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萍
武漢市大興路小學位于長江、漢水交匯處,成立于1947年,前身為海員子弟學校,是一所歷史悠久的老牌名校,1994年學校被共青團武漢市委命名為武漢市青少年學雷鋒實踐基地。近30年來,學校把傳承雷鋒精神作為德育工作的重點,堅持黨建引領,著力德育品牌的打造,形成“用新時代雷鋒精神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習慣品質”的辦學特色。
環(huán)境浸潤 鐫刻紅色印記
2017年,學校設置一間“雷鋒主題館”,將雷鋒生平事跡介紹文字、影像資料和雷鋒徽章等藏品收集并陳列在主題館中?!袄卒h主題館”是學校傳承紅色基因、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在大興路小學校內(nèi),雷鋒塑像、雷鋒長廊、以雷鋒名字命名的公共場所、地名無處不在,學校努力做到“讓每一處景點會說話”。
學校將雷鋒塑像區(qū)域改造為開放場所,增添假山濕地景觀,充分發(fā)揮潤物無聲的育人作用。雷鋒文化長廊全方位對雷鋒及雷鋒精神充分介紹和深入解析,帶給學生精神的力量。各班教室走廊均設置有“像雷鋒那樣愛讀書”圖書架和每月評比的讀書小標兵展示窗口。各班教室內(nèi),精心布置以“弘揚雷鋒精神,爭做鋒范少年”為主題的班級文化展示欄,使學生時刻都可以“看到”雷鋒,逐步認識、了解雷鋒,認識到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應當繼承發(fā)揚。
學校紅領巾廣播站每周定時播報雷鋒生活,讀雷鋒日記,講述雷鋒故事。學校組織骨干教師創(chuàng)編大興路小學校園版《學習雷鋒好榜樣》歌曲,用歡快的旋律唱響雷鋒精神。學校不定期組織學生續(xù)寫《雷鋒故事新說》,讓學生用文字記錄學雷鋒的故事,從而感受雷鋒精神。此外,學校的“雷鋒塑像護衛(wèi)隊”“學雷鋒志愿服務崗”活動成為學校的日常工作之一;“雷鋒獎”教師、“鋒”范少年評選定期舉行,雷鋒精神成為大興師生“價值DNA”鏈條上的“最強基因”。
對雷鋒這一紅色教育資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增強了學校紅色教育的力度和深度。
活動熏陶 厚植愛國情懷
學校堅持將雷鋒故事、雷鋒精神作為加強黨建的鮮活教材,引導黨員教師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厚植愛國情懷。
紀念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fā)表55周年時,學校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精神永恒”主題活動,請來雷鋒生前戰(zhàn)友——空軍司令員冷寬將軍、近80歲高齡的金華雷鋒館館長曹榮安、湖北雷鋒紀念品收藏第一人黃德寶來校傳經(jīng)送寶,請他們給師生講雷鋒的故事,講時代的變化,講中國共產(chǎn)黨苦難輝煌的歷史。在幾位老者的講述中,一個陽光青年、一個偉大的靈魂走進大興路小學——不朽的雷鋒精神更加深刻地滌蕩著師生的心靈。
紀念雷鋒同志80周年誕辰時,學校黨支部開展了“學習雷鋒好榜樣,立德樹人再前行”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學習黨的歷代領導人號召全國人民學雷鋒的題詞,誦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習雷鋒的金句,表彰2020年“雷鋒獎”教師和“鋒”范少年,觀看學校模范黨員、武漢市崗位學雷鋒標兵顧菲麗老師專題視頻,聽獲獎學生講述“雷鋒”故事新說,點燃師生紅色激情。
2020年疫情期間,學校策劃了一場跨地域的線上主題教育活動——“心手相連1+1”,即武漢·南京兩地小學生共繪抗疫心聲“我們都在等待春暖花開”海報創(chuàng)作活動,引導學生用畫筆與疫情戰(zhàn)斗。在雷鋒紀念日,學校組織鞍山·武漢兩地學雷鋒志愿者攜手舉辦“永遠的雷鋒”主題網(wǎng)絡展覽,助力疫情防控,引導學生用紅色精神為武漢加油,為中國祝福。
榜樣激勵 躬耕實際踐行
學校堅持以雷鋒為榜樣,以身邊好人為榜樣,深度挖掘雷鋒精神的時代內(nèi)涵,將雷鋒精神外化為個人的實際行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在學生層面,以雷鋒精神為示范,確定培養(yǎng)個性飛揚的“鋒”范少年的育人目標,著重五種風范及志愿精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養(yǎng)成。學校先后涌現(xiàn)出武漢市“十佳少先隊員”、現(xiàn)代少年好習慣形象大使尚思言、武漢市“新時代好少年”、現(xiàn)代少年好習慣形象大使李子涵等優(yōu)秀學生代表。
在教師層面,開展“雷鋒獎”教師的評選,激勵教師在“敬業(yè)、奉獻、團隊、進取、服務”方面爭當模范,以“為師之道”引領學生“為人之道”。
學校長期堅持“校園月度人物”評選活動,形成“特別能施行‘大興禮儀’并以誠待人、特別能遵守學校章程并自覺內(nèi)化、特別能讀書思考并自主表達、特別能發(fā)現(xiàn)自我并自信綻放生命個性光彩”的“鋒”范教職工群體。
近年來,美術教師黃瑤被評為“武漢市最燃青年教師”,英語教師顧菲麗成長為武漢市“崗位學雷鋒標兵”,學校數(shù)學教研組被評為“武漢市巾幗文明示范崗”,學校工會被授予“武漢市工人先鋒號”稱號。
校外延伸 高揚服務旗幟
在大興路小學,有一支在武漢市乃至湖北省都享有盛譽的“人在綠途”志愿服務隊。這支以黨員教師為主要成員的“人在綠途”志愿服務隊率先設立漢江流域校外環(huán)境教育實踐基地,并以環(huán)境教育為起點,將視角從課堂拓展到對自然環(huán)境的關注和保護,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人在綠途”志愿服務隊曾獲得由共青團湖北省委頒發(fā)的“本禹志愿者服務隊”證書,被評為武漢市“十佳民間河湖長”,榮獲“第九屆中華寶鋼環(huán)境獎”和“母親河獎”,學校成為江城的“綠色坐標”。
作為全國第一所“保護江豚”示范學校,學?!凹t領巾”環(huán)境觀測站將日常氣象監(jiān)測到的氣溫、濕度、PM2.5、空氣污染指數(shù)、噪音分貝數(shù)等實時信息,通過校門口的顯示屏向社會發(fā)布?!靶『娱L”們每月都要進行一次義務巡江,以“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為標準,對巡江段水質進行取樣考察,還在沿岸向過路群眾發(fā)放《告市民書》,呼吁大家共同保護漢江水源地。
2020年,學校志愿服務隊隊長、校長王繼承榮獲生態(tài)環(huán)境部、中央文明辦“2020年百名最美生態(tài)環(huán)保志愿者”稱號;學校榮獲“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提名獎。社會各界人士充分肯定師生志愿者“用心促環(huán)?!钡膹娏壹覈庾R,高度贊揚學校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堅守綠色陣地,向社會傳播正能量,用環(huán)保行動為社會和諧發(fā)展貢獻力量。
穿越時光之河,雷鋒精神不朽。雷鋒精神是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是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是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yè)精神;是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它將永遠激勵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初心不改,砥礪前行。
責任編輯/楊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