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發(fā)明
【關鍵詞】中國畫;發(fā)展方向;美術教育
一、引言:當前,中職教育在我們國家發(fā)展的態(tài)勢良好,同時在整個教學體系當中也有著必不可少的地位。新時期中職教育主要的目標就是學生將來能更好的就業(yè),所以,各個中職學校課程的開設、以及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等應該圍繞著此教育目標來進行。目前中國畫課程在中職教育和中職美術教育中還沒有全面展現,基于此,文章詳細分析了現階段教學中國畫所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中國畫課程在中職學校美術教育教學中的意義還有發(fā)展的方向,以供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參考。
二、當前教學中國畫所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部分老師教學模式還是以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為主。選擇了中國畫專業(yè)的中職生,因為學習壓力比較大,無法為中國畫學習投入更多地時間與精力,并且他們對于中國畫的理解還處在模糊的狀態(tài)。伴隨社會經濟的進步以及快速發(fā)展,學生們獲取信息的類型及渠道也漸漸多了起來,加之世界各個國家頻繁的交流與互聯(lián)網技術的應用普及。當前漫畫和簡筆畫的學習,中職學生只需耗費較短的時間便可以產生一定的學習效果,但是中國畫課程卻很難得到廣泛普及,究其原因,中國畫課程在藝術教育教學體系中,還沒有形成非常重要的價值與地位,所建立的一些含有中國畫藝術的圖書館,很多中職學校都不是很重視,繪畫課程也很難形成。其次,中職學生在學習與創(chuàng)作中國畫的時候是十分復雜的,也是較為系統(tǒng)的一個過程,所以不只是是對學生美術功底要求,還是對他們文化素質培育。此種培訓需要長時間的練習,還要付出大量地時間與精力,因此,中國畫的研究和其它的課程相比而言,顯得不是很容易。另外,從我國大部分藝術學校的藝術教學來看,在設置中國畫時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和專業(yè)的藝術學校以及綜合性的學校相比,中職學校的專業(yè)所學內容較為復雜,使同學們很難系統(tǒng)的掌握。
三、重要意義
學生學習中國畫,不僅能夠陶冶情操,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同時又可以培養(yǎng)其藝術修養(yǎng),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藝術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學習做人道理。
例如:繪畫大師齊白石的畫作《他日相呼》,所呈現的則是兩只雛雞在爭搶著吃一條蟲子的景象。猛然一看,就會覺得這兩只雛雞非常可愛,然而,更深層次的分析,我們會發(fā)現此畫表現的則是分享。擁有了好的東西,要跟身邊的人一塊分享。從而教導中職學生之間要互相幫助,還要懂得分享是十分重要的。
受應試教育影響,中國畫課程教學沒有被高職教育所重視,現代化的美術教學方式主要來自于西方,在20世紀進入了“蘇聯(lián)模式”以后,色彩和素描等西方的繪畫就成了我國各個中職學校和高等學校學習技法的基礎,而這樣的偏重就會使我國以往的技法逐漸被淪為附庸。若是拋棄了以往的美術教育教學,如何讓更多地學生知道和了解我們國家的國粹,所以能夠讓學生喜愛、弘揚、以及學習等都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西方國家,本國藝術才是高職學校教育教學重頭戲。例如日本,二戰(zhàn)以后進行了很多次的課程教學改革,數理和國語等在我們國家比較受重視的學科都在有所消減,而只有美術課程,特別是本國藝術的《日本畫》在逐漸加強,格外重視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之間的結合,因為這樣既有效拓寬了中職學校學生知識面,還滿足了他們就業(yè)的需要。另外,臺灣地區(qū)也十分重視我國本土文化,還積極的將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于教育教學中,從而形成不僅有著臺灣特色,還有著與世界進行接軌的高職教學方式。
當前,我們國家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則是素質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其次,藝術是需要不斷學習和借鑒的,領會貫通才是當今社會的需要。近些年,中國畫元素也在現代服裝設計、包裝設計、插畫、以及平面設計中等領域得到了廣泛運用,能夠看得出中國畫的魅力以及活力。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說明我國的中國畫與現代化的藝術設計既沒有相對立,也沒有不相容,而是緊緊連在一起的。因此,在中職學校中開設中國畫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發(fā)展方向
4.1規(guī)范課程的設置:首先要明確課程教育的目的,針對那些與美術教學無關的同學,要重點培養(yǎng)他們對中國畫作品的欣賞能力,同時還要聯(lián)系實際來組織一些美術教育活動,例如:可以組織一些手工課還有中國畫基本繪畫技法的學習的課程,這樣不僅能夠提升中職學校學生動手能力,并且還能夠提高其學習興趣。另外與美術相關的專業(yè),比如說平面設計、建筑設計、攝影、還有室內設計等等,必須要引導學生逐步學習中國畫一些比較基礎的技法,著重培育其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他們對中國畫的審美能力和加工能力。
4.2選擇更加合適的教材:大部分中職學校美術教育教學目的并不是培育技能型的人才,而是對同學們進行情感以及審美教育。在進行教學中國畫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們欣賞我國古代、以及現代等很多比較優(yōu)秀的作品,這樣既能開闊中職學校學生的眼界,還能提升其精神境界。比如說有些人文題材畫作,能夠培養(yǎng)同學們的愛國情懷還有責任感。
4.3合理分配課時:對于實用性比較強的設計專業(yè),其對中國畫的學習借鑒比較直接,也比較明顯,那么就可以設置成學生必修的課程。然而其它的專業(yè),學校就可以設置成學生選修的課程,然后讓那些興趣比較強的同學有機會來接觸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繪畫,從而不斷增強中職學校學生民族自信心。
4.4設置合理的評價標準:在進行評價的時候,不能以繪畫技巧來作為評價的標準,而應該把學生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表現的創(chuàng)造性還有想象力等作為判斷的依據。
結語:綜上所述,當前中職教育已經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而其中的各科目也都有著獨特的意義,通過美術教育,能夠提高中職學校學生審美能力,進而讓中國畫在這一方面更加具有積極的意義。所以,在中職美術教育教學中,中國畫將值得老師、教育管理人員、還有學生的重視,在往后的教育中,各中職院校要幫助中國畫老師不斷地完善優(yōu)化這一門課程的開設。伴隨社會高速發(fā)展,現代企業(yè)需要各種的人才,因此老師必須正視這些問題,要為中職生提供更多地選擇。幫助學生不斷地完善自己,繼而讓他們更加全面、更加多元的發(fā)展,中職院校和老師還要積極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中國畫課程,以此提供更加完善的課程學習。
參考文獻:
[1]馮莉.淺論中國畫課程在中職美術教育中的意義與發(fā)展方向[J].考試周刊,2015,000(042):179-179.
(阿克蘇地區(qū)庫車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