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血染的風采

      2021-09-06 05:36:07呂斌
      黨史文匯 2021年8期
      關鍵詞:王盡美李漢俊

      呂斌

      李漢俊早年赴日留學,28歲學成歸國,已是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工科學士,精通日文、英文、法文、德文。與他手足情深的哥哥李書城,是追隨孫中山、黃興的國民黨元老,數度擔任國民政府要職。在他37年生命歷程中,堅信并傳播馬克思主義,是他最重要的事業(yè)。

      追尋李漢俊的足跡

      從上海到嘉興,到武漢大學,到潛江,我們追尋著中共一大代表李漢俊的足跡。這是一次跨越百年的追尋,更是一次跨越百年的青春對話,充滿激情與希望。

      1920年8月的一個夜晚,上海法租界三益里一棟三層樓屋內,一位身材不高、血色不足、容貌清癯的青年奮筆疾書,為即將創(chuàng)刊的《勞動界》周刊趕寫發(fā)刊詞《為什么要印這個報?》,他就是李漢俊。《勞動界》是他與陳獨秀等人于這個月15日創(chuàng)辦的,是由中國共產黨上海早期組織創(chuàng)辦的中國首冊供工人閱讀的周刊,開設了演說、時事、國內勞動界、國外勞動界等11個專欄。在發(fā)刊詞中,他明確提出辦刊目的:“工人在世界上已經是最苦的,而我們中國的工人比外國的工人還要苦,這是甚么道理呢?就是因為外國工人略微曉得他們應該曉得的事情,我們中國工人不曉得他們應該曉得的事情。我們印這個報,就是要教我們中國工人曉得他們應該曉得的事情?!?/p>

      1921年7月23日,位于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的一幢民居內,31歲的李漢俊正等著他的“客人”。過了一會兒,“客人”陸續(xù)來了,多是年輕人,另有兩名外國人。這群口音不同、衣著不同的青年知識分子,因對國家的熱愛和對新生政黨的憧憬齊聚一堂,數日后移聚嘉興南湖,創(chuàng)造了一條小船誕生一個大黨的奇跡。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開天辟地的大事,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

      作為這次會議的東道主,李漢俊在函約各地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和籌備召開黨的一大方面,做了大量具體而艱辛的工作。黨的一大的整個籌備與組織工作,包括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主要議題、各地代表聯絡與接待、與共產國際代表的銜接、會議文件起草、安保、代表們住宿與生活落實等都是李漢俊與李達統(tǒng)籌安排落實的。

      黨的一大后不久,李漢俊受聘武昌高等師范學校(武漢大學前身),擔任社會學教授和歷史社會學系主任。三尺講臺恰是宣講者不可多得的舞臺。“當時就職武大的李漢俊是早期把馬克思主義引入中國的重要人物?!痹谖錆h大學檔案館,長期從事校史研究工作的原館長徐正榜,對李漢俊在珞珈山下的紅色足跡如數家珍。李漢俊是首位把唯物史觀列為高校教學科目的教授,他主講的唯物史觀、社會學史等科目,因為思想新、學說新,一下就抓住了青年學生的心,場面火爆時,教室里坐不下,連窗臺邊都站著人。

      言者也是行者。1923年春,李漢俊、陳潭秋組織全校師生聲援二七大罷工,一邊譴責北洋軍閥的罪惡行徑,一邊選派學生代表帶著精心制作的旗匾,慰問受傷的工人同志。李漢俊還帶領4名學生,隨陳潭秋、林育南、施洋等參加了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

      李漢俊周圍立志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青年教師越來越多,他們搞學運,開女禁,成立武漢第一個學生自治會,熱情推介《向導》《新青年》等進步刊物。1927年,應李漢俊邀請,“紅色教授”李達也來到剛組建的武昌中山大學(1928年,改建為國立武漢大學)任教。

      在武昌任教期間,李漢俊因故脫黨,但他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志向始終未變。1927年,白色恐怖籠罩中國,4月,李大釗英勇就義。5月22日,李漢俊在一次紀念李大釗的演講中毫無畏懼地說:“無論何時何地,均必須有犧牲的決心?!睕]想到一語成讖,同年12月17日,李漢俊被軍閥胡宗鐸以“共產黨首領”和“密謀暴動”等罪名逮捕,當晚9時即被殺害,年僅37歲。他短暫生命中有近6年是在武漢傳播馬克思主義。

      1952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親自簽發(fā)《革命犧牲工作人員家屬光榮紀念證》,證書上寫著:“李漢俊同志在革命斗爭中光榮犧牲,豐功偉績永垂不朽!”

      對李漢俊的評價,專業(yè)研究者的結論更為嚴謹,黨史研究專家、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羅永寬認為:“在各個時期的武漢大學,李漢俊、陳潭秋、李達等革命先驅通過譯介、講授、宣傳和研究,在青年學生和工人中著力傳播馬克思主義,不僅有力促進了馬克思主義成為黨的指導思想,而且使馬克思主義深深地植根于中國并本土化?!?/p>

      李漢俊身后,珞珈山上風云際會,周恩來、董必武、陳潭秋、羅榮桓都曾在這里激揚文字、指點江山,一代又一代的革命“播火者”,終使馬克思主義在神州大地旗幟高揚。

      傳播馬列主義是畢生的追求

      李漢俊遇難時,兒子李聲簧14歲,長女李聲馥不到10歲,次女李聲香奇還在母親腹中,父親遇害20天后出世。父親犧牲后,兒子便投身革命,兩個女兒也先后參加了父親所參與創(chuàng)立的中國共產黨。李聲簧離休前是中國科技出版社副總編輯,李聲馥退休前是武東醫(yī)院護士長,李聲香奇離休前是武大化學系教授。

      在武昌江邊的一棟公寓里,我們采訪了李漢俊的外孫、李聲馥長子甘子久。20世紀80年代,他遍訪外公生前戰(zhàn)友、同仁、學生及相關文史研究專家,在采訪中他為我們還原出一位學養(yǎng)深厚、特立獨行的革命先行者形象。

      李漢俊始終以筆為槍,將傳播馬列主義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利用精通4國語言的優(yōu)勢,從1919年到1922年,在報刊上翻譯、發(fā)表100多篇文章,與李大釗、陳獨秀、李達等一起,成為最早將馬克思主義引入中國的“播火者”。他還參與編輯《新青年》《星期評論》《共產黨》等雜志,這些刊物影響了包括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董必武等一代革命青年。他在上海主持的《星期評論》被瞿秋白稱為“共產黨的細胞”。董必武曾回憶說:“五四運動時,各種思潮都表現出來……各種主義在頭腦里打仗。李漢俊來了,把頭緒理出來了?!?/p>

      1920年2月,《星期評論》編輯部和總發(fā)行所搬至李漢俊寓所。俞秀松、陳望道、施存統(tǒng)等一批馬克思主義者相繼聚集于此,李漢俊成為《星期評論》社的“思想領導中心”。其時,李漢俊認識了他一生的好友詹大悲和董必武。董必武參加過辛亥革命,民國初年為了民主共和兩次入獄、兩次亡命日本,一次次慘痛失敗使董必武陷入深深迷惘。他們促膝而談,說到熱烈處常常爭得面紅耳赤。李漢俊向他們介紹了十月革命和蘇俄情況,推薦他們閱讀馬克思主義書籍和進步刊物。后來他介紹董必武入黨,為此董必武在談到介紹人李漢俊時多次說:“李漢俊是我的馬克思主義老師?!?/p>

      1920年5月,李漢俊參與組織成立上海馬克思主義研究會,8月又參與發(fā)起成立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這是中華大地上的首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為黨的發(fā)起組織和聯絡中心。9月,他將《資本論》翻譯后改名為《馬克思資本論入門》,由社會主義研究社出版。所以,李漢俊是在中國大地上首次系統(tǒng)介紹馬克思的《資本論》的人。

      11月7日,中國共產黨上海發(fā)起組創(chuàng)辦了最早的黨內機關刊物《共產黨》月刊。李達任主編,李漢俊是撰稿人之一。12月陳獨秀到廣東擔任教育委員會委員長后,李漢俊代理書記?!豆伯a黨》月刊秘密發(fā)行全國,最高發(fā)行量5000份,是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必讀材料之一。李漢俊以筆名“汗”在月刊上發(fā)表《勞農制度研究》《太平洋會議及我們應取的態(tài)度》等文。至1921年7月7日??渤霭?期。該刊在中國第一次樹起“共產黨”的大旗,闡明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基本政治主張,以大量篇幅刊載馬克思主義著作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材料,對各地建黨工作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對故鄉(xiāng)的深深眷戀

      “我的外曾祖父李漢俊1890年出生于湖北省潛江縣袁家橋一個農民家庭,在黨的一大代表中是非常特別的一位,他相貌清瘦戴著眼鏡文質彬彬,卻旗幟鮮明敢作敢為視死如歸;他生活節(jié)儉與人為善古道熱腸,卻學識淵博機智勇敢嫉惡如仇;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稱他是‘最有理論修養(yǎng)的同志。后來他在中華大學(私立武昌中華大學)教書3年,這所大學的原址就是現在的武昌文華中學。對于故鄉(xiāng)潛江,外曾祖父有著深厚的感情,一直難以忘懷……”2021年3月4日,李漢俊的重外孫甘勇,在武漢卓刀泉伏虎山烈士陵園給武昌文華中學的學生們上了一堂特殊黨課。

      李漢俊早年東渡日本求學,盡管離開家鄉(xiāng)時年紀較小,但他對潛江魂牽夢繞。從日本留學歸國后他為《新青年》等報刊撰稿及主編《勞動界》等刊物,均用白話文寫作。特別是早期文章他使用了豐富的潛江方言,由此可見他對故土的深深眷戀。

      熟悉底層疾苦的他在《他們也曉得尊重教育了》《少數人政治之危險》《男女解放》《改造要全部改造》《強盜階級的成立》《為什么要印這個報?》《女子怎樣才能得到經濟獨立》等文中,多次使用潛江方言,增強了文章娓娓道來的親切感與可讀性,也不乏抨擊力和戰(zhàn)斗力。

      6月的潛江細雨綿綿,在李漢俊誕生地紀念碑前,擺滿一束束鮮花。100年來,革命火種不斷燎原,一撥撥仁人志士前仆后繼,用最堅定的革命信仰艱苦奮斗,創(chuàng)造了今日中國的燦爛輝煌。一路走來,接受采訪的新時代共產黨員和大學生們,不斷帶給我強烈的震撼。他們正汲取著革命先賢深厚的精神給養(yǎng),“接過先輩的槍”,擘畫著更加輝煌的全新未來。

      在中共一大代表中,王盡美是最早離世的一位。黨的一大后,他在山東建立中國共產黨山東區(qū)支部,并擔任書記。1922年7月,再赴上海出席黨的二大。所參與起草的《勞動法大綱》,成為這一時期黨指導工人運動的綱領。在長期的忘我工作與艱苦生活中,他身患重病,但依然抱病堅持組織領導膠濟鐵路全線、四方機廠工人大罷工,成立膠濟鐵路總工會等革命活動。1925年8月19日,因肺病復發(fā),在青島逝世,年僅27歲。

      追尋王盡美的足跡

      2021年3月,我們在王盡美故居采訪王盡美之孫王軍,他感嘆道:“要是置身百年前那個時代,我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這一問題也深深觸動了我們:如果置身那樣一個風云激蕩的百年前,我們又會成為怎樣的人?

      濰坊、諸城、枳溝鎮(zhèn)、大北杏村、喬有山、濰河水;秦皇島、山海關、京奉鐵路、鐵工廠……隨著追尋足跡的展開,我們尋找的答案一一揭曉。

      1898年,王盡美出生在山東莒縣大北杏村(今屬諸城市)一戶佃農家庭。幼年聰穎勤奮,以給地主家孩子陪讀方式獲得讀書機會。他一直相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努力奮發(fā)、盡善盡美,正是他一生的寫照?!俺粮≌l主問蒼茫,古往今來一戰(zhàn)場。濰水泥沙挾入海,錚錚喬有看滄桑?!边@是他在考取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后、赴濟南前,登上家鄉(xiāng)的喬有山遠眺濰河水躊躇滿志寫就的詩句。

      五四運動爆發(fā)后,王盡美被推選為省立一師北園分校代表,積極參加罷課、集會、游行。1920年11月,他與鄧恩銘等發(fā)起成立“勵新學會”,創(chuàng)辦《勵新》半月刊。王軍說:“祖父與鄧恩銘等人作為濟南共產黨早期組織創(chuàng)始人,1921年7月兩人奔赴上海出席黨的一大。當時代表們大多住在預先租下的博文女校的3間宿舍內,祖父與鄧恩銘、毛澤東是鄰居。在上海,祖父與毛澤東相識相知,結下深厚的革命友誼?!?/p>

      1921年底,王盡美遠赴伊爾庫茨克、莫斯科等地,目睹和感受了新生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國家的狀況,并參加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1922年7月再赴上海出席黨的二大。

      百年前的山海關不僅是“天下第一關”的軍事要塞,還是京奉鐵路的咽喉,因此成為北方鐵路工人的聚集地。1922年8月,王盡美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副主任身份秘密來到山海關鐵工廠(中鐵山橋集團前身),開辦工人夜校,團結工友,成立山海關京奉鐵路工友俱樂部,號召工人破除狹隘的幫會成見,站起來當家作主,并建立秘密黨小組,發(fā)展黨員。

      不斷爭取工人權益,是其畢生追求,曾寫下“無情最是東流水,日夜滔滔去不停;半是勞工血與淚,幾人從此看分明”,激勵工人為爭取幸福和自由而不斷奮斗。10月4日,王盡美組織數千名工人舉行罷工,堅持9天獲勝。這場震驚中外的京奉鐵路工人大罷工在中國鐵路工人運動史上寫下光輝一頁,也為中鐵山橋這家百年企業(yè)植入一心向黨的紅色基因。

      “中鐵山橋1894年建廠,1922年王盡美來此創(chuàng)建了秦皇島地區(qū)第一個黨組織,給企業(yè)注入紅色基因。山橋由橋而生,因紅而興。橋是山橋的根,紅是山橋的魂?!敝需F山橋黨委組織部兼宣傳部部長劉洪利說。中鐵山橋還較完整保留了王盡美當年工作時的車間,在粗獷斑駁的車間內仿佛還存有他白天勞作、晚上講課時的奔忙身影。王盡美漢白玉雕像、青年園、廠史展館、“紅橋精神”、新員工入職及黨團員的青春誓言……在今天現代化廠區(qū)內隨處能感受到火紅青春的奔騰及紅色基因的傳承。

      盡善盡美唯解放

      1919年7月,他按《長江歌》的曲調填詞創(chuàng)作了歌曲《保護我山東》:

      看看看,滔天大禍,飛來到身邊。日本強盜似狼貪,硬立民政官。此恥不能甘,山東又要似朝鮮。嗟我祖國,攘我主權,破我好河山。/聽聽聽,山東父老,同胞憤怒聲。送我代表赴北京,質問大總統(tǒng)!反對賣國廿一條,保護我山東。堂堂中華,炎黃裔胄,主權最神圣。

      此歌很快傳遍整個山東。其子王杰回憶:“1919年7月某天,父親等人在諸城縣城西河灘舉行反日救國大會唱起了這首歌,動員并吸引到數千人參加?!?/p>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更堅定了王盡美為實現共產主義崇高理想而獻身革命的信心和決心。從嘉興南湖回濟南后他寫下著名的《肇在造化——贈友人》:“貧富階級見疆場,盡善盡美唯解放。濰水泥沙統(tǒng)入海,喬有麓下看滄桑?!彼炎约旱拿滞跞鹂「臑橥醣M美,盡善盡美,是人生砥礪,也是對未來中國的理想期許。以改名方式以銘志,彰顯了他共產主義的志向、遠大抱負和為全人類實現盡善盡美的社會理想。他奔走在齊魯、燕趙,赴北京、廣州及莫斯科,播撒革命火種、領導工運學運,成為堅定的共產主義者,也成為盡善盡美的踐行者。

      黨的二大后黨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工人運動上,并成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羅章龍為北方分部主任,王盡美為副主任。此后數月里,王盡美先后領導了京奉鐵路山海關鐵廠工人罷工、秦皇島碼頭工人罷工、開灤五礦工人罷工,在工人中樹起極高威信。同年起草了《濟南大槐樹機車廠工會成立賀詞》,賀詞以新詩形式寫出,飽含革命激情,發(fā)表在1922年7月9日出版的《山東勞動周刊》第一號上:

      好了!好了!/勞動界一線的曙光,放到我山東來了!/你是握著南北交通的樞機,/你是傳播文明的利器。/你要為山東勞動界多少同胞,/首先把這個擔兒擔起。/但愿你下上決心,養(yǎng)足實力,認定方針,辨清目的。/你要知道,/你的后邊,還有多少同情的兄弟,/都要跟你即時奮起!/你要能好好地給他們作一個榜樣兒,/那才是你的成績。/努力!努力!/有多少親愛的同胞,眼巴巴地望著你!

      早在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就讀時,他就懂得演講對宣傳革命的重要性,為此,他組建講演團,對群眾宣傳反帝愛國思想。每次演講都身穿校服,胸前斜披書寫“還我河山”大字的布條,站在群眾中慷慨激昂地演講,并不時攥起拳頭揮動手臂,以表達心頭激憤。演講時聲音洪亮,十分動人,聽眾時而感動得落淚,時而群情振奮。黨的二大后,他將工作重點放在向工人開展革命宣傳上,常深入工人中即興演說,和工人同吃同住,引導、組織工人進行反抗和斗爭。

      1924年10月,他染上肺結核病,但仍不顧病痛為黨的宣傳工作四處奔走,頻繁演講。1925年,在參與組織膠濟線大罷工時終因勞碌過度開始咯血,演講時經常咳嗽吐血,他偷藏一塊手絹,咯血時就擦掉血漬繼續(xù)演講,臉色蒼白卻依然聲如洪鐘。

      紅色基因的傳承

      王盡美在生命最后時刻請青島黨組織負責人筆錄了遺囑:“全體同志要好好工作,為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和共產主義的徹底實現而奮斗到底?!?它成為共產黨人的精神財富,指引后繼者永遠跟黨走的精神路標,也成為他留給后代子孫最好的財富。2002年,王杰在王盡美紀念館留言:“繼承先輩遺志,堅決跟黨走。”這正是王家四代人永遠不變的信仰。

      第二代的王乃征、王乃恩(后改名王杰),在父親戰(zhàn)友和黨組織引領下,20世紀30年代入黨參加革命工作。1937年王乃征入黨并在家鄉(xiāng)成立諸城縣鄉(xiāng)村黨支部,任黨支部書記,宣傳發(fā)動鄉(xiāng)親,組織了抗日游擊隊,后來發(fā)展到3000余人。后從軍北上,經歷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曾任吉林省軍區(qū)參謀長、副司令員等;王杰,新中國成立后南下轉任地方,曾任義烏縣委書記、上海交委副書記、上海顧問委員會委員等;第三代的王明華、王楓、王愛華、王軍等6人均為黨員,并在各自領域都有突出貢獻;第四代王繼紅、王繼梅、王丹娃等,接過父輩的旗幟,追求共產主義信仰……

      “‘一大代表們坐火車,匆匆從上海趕來嘉興,剛下火車,就看到王會悟,大家松了一口氣,稍作休息后,立即前往南湖紅船……”南湖畔,紅船旁,80歲的王明華精神矍鑠,繪聲繪色地給浙江大學的學生、老師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王明華是王盡美次子王杰的長子,1965年從浙江大學畢業(yè)并留校工作,是浙大光電子技術專業(yè)創(chuàng)建人,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人才。2021年1月28日,浙大成立王明華研究生黨建工作室,開設“跟著王明華學黨史”等專題活動及網絡課程,深化黨史學習和理想教育。在研究生中開展“四史”教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厚植家國情懷。作為工作室的領頭人,他常為學生、青年教師講結合了先輩革命故事的課,聽來更鮮活有趣,引得南湖邊游人久久不愿離去。“學黨史,明真理?!彼f,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fā)揚好。” “到南湖上黨課也有幾次,每次來都會有新體驗?!甭牭絼e人喊他爺爺時他就會想起自己的爺爺王盡美,“我想對爺爺說:‘孫兒沒有辜負您的希望,我是個老師,我教過的學生已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我們有著一個共同的誓言,就是跟著共產黨走!”

      王軍是王盡美長子王乃征的小兒子,到諸城那天他匆匆趕到枳溝鎮(zhèn)北杏社區(qū),在未來一段時間,他將在王盡美黨性教育基地開設《家國傳承》黨課課程。他提到父親王乃征,曾得到與爺爺一同組建濟南共產黨早期組織的王翔千的幫助,并在他的引領下走上革命道路?!巴跸枨碇T城找到我父親,對他說:‘你們家那么困難,以后你上學的事我負責了。還對我父親說,將來懂事了,‘如果要參加政治活動的話,就參加你老子的那個黨?!蓖踯娬f,父母走上革命道路,自己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女兒在大學入黨,一家子都走上同一條道路,追求同一個信仰,是因為他們在不斷的學習與獨立思考中,對馬克思主義有了透徹的認識,自然而然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在我們家,紅色家風的傳承,并不是因為血緣關系,而是我們四代人對真理的共識,對共產主義信仰的追求”。

      “父親常常教育我們兄弟姐妹,我們是王盡美的后人,要低調做人、認真做事,不要計較個人得失?!蓖踅苤鯋廴A教授,曾是第二軍醫(yī)大學附屬長征醫(yī)院醫(yī)務工作者,長期從事臨床酶學和同工酶學研究,科研成果國內領先,兩度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為共產主義的徹底實現而奮斗到底,就是我們的初心”。

      每一種偉大的精神,總能歷久彌新,總能得到時代的回應與青春的闡釋。而這種精神的締造者、傳承者、踐行者,從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到我們此行一路尋訪的王明華、王軍……他們都以不懈的追求和堅實的足跡,刻寫著這個時代的高度,增添著青春的亮彩。

      (責編 唐 越)

      猜你喜歡
      王盡美李漢俊
      王盡美:傳播共產主義思想的先驅
      走向世界(2024年14期)2024-04-23 06:15:45
      王盡美的理想之歌
      封入土墻的照片
      李漢俊與中共“一大”
      同舟共進(2021年4期)2021-08-12 13:49:30
      王盡美:盡善盡美唯解放
      黨建(2021年6期)2021-06-08 12:29:55
      王盡美:盡善盡美唯解放
      科學導報(2021年30期)2021-06-03 07:27:21
      李漢俊的革命遺產
      黨員生活(2018年8期)2018-06-07 09:45:56
      李漢俊的初心 值得今天所有黨員學習
      黨員生活(2018年8期)2018-06-07 09:45:56
      淺談李漢俊對儒、道兩家思想主張的看法
      知行合一
      ——李漢俊工人運動思想與實踐探析
      蓬溪县| 蕲春县| 台安县| 临海市| 福州市| 久治县| 玉田县| 余干县| 三亚市| 大名县| 交城县| 靖宇县| 肥西县| 如皋市| 祥云县| 保亭| 曲周县| 皋兰县| 岳普湖县| 体育| 徐州市| 镇巴县| 当雄县| 酒泉市| 乌什县| 苗栗市| 达州市| 临湘市| 宁国市| 报价| 嵩明县| 仁化县| 池州市| 宁河县| 永仁县| 乐清市| 西乌| 垦利县| 靖边县| 澄迈县| 临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