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剛
遼東半島南端的海面上有一座著名的島嶼,名曰蛇島。附近的打魚人稱蛇為小龍,故又名小龍山。小龍山上有成千上萬條毒蛇,絕對是蛇的王國。每年秋天,候鳥成群結(jié)隊地振翅南飛,當飛到遼東半島最南端的上空,看到一望無際的大海,便紛紛落下來歇息休整,養(yǎng)精蓄銳,準備飛越渤海海峽。這些候鳥往往降落在蛇島上,于是餓了大半年的蛇們就興奮得像過大年。這真正是天上掉餡餅,鮮嫩的鳥肉讓它們大飽口福。
但有一種老鷹不怕蛇,只要見了蛇,它就直撲上去,用利爪死死地抓住,然后飛上高空。人們可以見到蛇在老鷹的利爪下面扭動著,掙扎著,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人們又會看到,正在奮飛的老鷹卻像突然中了一槍,無力地垂著雙翅,從空中直線跌進大海里死去。船上的漁人有時將死鷹撈上來細看,發(fā)現(xiàn)鷹身上有蛇咬的小孔。原來老鷹雖然勇猛,但缺乏智慧,見了蛇只是隨意地朝蛇身中間一抓,這樣蛇頭能自由轉(zhuǎn)動,反過來猛咬老鷹一口,中了蛇毒的老鷹不一會兒就飛不動了,只能從空中栽下來。為此,蛇島上的蛇就更加得意而猖狂,自以為天下無敵,所以在沒有候鳥的季節(jié)就躍躍欲試,要游到不遠處的鳥島上偷吃鳥蛋。
鳥島離蛇島不太遠,上面有成千上萬的海鷗,絕對是鳥的世界。從地圖上看,蛇島、鳥島是兩個姊妹島,一個寂靜,一個吵鬧,相映成趣。但相比兇狠的老鷹來說,海鷗就是弱勢群體,不但個頭小,也沒有利爪,又鄰近毒蛇王國,飽受死亡威脅,千百年來卻活得興旺,為什么呢?原來海鷗是相當聰明的鳥,與毒蛇為鄰,就有著千千萬萬次交鋒,使它們在無數(shù)次抵抗中,漸漸練就了一身武功。當海鷗發(fā)現(xiàn)蛇爬上來時,先是高聲尖叫,引起大家的警惕,然后就有老練而勇敢的海鷗上前迎戰(zhàn),它從空中俯視蛇的方位,然后像瞄準的槍口射出子彈,一道線般地直沖下來,猛地抓起蛇,飛往大海深處。從人類的眼睛望去,海鷗與老鷹一樣,只是快速而隨意地抓起毒蛇,其實在抓蛇的一剎那,海鷗是經(jīng)過精確計算的,無論蛇怎樣扭動,它都能靈巧地躲過蛇嘴,準確無誤地抓住蛇的頸部,使蛇頭不能有一絲一毫的轉(zhuǎn)動能力。更精確計算的是,海鷗并不像老鷹那樣往高處飛,而是盡力地節(jié)省力氣,貼著海面平飛,因為它知道蛇會游泳,甚而更知道蛇能游多長的距離,所以海鷗盡全力朝大海深處飛,一直飛到蛇永遠也游不回來的遠距離后,這才放心地將蛇拋進浪濤里。
毒蛇們當然也會總結(jié)經(jīng)驗,盡最大能力偽裝靠近。有時與海鷗窩巢近在咫尺,蛇竟能假裝成一根枯樹枝,甚至長達多天一動不動,才能得手一枚海鷗蛋。這種龍鳳相斗的場景,簡直就像電影戲劇,煞是好看??刹恍业氖牵祟愐蚕矚g吃海鷗蛋。
海鷗見了人,開始時不以為意,當它們發(fā)現(xiàn)人這個動物是來搶劫它們生下的蛋,危及孩子的生命時,立即緊張起來。老海鷗一聲令下,爆炸般地轟然飛起一大群海鷗,在入侵者面前組成一道動感的銅墻鐵壁。同時發(fā)出的鳥鳴簡直就是一群猛獸在吼叫。當看到人繼續(xù)向前逼近時,焦急萬分的海鷗便使出最后的看家本領(lǐng),暴風(fēng)驟雨般地朝入侵者噴射糞便。人是動物之王,所向無敵。沒辦法,海鷗將窩巢建在懸崖絕壁之上,連攀爬的高手毒蛇也望而生畏,膽戰(zhàn)心驚。但人類很快就造出先進的登山工具,能折疊的,能彈射的,能柔軟活動的梯子。
在恐懼和傷感中過日子的海鷗,不僅數(shù)量開始銳減,連對毒蛇的戰(zhàn)斗力也逐年下降了??扇f幸的是毒蛇數(shù)量也在銳減,因為人這個高級動物對蛇也不客氣,蛇的用途比海鷗多得多呢。為此,蛇島和鳥島還維持著現(xiàn)狀,但往日那種繁榮的景觀,特別是龍鳳相斗的場面,你就是用高倍望遠鏡、電子探測儀,也很難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