在政治上的成熟,在藝術上的飛躍。《紫釵記》算是他在藝術創(chuàng)作道路上極其重要的一塊里程碑。墻壁上那一塊塊浮雕,一個個生動的畫面,概括了《紫釵記》中一個個精彩的細節(jié),也是他高超藝術手筆的體現(xiàn)。
在《邯鄲記》中,他以湯佶夢中之虛景,成人間之實情,對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權貴的驕橫、士林的諂媚做了深刻揭露,鋒芒所向,下自司戶小吏,上至皇帝權宦,旁及科場、制誥、封蔭等各種典制,無所不及,正無異于一部明代中晚期的“官場現(xiàn)形記”,一部反映封建末世人情風物的“百科全書”,一篇討伐萬惡封建社會的戰(zhàn)斗檄文。思想的一步步提高,感情的一次次升華,道盡了他心中的憤懣和正氣,這也推動了他一步步向藝術最高峰靠近,為展現(xiàn)他最高的藝術才華鋪平了道路。
《南柯記》中敘寫了淳于棼夢入螞蟻王國,飛黃騰達二十年,最終遭讒言被遣的故事。他借夢抒懷,歌頌了美好的政治理想,借夢諷世,鞭撻了黑暗的朱明王朝,南柯之夢既是浪漫主義的美夢,又是現(xiàn)實主義的噩夢,神奇的創(chuàng)作手法不能不讓人拍案叫絕。
走出展覽大廳,我仿佛從追溯歷史的回憶中醒來,收回思維的韁繩,心中不由得充滿了豪情和壯志。湯顯祖棄官從文,筑玉茗堂書齋,移情詞曲,杰作《臨川四夢》猛擊封建禮教,深揭明代時弊,加以情節(jié)曲折,人物生動,文詞典麗,聲律諧美,四百年來,盛演不衰,特別是《牡丹亭》這一巨著廣為流傳,名揚海內外,至今催人淚下。他一生中留下詩作2000多首,文章500多篇,他的詩“無字不絕,無句不絕”。一本《牡丹亭》就足以確定他在中國戲曲史上的地位,他的《臨川四夢》在中國戲劇史上達到了傳奇體裁作品的最高峰,是中華民族戲曲文學史上的一面旗幟,他與莎士比亞同為戲曲舞臺上兩顆璀璨的明星。湯顯祖走過了坎坷曲折的人生之路,經歷了艱難困苦的彷徨求索,勇敢地站到了時代的最前列,成為舉世聞名的偉大戲曲家、文學家、思想家。他呼喚的婦女解放,他渴望的人民幸福,他追求的理想政治,他企盼的國家強大,直至今日才成現(xiàn)實。他的《臨川四夢》以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巨大的藝術魅力,必將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戲曲舞臺上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