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盛基
米芾(f%)是歷史上著名的大書法家,可他小時候卻是私塾先生眼中的“笨小孩”,因為他在私塾里學了三年書法也不見長進,先生認為他根本不是寫書法的料。
一天,來了個進京趕考的秀才,米芾聽說他書法寫得很好,就拿著自己的習作跑去請教。秀才看了米芾的字,說:“你要跟我學習書法可以,但必須用我提供的紙寫。不過,我的紙可是很貴的!”米芾問:“多少銀子?”秀才答道:“5兩銀子一張?!泵总婪鸽y了,自己家境貧寒,哪有銀子買這么貴的紙呢?母親很支持兒子,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首飾當了,讓米芾買紙。秀才對米芾說:“三天之后我來檢查作業(yè)?!?/p>
回到家里,米芾面對如此昂貴的紙卻怎么也下不了筆,生怕寫壞了。于是,他就在心里默寫,把每個字的筆畫、結(jié)構(gòu)和筆法反反復復地琢磨。
三天之后,秀才來了,見米芾還沒寫,就當場讓他寫一個“永”字。米芾提筆蘸墨,一氣呵成。秀才一看,只見米芾寫得非常不錯,便問米芾:“為什么你寫了三年都寫不好,現(xiàn)在三天就寫好了呢?”米芾說:“因為這紙?zhí)F了,我舍不得寫,只好在心里反復琢磨,用心一筆一畫地寫。”秀才說:“這就對了,學書法不但要動筆,更重要的是要用心?!?/p>
秀才要啟程進京了,臨別時,他給了米芾一個包裹。秀才走后,米芾打開了包裹。原來,里面正是他買紙的那5兩銀子。此時,他才明白秀才的良苦用心。
摘自滁州網(wǎng)2020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