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甜甜
在太陽高照的一天,我坐上了去姨媽家的公交車,在車上我遇到了一位口是心非的人。她是一位中年婦女,領(lǐng)著一個(gè)三歲的小孩兒,她不停地教孩子背詩(shī)??匆娔敲葱〉暮⒆佣紩?huì)背詩(shī),車上的乘客不住地向小男孩兒投去贊許的目光。過了一會(huì)兒,小男孩兒把手里的面包緊緊捏了一下,面包屑掉在了小男孩兒身上。中年婦女見了,便說:“不想吃,就扔掉??纯茨阌职岩路@么臟!”說著便把面包從孩子手里奪過來扔進(jìn)了垃圾桶,然后接著讓小男孩兒背詩(shī)。
“鋤禾日當(dāng)午……”
“‘汗滴禾下土是說糧食是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知道了嗎?繼續(xù)背吧!”
“誰……誰知盤中餐,?!!?/p>
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可是小男孩兒又停住了。
“你怎么這么笨,是粒粒皆辛苦,告訴我們糧食來之不易!”她提高了聲音說道。
車上一陣騷動(dòng),大家都在說中年婦女。小男孩兒哭了,婦女不明白為什么。忽然她看見了垃圾桶中的面包,臉一下紅了。
生活中處處都是課堂,今天我就在公交車上上了一堂社會(huì)課。
(指導(dǎo)教師:王曉萌)
點(diǎn)評(píng):
小作者從生活中選取了一件令人深思的典型事例,極具諷刺意義。同時(shí),語言、心理和動(dòng)作的描寫給文章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