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珍珍 華慶富
二力平衡是力與運動關(guān)系知識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涉及器材的選擇及原因、實驗操作中細節(jié)處理,以及實驗結(jié)論的分析與歸納,對于科學(xué)探究這一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比較高。
[實驗要點]
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實驗中桌面的摩擦、滑輪與細繩的摩擦無法忽略,因此可以選取較光滑的接觸面和質(zhì)量輕一些的小車。
(2)實驗中應(yīng)選取質(zhì)量較大的砝碼,使兩個拉力盡量大些,以削弱摩擦力的影響。
(3)二力平衡的條件分別為: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即“等值、反向、同體、共線”。因為四個因素影響著一個結(jié)果,所以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時,要采用控制變量法:即探究某一個條件時,改變這個條件,控制其他三個條件不變。
(4)驗證互相平衡的兩個力需要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可以把小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后松手,觀察小車是否能夠處于平衡狀態(tài)。
(5)驗證二力平衡的兩個力需要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時,可以把小車某一邊掛著重物的細線剪斷,觀察小車是否能夠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果用懸空小卡片代替小車,則可以從中間剪斷小卡片)。
[實驗拓展]
(1)實驗中選擇小車而不是木塊,是為了利用變滑動為滾動進一步減小桌面對小車的摩擦力。還可以用懸空小卡片代替小車,來更大程度地減小摩擦力的影響。
(2)如圖1所示的實驗中往往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左右兩邊的拉力并不相等。比如開始時左、右盤中都沒有放砝碼,依靠兩個相同的托盤產(chǎn)生的相等拉力使得小車保持靜止。接著在左盤中加一個很小的物體,結(jié)果小車仍然保持靜止,于是有的同學(xué)就會認為,互相平衡的兩個力不需要相等。造成這個錯誤結(jié)論的原因是什么呢?原來是隱藏的摩擦力在悄悄地干擾你,圖1中的小車在兩個相等的拉力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tài),沒有運動趨勢,因此不受桌面的摩擦力,而圖2中的小車受到的水平向左的拉力大于水平向右的拉力,因此小車有水平向左運動的趨勢,此時桌面對小車產(chǎn)生了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而這個摩擦力是看不到的。
[能力提升]
例1(2020·浙江·臺州)為研究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滿足什么條件時,才能使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進行如下實驗。
(1)選用輕薄塑料片作為圖3實驗研究對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圖3中靜止的研究對象轉(zhuǎn)到虛線位置,松手后發(fā)現(xiàn)研究對象發(fā)生轉(zhuǎn)動。據(jù)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需要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__,物體才處于靜止狀態(tài)。
(3)如圖4,若啟動電動機繼續(xù)進行研究:當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與物體重力大小相等時,觀察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當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與物體重力大小不相等時,再觀察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這項研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減小研究對象的自重對實驗的影響? ?(2)在同一直線上? ?(3)探究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滿足什么條件,物體才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例2(2020·湖南·常德)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5所示。
(1)實驗時,向左盤和右盤同時放入等重的砝碼,這時木塊保持靜止,說明一對平衡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小明在實驗時發(fā)現(xiàn),若向左盤和右盤同時放入不等重的砝碼時木塊仍然保持靜止狀態(tài),則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現(xiàn)保持F1與F2相等,將木塊換成小車,然后扭轉(zhuǎn)一個角度,松手后,小車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設(shè)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為了驗證相互平衡的兩個力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將木塊換成彈簧測力計,左右兩盤各放入重5 N的砝碼,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10 N? ? ? ? ? B. 5 N? ? ? ? ? C. 0 N
答案:(1)大小相等? ?木塊與桌面間存在摩擦力? ?(2)轉(zhuǎn)動回來 在同一直線上? ?(3)B
初中生學(xué)習(xí)指導(dǎo)·提升版2021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