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講述的是松子一次一次陷入生活的泥潭又一次一次地被無情拋棄,徹底失望并過上了頹廢的生活,最終被一群惡童在湖邊用鐵棍打死的悲劇。本文通過分析造成松子的悲慘一生的內部和外部原因,并將書中其他幾位女性形象的特點進行對比,探討得出本書體現(xiàn)的對日本社會男權思想的批判,對家庭教育與關懷的呼吁,以及培養(yǎng)女性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性。
【關鍵詞】女性地位;日本社會狀況;家庭教育
【中圖分類號】I10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12-0019-02
一、造成松子的悲慘一生的原因分析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的作者山田宗樹具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關注女性尊嚴和生存狀態(tài),希望以作品促進提高日本女性的自我意識和自由意識,追求社會的平衡協(xié)調發(fā)展。書中作者用松子的藝術形象反映表現(xiàn)當時日本社會的現(xiàn)實人生,是整個當時社會女性的縮影。
(一)內部原因(個人性格)
日本國立大學畢業(yè)的高才生松子對傳統(tǒng)思想有反抗精神,但是囿于社會現(xiàn)實不敢與男權思想對抗,只能委曲求全。她的性格積極樂觀,始終向往著美好的愛情和生活,但同時又脆弱敏感,害怕孤獨而極度渴望愛,以至于甘愿為愛失去自我,奉獻一切。在她看似果斷而執(zhí)著的外表下是莽撞沖動的性格,對愛情沒有分辨能力,一次又一次去盲目追求所謂的希望和愛情。
(二)外部原因(社會原因)
二戰(zhàn)后被洗劫的日本黑社會文化橫行,黃色產業(yè)發(fā)達,人們的精神極度空虛,追求紙醉金迷的生活,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淡薄,對男女公平教育并不重視。在男權至上的日本社會女性地位低微,女性即使有了正式的工作在職場上仍處于弱勢地位,職業(yè)選擇不多,為了快速獲得金錢有時會走上當妓女這條不歸路。
(三)外部原因(家庭原因)
在日本男權社會中父親在家庭里擔當教育者角色,母親往往委曲求全聽從父親,父親的偏心會導致教育的偏差。父愛表達方式的失誤導致松子感受不到男性的關愛,只能通過讓父親驕傲試圖獲得父愛,也正是這樣的成長方式導致她對愛的缺失和渴望和對于伴侶一味討好的行為習慣。單從道德意義上來看《松子》一書的教育功能往往有失偏頗,本書賦予人物形象道德內容,除了要對道德進行美感審視外還通過復雜的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將道德理性成功地情感化并使之轉變?yōu)樾蜗?。但轉化之后,道德的說服力就由直接變?yōu)殚g接,由急切地規(guī)約變?yōu)闈撛诘母谢?,而也只有這樣《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道德教育功能才得以很好地實現(xiàn)。超越歷史局限的道德眼光才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教育力度,正因本書中對女性的人性光輝的贊美,對女性在男權社會下的悲慘境遇的解剖,才讓本書有極強的教育意義。
二、本書中的其他女性形象分析
(一)川尻久美——無權掌控自己人生的木偶
久美是松子的妹妹,因從小患病被父親一直保護在家里??此剖潜Wo,實則久美從小到大與外界隔絕,無法形成獨立的人格融入社會。松子被父親阻止與久美分享自己的經歷,看似是不想讓久美覺得自己不健全,但這斷絕了久美與外界聯(lián)系的最后出口。久美至死也沒有成為一個獨立意義上的人,只是在家長制之下被動地被父親操縱的木偶。
(二)惠子——自己打拼養(yǎng)活丈夫的AV女主
惠子是松子的獄友,在她身上往往體現(xiàn)出男性的性格特征,果斷機智,重情重義,雷厲風行。她的一生相比松子來說成功得多,自己成立黃色影片公司成為總裁,與老公過著奢侈的生活。然而,她的老公放任惠子去做AV女主并享受著惠子賺來的錢,從側面烘托出惠子的苦楚即無法完整地享受一個男人的愛。她的經歷影射出在男權社會,女性也許只有具有男性特征才能夠取得成功。
(三)渡邊明日香——勇于追求自我人生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理想形象
渡邊明日香是松子的侄子阿笙的女友,也是本書中凈化讀者心靈的理想人物形象。她讓讀者看盡松子的磨難后,找到了心靈港灣和追隨方向。在與阿笙的關系中,阿香一直處于主導地位,并未成為愛情的附庸。在得知松子的事情后流露出的同情惋惜體現(xiàn)了女性的善良憐憫之心。最后她選擇與阿笙分手,放棄愛情繼續(xù)讀書。山田宗樹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寄托了自己對于男女平等的社會理想、對新時代女性形象的審美觀念和自己對生活的態(tài)度與評價。阿香打破了傳統(tǒng)思想的禁錮,是新時代女性勇于追求自由人生的典型代表,也是作者寄予希望的角色。
三、探討《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教育意義
本書體現(xiàn)的教育意義有兩方面:一方面在于書中人物“松子”本身兼具積極與消極的教育意義,另一方面在于本書對生活、社會的反映滲透著山田宗樹個人的愛憎贊否感情傾向。第三人稱視角敘事,以阿笙的視角表達了作者對松子的一生的態(tài)度和看法,這成為一種對讀者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契訶夫說過:“凡是使我們陶醉而且被我們叫做永久不朽的,或者簡單地成為優(yōu)秀的作家,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共同標志:他們在往一個什么地方走去,而且召喚您也往那邊走?!比绻x者真的這么去做了,那么他的想法行為便會發(fā)生改變,文學的教育功能也就成為一種現(xiàn)實。
(一)女權主義
70年代,隨著日本國內經濟形態(tài)、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西方女性主義思潮的影響,日本的女權主義運動迎來高潮。然而盡管女性的經濟、社會地位有所提高,日本數(shù)百年來的男尊女卑思想仍是社會主流?!侗幌訔壍乃勺拥囊簧冯鼥V而深刻地體現(xiàn)出文學教育功能在政治方面的表現(xiàn)。書中對于男權社會的諷刺,對于女性權利的呼吁便是山田宗樹語重心長,暗藏玄機的勸諭。日本社會基本特質仍是“男權社會”。江戶時代是日本最封建、最講究男尊女卑的時代,不僅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還有政治原因。明治維新以后,日本表面文明開化但女性仍沒有選舉權。本書已明顯指出了女權主義的發(fā)展,但在當時的日本社會,包括松子在內的大多數(shù)女性仍不能打破禁錮追求自由和女性權利。與其說松子的愛情毀了她,更不如說是男尊女卑的社會思想禁錮了她的一生。日本的男尊女卑傳統(tǒng)繼承自我國封建時期的儒家思想?,F(xiàn)代社會,我國男尊女卑思想幾近消除,但在一些文明發(fā)展尚未完善的地區(qū)仍有留存,我們要預防這種封建思想的再生。此外,雖然我國女性社會地位不斷提高且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女性的地位與男性相比,不管是在家庭、事業(yè)還是社會上仍處于相對弱勢地位。應該更多地思考如何提高女性地位,消除社會上的性別歧視和各種待遇的不公。
(二)家庭教育
松子的家庭中父親處于統(tǒng)率地位,既掌握家里的經濟大權,又承擔著教育子女的義務。從松子從小到大只想著討好父親,得知父親去世后感嘆自己無家可歸可以得知,松子并未與母親有太多感情交流,這便是家長制的家庭教育導致的結果,不管是在子女的物質撫養(yǎng)上還是精神撫慰上,母親都只能是父親的附庸。因此松子也無法從母親身上找到任何情感慰藉。從家庭層面講,松子的悲劇正是基于父愛的缺失,或者說父愛表達的錯誤方式所導致的極度渴望男性關愛的心理。父親擔當了教育者角色,父親的偏心,教育的偏差;母親的委曲求全;松子對妹妹的羨慕;通過讓父親驕傲獲得父愛;在原生家庭中獲得的愛太少等一系列原因是導致松子的悲慘一生的基礎。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往往能夠透露出社會變革的信號,從本書中可見日本家庭狀況在二戰(zhàn)后有所改變,導致了女兒選擇出走,這體現(xiàn)了一種家長制不再牢固的趨勢。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在家長制的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下,兩個女孩的人生都只能以悲劇結尾。人們不得不反思正確的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甚至會影響孩子未來對伴侶、事業(yè)以及人生方向的選擇。為人父母,應該思考如何正確向子女輸出自己的愛,一味克制或一味寵溺對孩子的成長都是不利的。中國目前二胎現(xiàn)象突出,如何處理兩個孩子間的關系,對于孩子的感情如何分配等問題,也是當代父母必須面臨的嚴峻考驗和必須思考的深刻話題。
(三)愛情觀
對于愛情的選擇,松子往往是在理智與情感的抗爭下只在一瞬間就敗下陣來,對于松子而言,愛情恍如毒品,是她太過渴望而拼命追求的東西,為了愛情,尊嚴、自由、肉體直至生命都可以放棄,這一畸形的心理無疑是其愛情悲劇和人生悲劇的催化劑。自古至今,愛情都是恒久不變的話題?,F(xiàn)代的愛情觀是以戀愛雙方的共同理想和奮斗目標為前提,以自由戀愛為基礎,以共同承擔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為己任的。然而對于女性,愛情在人生軌跡中往往起著決定性作用,愛情的重要性不可否認,但仍要認清愛情并不是生命的全部。此外,在愛情中也仍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認識愛情的性質且始終保持自我,在兩個人的共同促進中探索真正屬于自己的愛情模式。
參考文獻:
[1]富永健一.日本的現(xiàn)代化與社會變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康德瑰.日本為什么與眾不同[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6.
[3]蔡成平.日本為什么會這樣[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
[4]山田宗樹.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M].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8.
[5]魯斯·本尼迪克特.菊與刀[M].呂萬和,熊達云,王志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6]陳思怡.淺析《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悲劇[J].漢字文化,2019,(10):99-100.
[7]肖灑,黃曼.墮落還是回歸?——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女性的倫理困境及其倫理解析[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6):35-41.
[8]趙麗雯.論日本近代文學作品中的女性愛情觀[J].文化學刊,2019,(11):244-246.
[9]趙利權.《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的人性刻畫[J].電影文學,2016,(21):151-153.
[10]夏琪.是罪人還是上帝?——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松子形象及電影主題分析[J].藝苑,2016,(3):36-38.
作者簡介:
薛瑞,吉林白城人,滿族,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學院哈薩克語專業(yè)本科在讀。